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王先生今年快60了,邻居家的老张孙子都几岁了,这让王先生很发愁。

别说抱上孙子,儿女的婚姻大事都还没有解决,事实上他有一子一女,两人早都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却迟迟没有结婚。

王先生 的儿子今年32岁,还是单身,每个月挣8000,无房无车,在外面租房住,刚好够自己生活。

女儿今年29岁,谈过两次不短的恋爱,都没能修成正果,现在还成了“不婚主义”,觉得跟男人一起生活“没什么意义”,不想陷入婚姻的繁琐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王先生怎么劝,儿女的态度都很坚决,为此儿子是这样解释的:他表示家里不富裕,也买不起房子,就算结婚也养不了家带不了孩子,活生生让孩子受罪,自己也过得更难受,他认为自己只要能帮张先生养老,就圆满了。

王先生也明白自己没什么存款,想帮儿子操持婚事也帮不上忙,实在是有心无力。

女儿解释说,不想整天为婆媳矛盾、家庭琐事烦恼,自己的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也表示为王先生养老就足够了,如果实在孤单,就去领养个孩子。

王先生既担心又疑惑:现在年轻人究竟咋想的?怎么都不想结婚呢?实际上从如今 的现况看来,大部分城市中的不婚主义者已经占到了相当的比例。

据2021年8月13日的《白皮书》显示,不婚人群在总单身群体中的占比约为25%,相当于每 4 个单身的人中就有 1 个是不婚者。由此可见,不幸的婚姻比单身更孤独。

其中女性以29%的比例略高于男性的22%,在一二线大城市中不婚人群比例更是占到了55%,30岁以上占比近三成。这类人群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高学历、高收入的“标签”。

他们在经济上倡导独立自主、在生活中注重自我享受和实现,但是这种“不婚”状态不代表着拒绝任何情感关系。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对待恋爱相对佛系,享受单身,有无伴侣均可,即既可以选择恋爱也可以选择单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幸的婚姻比单身更孤独

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婚姻本质是什么?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因为害怕外界的陌生、残酷,所以会在内心建立“与世隔绝”的壁垒来保护自己。

为了解除这种孤寂感,爱情和婚姻便应运而生,所以婚姻的本质是为了解除孤独,解除的是无人陪伴的孤独,解除的是受外界质疑的孤独,解除的是衰老无子女的孤独。

但是,幸福的婚姻固然可以解决孤独,不幸和不合适的婚姻不但解决不了孤独,还会让人更加痛苦和寂寞。

婚姻可以缓解一个人的孤独,但婚姻不是专门为孤独服务的,婚姻有自己的使命。

很多人看到自己30岁了,周围该嫁人的都嫁了,自己显得那么孤独,害怕往后的日子孤苦无依,索性找个人就结婚了,婚礼上留下的“幸福的”的泪水实际上是在安慰自己:我终于不是一个人了。

于是,婚姻成为了很多单身贵族倔强到最后的妥协:没结婚之前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没有成功,婚姻便成了最后的希望。但是,结婚之后,你发现所有的期望都落空了,结婚并没有带来产出,所有的东西都不符合期望,只剩下满满的失望。

最让人绝望的莫过于:当你把婚姻这个最后的杀手锏用了后,发现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甚至变得更严重了。

无望和失望,都让人孤独。

这也是许多已婚妇女有的最悲哀和孤单的感受:当你操持劳累完一天看着近在咫尺躺在床上熟睡的丈夫和孩子,你依然能感觉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孤独,你觉得自己离他们好远好远……

一个人之所以会感到孤独,是因为和他人缺乏联系,不会与他人正确地产生链接,是一个原因,没有遇到合适的产生链接的人,又是一大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者即使有联系也像生活在孤独的北极,无人驱寒温暖,只能独自承受严寒。

实际上真正选择主动不结婚的人比例只占到了5%,而其余大部分都是被动不婚主义者,当中,50%的男性将其不婚原因归纳为“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婚姻”,而51%女性则认为是“没有遇到适合的对象”。

这也足以说明,女性常说的“没有遇见合适的人”并不是虚谈,嘴上说的不婚主义实际上只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产生链接的人,就像王先生的女儿一样,她要等的是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是深度链接,灵魂的相互吸引的婚姻,这样的婚姻婚后才不会孤独。

之前有朋友无意间问道:以后的社会,会不会变成没有家庭不结婚的社会?

对此笔者想回答的是,基于人类逃避孤独情绪的本能,只要人类还继续,婚姻和家庭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

所谓的不婚主义,只是人们用来抵抗不幸婚姻的方式,不代表着家庭这种分工模式的消失,相反,不婚主义能变相地促进现有婚姻制度更加完善,促进家庭传统分工合理地改进,让更多人能够接受婚姻并享受婚姻,让婚姻真正成为在世俗中混迹的人们有所依靠有所温暖的保护伞,而不是成为制约我们人身自由和希望的枷锁。

-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