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在有名的武将中,受封者不在少数。从封狼居胥到天策上将,无不是当时万里挑一、位极人臣的狠角色。关羽在世时,受封汉寿亭侯,跟他们比起来,就封号来说,其实不大够看。但如果比去世之后的所得待遇,上面的人大概率都不够关羽喝一壶的。

怎么说呢,说稍微具体点,关羽去世后直至现在,民间称呼他为关二爷、关帝君;后世帝王也对他不断褒封,直至武圣;当然还没完,佛教尊称他为迦蓝菩萨;道教尊称他为关圣帝君、协天大帝。就是这些吧,大概和文圣孔子差不多,已然属于圣人一级的存在了。那么关老爷是怎么一步步成为圣人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来路不明的壮汉

为什么说他来路不明呢,因为就我所知的历史知识是这样写的:“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不要认为写的少,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是把他和其他几位大名鼎鼎的武将一起写的,合称《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具体写关二爷的,也就1100多个字。回到本文,形容关二爷来路的也就上面那一句话,只知道他来自山西运城,至于他是干嘛的,从上面那小小的一句话来分析,应该是个逃犯,而且大概率是杀人、防火那种比较牛叉的逃犯,不然他不会从山西运城润到河北涿州,刚我开地图开了下,全程高速800公里,放在关二爷那个年代,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应该不至于润那么远。

至于壮汉,这个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已经说明白了“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大概现在的两米一吧。

组队出道,天团闪耀

关二爷出道这个事,《三国演义》有详细的介绍,大概是说一个卖草鞋的、一个卖绿豆的、一个卖猪肉的,三人生逢乱世,但他们,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决定组队干点大事,然后由张老三找了个地方,大家就地结拜,从此刘关张纵横江湖数十载,终成就大蜀。相比《三国演义》这种轰轰烈烈、一见钟情式的组队方式,我反倒认为《三国志》中的说法比较靠谱,大概是说关二爷、张老三一直都在跟着刘老大混,三个人关系特别的铁,也不知道那时候是不是房地产紧缺,反正他们睡觉都挤在一起,妥妥的铁哥们儿。

只是开挂的人生

关二爷的人生了解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这里我只简单说下,抛开《三国演义》不谈,关二爷被曹操拜为偏将军、斩颜良、在曹操大加封赏的时候拜书告别、刮骨疗毒、水淹七军这些事情确实在《三国志》中留有记载。最后也是因为曹操和孙权的联合而英勇就义。这里说个题外话,从史料来看,关二爷应该是一个比较傲娇的人,当马超归顺后,二爷还写了封信,专门问了问诸葛亮,马超的人才能跟谁比,诸葛亮的回答大概是,跟张老三差不多,比关二爷您还差点意思。

那二爷是怎么后来成为了圣人呢

我个人觉得差不多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比较浅显,就是历代帝王可能都很在乎关二爷的忠义(千万不要认为二爷奔了曹操就不忠义,在我看来,现任领导对你大加提携的时候你还能回到老领导身边,这绝对是忠义的体现),并一直想加以利用,形成群臣忠义的氛围,所以对他一直大加褒奖。历代对关二爷大加褒奖的皇帝很多,大家有兴趣可以查查。这里只说个比较有意思的,就是乾隆皇帝,这家伙为了体现对关二爷的崇拜,竟然把《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喷了一顿,说他是带着私心写的《三国志》,完全忽视了二爷在正史中的牛叉之处,简直不像话。这段话在《清史稿》中有明确纪录,确实挺有意思的。

第二个方面稍微深沉点。就是我个人认为关二爷能一步步的成为圣人,历代帝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其核心原因是广大群众愿意接受并崇拜一个代表绝对忠义的化身,用于在道德层面对人们的言行起到一定约束。以前有位专门研究美学的外国哲学家说过一段话,我记得不太清楚,大概是说任何美的东西,其实质是基于所有人的审美态度,是人们心中具象化的体现。这话放在关二爷身上,我觉得有一定道理,毕竟所有人都对美好有一种向往,然后把向往具象化出来,这是人们的天性。

全文完,谢谢大家。如果喜欢就请点个赞加个关注吧,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