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新文科”概念提出以来,相关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持续涌现,但围绕“为什么建设新文科,建设什么样的新文科,怎样建设新文科”这一时代命题,以及新文科建设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人文社科学界的相关研究仍时现歧见。为助推新文科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本刊特组织以“新文科纵论”为题的笔谈一组,约请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就相关重要议题展开多维度的集中研讨。笔谈涉及新文科的育人功能与建设目标,新文科建设的历史逻辑、时代逻辑与未来逻辑,新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新文科建设的制度政策创新,新文科建设的价值理想与实践意义等热门话题。相信该组笔谈会予关注新文科建设的广大读者以深刻启迪。

关于育人的新文科观
作者简介:樊丽明,山东大学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再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为中国新时代“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指明方向,也为认识和践行新文科育人功能提出根本遵循。“新文科”概念提出以来,相关研究呈爆发式增长。现有文献从不同层面和侧面及各类文科领域展示了新文科研究成果,按照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可大致分为两翼:一翼是“育人”的新文科观,主要从育人视角研究阐释新文科的功能定位和改革意向,即认为建设新文科旨在顺应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着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任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节点,基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主张,促进文科发展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与国际化,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主要任务是以新专业(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为引领,建设面向新时代的新文科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另一翼是研究的新文科观,主要从研究的视角阐释新文科的时代使命和改革取向,重点在于回应时代呼唤,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上述两种观点印证了新文科建设既承载着培养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的根本任务,也担负着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笔者主要就育人的新文科观谈四点认识。

一、新文科的育人价值:培根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文科彰显育人功能指明了努力方向,对新时代文科学者提出了培根铸魂的殷切期望。

笔者曾撰文指出,文科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属性。人文社会学科既是事实科学,追求客观真理,又是价值科学,追求具有主观标准的美和善,是客观和主观、事实和价值、真理和规范相统一的科学,具有科学认识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一方面,它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秉持科学的原理和法则,按照科学的逻辑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保持科学的理论品格,实现科学的认识功能,这种真理具有唯一性。另一方面,它又以人类自身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要自觉地维护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利益,其发展是高度复杂性和理论的非唯一性、非标准化的统一。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与主张都会打下社会烙印,立场不同导致其作出的判断也存在差异。与自然科学的专业、课程、内容相比,文科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因此,文科承担着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涵养人文精神。从这一意义上看,“新文科”建设是一项外部正效益极强的工程,也是具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性的工程。新文科的育人价值就在于,通过文科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认同感,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规律的敬畏感,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豪感,对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使命感,对世界多元文明的尊重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感。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价值观、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冲突也随之涌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指引和支撑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磅礴精神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文科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挥沟通心灵、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努力造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积极引导学生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新文科的育人导向:为国育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要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就新文科育人导向而言,就是要下大力气扭转人才培养的单纯学科专业观点和供给决定思维,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立足国家2035、2050年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落实科教强国、文化强国战略任务,以回应时代需求为己任,以满足国家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一流标准,大力实施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文科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下大力气培养文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为未来造就一流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奠定基础。积极探索文史哲经等领域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本硕博纵向贯通培养模式,夯实专业基础,促进有机衔接,推动研学结合。在社会科学领域,尝试PPE等跨学科长学制培养模式,拓宽学术视野,注重交叉培养,推进个性教育。努力创造开放合作培养人才的氛围和条件,以科教融合、校际合作、国际合作集成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要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超前布局和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形成一批战略新兴产业急需学科专业和特色方向,创新培养一大批国家亟需交叉型应用型文科人才。要回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转型的需求,积极探索本硕学段跨学科学习、本科专业+微专业、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的多元培养模式,加快培养语言+专业、文科+信息、工医+管理等复合型人才。要主动适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对外开放交流、维护国家权益的战略需要,加强涉外法律、非通用语言、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急需领域的人才培养。要改变文科教育“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人文浸润、轻科学素养”的现象,顺应时代之变,加强通识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努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三、新文科的建设目标: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两个体系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非常强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笔者认为,立足育人视角的新文科建设,要落实“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通过着力建设面向新时代的新文科专业体系、课程和教材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深入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这是遵循育人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的必然要求,也是文科创新发展的重点内容。

对于高校而言,构建新文科专业体系的关键在于增强对社会需求的识变能力和应变能力。高校要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科学研究并精准把握社会需求的长期趋势与短期变化,及早调整师资和其他要素投入,形成新的人才供给结构。构建新文科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就是要依据专业体系调整和人才培养目标变化,着力升级课程、更新教材、优化内容。其中,要注重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重点打造一批符合国际标准和质量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群;要坚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在线开放的国际化课程,推动国际化慕课上线。要高度重视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把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文科课程建设的重点,设立系列实践课程,建好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地)协同推进,让学生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同时,要将上述体系建设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绩效,还需要突出重点,下大气力夯实三项条件保障:要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爱教学、善育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这是加快新文科创新发展的基础保障;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形势,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这是加快新文科创新发展的运行保障;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导向,激发教师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这是加快新文科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

四、新文科的育人路径:交叉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知识产生的重要源泉。同时,要解决日益综合化复杂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现实问题,亟需推动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和深度融合。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科的学科分类过于细化,造成学科视野狭窄、研究范式固化、学科壁垒森严,在创造新知识、建构新理论上存在短板,在培养人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存在弱项,不仅严重阻碍了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创新发展,而且限制了人文社会科学应有功能的发挥。因此,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推动交叉融合既是新文科建设的未来方向,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从育人角度而言,高校要立足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坚持面向传统、面向当下、面向未来,回应现实需求,遵循知识创造和知识学习规律,着力做好“交叉融合”文章,优化调整文科专业,建立横向多学科交叉、纵向本硕博贯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以深化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加快实现文科教育的革故鼎新;要树立跨界思维,勇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大力推进人文社会学科内部以及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医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构建文科建设新生态,实现分科治学育人向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变;要注重加强与新科技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在新科技发展与文科融合中培育文科的新增长点,推动实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新突破;要突出大类培养,秉持“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融合”的育人理念,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两极融合,推动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有机统一,不断增强文科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基本技能和跨学科素养,着力塑造学生的家国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要增强主体意识,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组织体制、搭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平台、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深化评价考核改革等多措并举,为探索和拓展新文科建设的交叉融合育人路径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

面向“十四五”,笔者相信,随着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持续走深走实,在业界同仁的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下,必将不断开创中国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为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刊发于《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