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在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国际经济论坛上,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当着普京的面,表示哈萨克斯坦不会承认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扶植起来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与“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也不会承认俄罗斯在格鲁吉亚扶植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

其实,哈萨克斯坦早就表示不会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占有,不会承认顿巴斯地区的两个所谓国家。但这一次的表态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其原因,当然是因为托卡耶夫是当着普京的面做这番表态的,他没有使用外交辞令,这无异于公开打脸。

为什么哈萨克斯坦不承认顿巴斯地区的两个所谓国家?又为什么托卡耶夫如此硬气,敢在俄罗斯的地盘上,当着普京的面,在全世界面前做此番表态呢?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我做了一番分析,认为主要有六个原因。

01

人民的充分授权

第一个原因:托卡耶夫在国内的宪政改革和反腐败行动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和充分授权,使托卡耶夫政府在国内有坚实的民意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以来,托卡耶夫在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宪政改革,改革的总基调是民主化,用托卡耶夫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正在建立第二共和国”。同时,纳扎尔巴耶夫时期的腐败问题,现在也得到了一些纠正。

传统上,中亚被视为是俄罗斯的后花园,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俄罗斯通过独联体国家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来支持中亚各国的政府。哈萨克斯坦以前的纳扎尔巴耶夫政权能够长期执政,便与这种支持便脱离不了关系。

但托卡耶夫的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自年初以来所形成的以他为中心的权力架构,彻底废除了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外交和国防事务的控制。修宪公投是哈萨克人民对托卡耶夫的信任投票与授权投票,投票中的高赞成率,代表着人民对托卡耶夫政府的普遍认同。

这种国内的高支持率,使得托卡耶夫政府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也就意味着,托卡耶夫政府并不依赖于外部势力的支持而存续,于是也就不用看外国的脸色而行事。

比如,白俄罗斯的卢卡申科政权,其存续,建立在对俄罗斯的依赖上,它的外交政策,就只能追随俄罗斯。

02

俄罗斯无暇他顾

第二个原因:俄罗斯陷入乌克兰战争泥潭,其在常规军事实力上的孱弱彻底暴露了出来。

自2月24日以来,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举步维艰。开打已经快四个月了,俄罗斯还没有完全控制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先前对基辅的围攻,更是成为军事史上的“传奇”。

2018年乌克兰独立日阅兵

战争证明了俄罗斯不过是“虚胖”体质而已,它并不强壮。俄罗斯在战场上的火力支援,竟然以火炮为主,在马里乌波尔和北顿涅茨克,硬是将战斗变成了争夺房间和街道的围城战,这些都是二战打法。俄罗斯缺乏高精尖的武器,缺乏高精度的巡航导弹,缺乏先进的战机,战斗机的起飞架次也严重不足。

欧美的军事支援,更加印证了非对称作战理念的合理性。非对称作战,意即战争双方在实力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弱势的一方使用非同寻常的作战方法,以取得优势。乌克兰战争中,乌军化整为零,整合情报,并大量使用单兵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同时,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窘境,也促成了哈萨克斯坦的宪政改革。

托卡耶夫深知:在客观上,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实力,现在对哈萨克斯坦不会构成任何威胁;在主观上,陷入泥潭的俄罗斯,也无暇他顾。

03

多民族构成的国家

第三个原因:哈萨克斯坦国内以俄罗斯族为主要少数民族的多民族构成状况。

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扶植的两个所谓国家,是以“民族自决”为由的。

民族自决原则与国家领土完整原则互有冲突之处,不过,我们现在通常认为,民族自决原则,乃是一国内部的某民族实行民族自决,而不是另一国以武装入侵的方式,强行要求他国境内的民族“自决”,而后再将这块“自决地”收入囊中。前者如苏格兰的独立公投,后者如顿巴斯地区。

哈萨克斯坦北部有大量的俄罗斯族,如下图所示,其境内,有18.9%的人是俄罗斯族,还有3.3%的人是乌兹别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时,普京曾说:“哈萨克斯坦过去是大俄罗斯的一部分……纳扎尔巴耶夫做了一件独一无二的事,他在一个地区内建立了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国家,哈萨克人以前没有过国家。”

对于哈萨克斯坦而言,普京曾经的发言,以及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国内政客对哈萨克斯坦的威胁,都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哈萨克斯坦承认了俄罗斯在顿巴斯地区的“民族自决”,那么,哈萨克斯坦是否需要承认本国内的俄罗斯族也有这个权利?或者,当俄罗斯要在哈萨克北部推进“民族自决”,让那些地方从哈萨克斯坦独立出去时,哈萨克斯坦需要承认吗?如果不承认,那就是言行不一。

如果哈萨克斯坦现在承认顿巴斯地区的两个所谓国家,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占领,那么,哈萨克斯坦就会向本国内有分离倾向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向该国的俄罗斯族传递出一个错误的信息。

所以,托卡耶夫必须向本国内的俄罗斯族做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表态,当他在圣彼得堡对着普京的面做这些表态时,其意味也就再明显不过了。

04

相对的地区大国地位

第四个原因:哈萨克斯坦相对的地区大国地位。

如果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小国,那么即使其满足前面提到的三个条件(政府在国内的高支持率、俄罗斯常规军事力量的孱弱、国内的对民族情况),托卡耶夫也不会在普京面前,做如此的强硬表态。

但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地区大国,所以托卡耶夫做此番表态,也就更有国家实力的支撑。

请注意,我提到的是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大国,而不是一个强国。并且,我用了两个前置的词语来限定哈萨克斯坦的大国地位,即哈萨克斯坦的大国地位是相对的、是地区的。

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地区,是不可争辩的大国。但是在这个地区之外,它就不是了。

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内部、在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哈萨克斯坦都是仅次于俄罗斯的存在。所以,从世界范围来看,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之间的实力对比,还差得远。但是从两国都在其中的区域集团的视角来看,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之间,就是老二和老大的关系。组织内部的老二叫板老大,是常有的事情。

05

升级版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

第五个原因:增强哈萨克斯坦与欧美的关系,争取更大的外交空间,并发展国内的经济。

乌克兰战争开打以来,欧美对俄罗斯施加了严厉的经济制裁,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也一再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都需要明确自己的站队。

这种选边站,有利于改善纳扎尔巴耶夫时期相对紧张的哈美、哈欧关系,争取欧美的认同,最终促进本国的发展。哈萨克斯坦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帖木儿(Timur Suleimenov)在今年三月就曾表示:哈萨克斯坦不会帮助俄罗斯逃避欧美的制裁,而且会遵守欧美的对俄制裁。哈萨克斯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总统办公室的副主任,没有总统的授权,他是不会就如此重大的外交政策发表言论的。

先前,哈萨克斯坦无论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是军事上,都对俄罗斯及区域国家有很强的依赖。但哈萨克斯坦想要更好地发展自身,就必须要着眼于更为广阔的国际,就必须要跳脱出中亚这个区域。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的体量太小,其存在也只是聊胜于无而已,尤其是在遭受欧美经济制裁后。

蒙古国只有两个邻国,因此提出了“第三邻国”的外交政策,即,将美国视为是蒙古国的第三个邻国。虽然挨着里海,但哈萨克斯坦其实也算是内陆国,在新的国内局势和世界局势中,哈萨克斯坦也需要一个升级版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

06

个人魅力的构建

第六个原因:托卡耶夫对其个人魅力的构建。

即使是在民主国家,领袖们也需要构建起个人魅力,这种个人魅力,更像是一种个人特质。

比如,在代议制的起源地英国,撒切尔夫人也构建了她的个人魅力,她改变了说话的腔调、改变了肢体动作,以让自己的声音和动作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小商业主的女儿”,而是像一个政治家。

现在的首相约翰逊也构建了他的个人魅力,他通过凌乱的发型、不拘小节的搞笑动作,意在向英国民众传递出他的非传统政客的形象,以拉近与人民的距离。

但是我们的这个理由,也可能只是一个猜测。为什么?因为托卡耶夫当着普京的面做强硬表态,不一定就是为了构建起个人魅力,而是因为他本人就是这种性格。但他真是这样的性格吗?好像又不是,他是一个懂得蛰伏、伺机出动的高手。

政治家们构建个人魅力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人人都需要形象,政客更需要支持率。

托卡耶夫在“硬汉”普京的老家和发迹地,当着他的面,做强硬发言,显示出了一个比“硬汉”更硬汉的形象。

07

总结

我想做一个最为简单的总结。

托卡耶夫是什么人?即使无意拔高任何人,我们也得承认:托卡耶夫的洞察力、执行力、判断力、领导力都十分了得。

难能可贵的是,他将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用于推进哈萨克斯坦的民主化改革、再造共和。

他本人就是职业外交官出身,在苏联时代,就在外交部供职,深谙外交事务。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继续担任高级外交官。此次在外交场合的不同寻常的发言,不会是一时兴起,而是他基于自身专业能力对国际形势发展所做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