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济南市在更好地满足群众核酸检测需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耿杰在山东省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共有101家,日最大检测能力达95万管。在全市合理布局区域核酸采样点7030个、“应检尽检”采样点3957个、“愿检尽检”采样点356个。
耿杰介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尽早发现传染源、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关键手段,在历次成功处置聚集性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开展核酸检测,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更好落实“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非常有必要。为更好地满足群众核酸检测需求,我市做了大量工作,重点是提升“四种能力”。
一是提升核酸采样能力。按照“平急结合、关口前移、便民利民、优质高效”原则,根据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在全市合理布局区域核酸采样点7030个、“应检尽检”采样点3957个、“愿检尽检”采样点356个(其中24小时“愿检尽检”采样点138个)等各类采样点,满足群众不同时间、不同频次、不同检测场所的核酸采样需求。在保障日常医疗服务的基础上,统筹协调省、市、区县三级医疗资源参与采样工作。
二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是完成核酸检测任务的基础。目前我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共有101家(其中公立81家、民营20家),日最大检测能力达95万管,其中81家公立机构日最大检测能力达78.32万管,占82.44%。公立检测机构拥有18辆移动检测车和6个方舱实验室,移动检测能力达22.32万管;配备检测能力达20万管的气膜实验室,检测能力可满足“平战结合”需要。
三是提升规范管理能力。成立国内第一家市级核酸检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时组织各医学检验实验室常态化参加国家、省、市室间质评,确保每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每月一次室间质评。对不按要求参加质评或质评结果不合格的,暂停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业务并整改;未整改到位并质评合格前,不得开展核酸检测。近期,市卫生健康监督所会同市核酸检测质控中心组成技术督查专家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正在对全市所有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面排查整顿。
四是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开发“济南市全域全员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启用以来始终运行稳定,采样峰值达每小时189万人,从未出现崩溃、宕机等现象,经受住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实战考验;现已推广至学校、建筑工地、四站一场等核酸检测工作。推广“济南市核酸检测系统摸底速查工具”,通过各社区(村)、网格和各重点行业管理部门所属单位形成全市核酸检测人员底册,每日与省、市核酸检测系统采样和检测结果情况进行比对,精准排查未按规定参加核酸检测人员,基层网格人员排查效率大幅提升。开发核酸码小工具,消除“一老一小”数字鸿沟。动态更新“济南核酸检测地图”,将“愿检尽检”采样点全部纳入,方便群众“一键直达”。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