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进入末世以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为中央集权的朝廷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力。换句话说就是国家的权力已经完全分散到了各级官僚手中,朝廷的诏书对于官僚来说,仅仅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文件,而不具备任何权威性。

作为一个领导人,即便个人能力再强,要想做成一件大事,都必须依靠各级管理层齐心协力,共同运作。而领导的权威正是在一件又一件成功的事情上不断建立起来的,远不是一纸文件就可以完成的。大家拥护你这个领导,是因为跟着你有利可图。一旦跟着你无利可图,亦或是不需要你就可以获利,那么你这个领导人也就等于当到头了。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1900年,作为清王朝最高领导人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领导地位实际上已经到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封建大一统王朝,前期出现过“康乾盛世”那样辉煌的经历,其主要原因在于遵循了历代大一统王朝奉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国家权力可以延伸到全国各个阶层。但是有一个隐患始终是无法排除的,那就是对富庶的江南地区的统治始终是不太稳固的。其根源在于清军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血腥事件,推行野蛮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极大的伤害了南方各族人民的感情。再加上江南地区距离清王朝统治中心——北京有相当的距离,所以清王朝对江南地区的统治力远不如北方。

为了加强对江南的统治,康熙、乾隆曾经多次下江南。表面上看,两位皇帝下江南的过程极为奢侈,但这也是一种宣示权威的表现。毕竟江南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区域,西北边疆的战事和内地的灾荒治理,朝廷不能不依靠江南人民。

从这个意义上说,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在北方,而根基则在南方,一旦南方出现动荡,那么朝廷的寿命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南方的动荡进入了暗流涌动的阶段,原来的封建政治、经济体系随着带有殖民性质的资本主义的输入,开始重新洗牌。1850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则意味着涌动的暗流变成了滔天巨浪!

太平天国运动让清王朝军事、经济上的弊病一下子爆发出来。八旗军、绿营兵是清王朝军事上的基本盘,结果在前期作战中被农民武装的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整个南方尤其是东南地区完全被太平军的浪潮所覆盖。这就使得清王朝的财政收入出现危机。

眼看江山不保,以咸丰帝为代表的满洲贵族只好“杀鸡取卵”般的将财经大权和军政大权让给出身于南方的汉族官僚。以曾国藩的湘军为例,朝廷不给钱给政策,部队官兵的军饷、武器装备的置办资金全部自筹。而朝廷给予的政策就是允许湘军在所属区域内自行征税,同时朝廷还给予湘军编制。

这样一来,清王朝原本统一的财政权、军政权在无形当中遭到难以弥补的伤害。

这就是为什么湘军在攻破天京后将洪秀全积攒下来的天量财宝侵吞一空,慈禧太后虽然龙颜大怒,但是除了下圣旨责问外,便毫无办法。

有了曾国藩和湘军的先例,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胡雪岩等人也是前赴后继,多如牛毛的官僚买办阶级一个个在富庶的南方大地开花结果,将大清帝国的统治根基一点点蚕食殆尽。

从这个意义上说,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实际上是掌握实权的清王朝官僚阶层和外国人互相勾结的一个过程,这和清王朝的最高领导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洋务运动中搞的但凡是和军事有关的工业,基本上都设在南方地区,而且用的钱大多是引进的外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就是为什么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后为何不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原因,因为没有必要。

官僚阶层在南方与洋人勾结,闷声发大财,而满洲贵族统治下的北方却是危机四伏。从1860年至1900年40年的时间里,清王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中一败再败。大片国土沦丧的背景下,中枢权力也被处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监督之下。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作为清王朝两百多年的帝都北京被侵略军攻占,几万八旗兵埋尸沙场,这无疑是对满洲贵族基本盘的又一记重创!甲午战争,有人认为这是李鸿章一人与日军在作战。这种观点其实也有道理,往深层次想,以慈禧为首的满洲贵族此时已经拿不出钱和兵去打仗。让以李鸿章为代表、手握钱合兵的南方官僚阶层与侵略军打仗,满洲贵族坐山观虎斗,岂不是好事?

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满洲贵族受害最大!官僚阶层打了败仗,多和洋人做几笔生意也就弥补回来了,而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和朝鲜被日本吞并,侵略军已经可以从海陆两个方面对满洲贵族统治的中心构成严重的军事威胁。

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的身家性命尚且自身难保,还谈什么对别人的权威?这也就是为什么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慈禧一开始持欢迎态度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是满洲贵族唯一可以倚重的一股力量了。

急于维护最后一点统治权威的慈禧昏了头,急不可待地与已经陈兵国门的帝国主义宣战。殊不知,这等于是同时侵犯了帝国主义列强和官僚阶层的利益。

“兄弟阋于墙而共御外侮”,此时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没有做到实际也做不到团结官僚阶层这一中间阶层的力量去共御外侮了。

相反,在南方靠着与洋人合作发家致富的官僚阶层为了保护既得利益,选择和洋人这个“异性兄弟”对抗满洲贵族这个“同胞兄弟”,以慈禧下发的勤王诏书是“乱命”为由“概不奉诏”,搞出了一个东南互保,既不出钱更不出兵,坐看拿着大刀长矛的满洲八旗兵和义和团用血肉之躯和洋人的坚船利炮碰的尸横遍野。

帝都再一次被侵略军占领,慈禧太后和满洲贵族仓皇逃往千里之外的西安,面对巍峨雄壮的高山大河,侵略军止住了前进的脚步,在占领区肆意掠夺满洲贵族多年积累的财货。不得不说,此时的慈禧太后和两千年前被游牧骑兵追杀以及国内诸侯威逼而到处逃命、惶惶不可终日的周天子没什么两样,满清王朝实际上也就成了东周王朝的翻版,最终的灭亡也就毫无悬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