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匿战争(上)

1.罗马军队装备的新发展

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军队的武器有所改进,到布匿战争时武装发生重大变化。罗马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是投矛和双刃剑。投矛长约1.5至2米,重达4-5公斤,以铁尖头安在木柄上,可投掷长达30米的距离。短剑长约0.5米,宽4-7厘米。每位士兵都要装备这两种兵器,与敌人相隔较远时实行标枪打击,离敌人较近时用双刃短剑展开白刃战,实行近身肉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马人的主要防御武器是盾牌。在公元前4世纪初的高卢战争后,旧的圆形小铜盾被半圆筒形的大盾所代替,并一直沿用到帝国前期。重装步兵还有护身甲胄,主要由铜制头盔、胸铠和胫甲组成。有时战士还披有斗篷。

罗马军队装备的改进,保证了罗马人在不久将至的布匿战争中拥有了杀伤力和进攻性,从武装上保证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2.第一次布匿战争(1)战争的爆发

在征服意大利半岛之后,罗马走上由奴隶制大国变为帝国之路。当时西部地中海的强国迦太基成为罗马走上帝国之路的第一个目标,于是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争霸战争。因为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的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

迦太基位于非洲北岸今突尼斯境内,其工农业较发达,商业、海运尤为发达,迦太基船队经常穿梭往来于地中海南北岸各地,它的船舰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任何西部地中海的势力,这为迦太基海军的强大提供了条件。

利用充足的资源,迦太基建立了一支拥有海军和陆军的强大军队。陆军装备精良,是职业雇佣兵;海军拥有50支桨的战船几百艘,每船配备水兵120人。不仅有三列桨舰船,而且有巨型的五列桨舰船。公元前3世纪以前迦太基曾牢牢掌握着从叙拉古到塔林敦的西部地中海海域。

公元前265年,叙拉古派兵包围墨萨纳城(在西西里岛东北端)。城内的意大利雇佣兵分成两派,分别求援于迦太基和罗马。迦太基捷足先登打败了叙拉古,控制了墨萨纳。罗马不能眼看墨萨纳落入迦太基手中,进而控制整个西西里,封闭地中海,于是在公元前264年,罗马派军队渡过墨萨纳海峡,迫使迦太基军队后撤,占领了墨萨纳城。于是迦太基立即又派一支远征军收复失地并向罗马宣战。罗马元老院又派出一支部队去加强占领军。这样就正式爆发了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63年,一支强大的罗马军队沿西西里东海岸南下,直抵叙拉古城下,把叙拉古围得水泄不通。叙拉古被迫同意与罗马结盟,这大大便利了罗马军队的进一步军事行动,他们在西西里东南部继续推进,切断了迦太基人同海峡的联系。为了对付迦太基人的反扑,在公元前262年罗马军队又将阿格立真坦团团围住。经过一场恶战,罗马攻城部队进城后洗劫了这座城市。

罗马取得初步胜利,控制了西西里东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地区。但战争的胜负远未确定,因为迦太基的舰队还未受到攻击,在罗马没有海军的情况下,迦太基可以利用海军进行回击,封锁西西里和意大利海岸,断绝罗马军队的后路,置罗马军队于绝境。为了争取最后胜利,罗马必须作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2)创建海军

当时的罗马是个农业国家,只有农民组成的陆军,而没有海军。罗马要想在与布匿人的战争中获胜,要想称霸地中海以至建立帝国,只有必须由一个陆军强国变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陆海军强国。罗马人很快在南意大利希腊人技师的帮助下,建立起一支包括120只舰船的大舰队,有3万多个划桨手。为了迅速建成一支舰队,在造船的同时,罗马人加紧在陆地上训练划桨手,让他们坐在板凳上练习划桨。在希腊人的帮助下,一支新的海军很快就要出现在地中海中。

罗马年轻的海军在海战技术上显然无法与老牌海军强国迦太基相比。罗马人为补己之短,制彼之长,发挥自己陆军强大的优势,在舰船上发明了吊桥战术。那就是在每只舰船的舰首安装一种前端装有抓钩、两侧装有栏杆的吊桥,前进时竖起系在桅杆上,当接近敌舰时放下,吊桥前端的抓钩便像乌鸦嘴一样钩住敌舰的甲板,使两只船连接在一起,这时罗马步兵如履平地般的从吊桥上冲过去,在敌舰的甲板上展开肉搏战。这实质上是在海洋上进行陆战。罗马人由此把自己的陆军特长得以发挥,从而导致在海战中反而处于有利地位。

公元前260年,罗马舰队和迦太基舰队在西西里岛北面的米列海岬展开了一次大海战,罗马军队用上述桥舰第一次打败了迦太基舰队。罗马又利用舰队进攻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公元前259年在撒丁岛附近再次打败迦太基舰队。

迦太基人在陆上和海上失利以后,退到西西里西部,凭借那里的海军要塞固守,战争出现了相持局面。罗马人看到在西西里迅速取胜是不可能的,便决定进攻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56年,执政官塞占卢斯和曼利乌斯率领230艘战舰,载着4万名步兵,远征非洲,第一次布匿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3)进军迦太基

罗马舰队由墨萨纳出发,在西西里南岸的埃克诺穆斯海峡附近遇上了由350只船舰组成的迦太基舰队。迦太基人决定让他们的中军佯退牵着罗马人的鼻子,他们准备两翼包抄。罗马的中军虽然已入圈套,但侧翼却通过钩船和铺板拦住了敌人的包抄。而中军又果断突围使自己脱身出来,回到原位,打垮了靠着海岸的迦太基舰队的左翼。在这次海战中,罗马的桥舰再次发挥了威力,大败迦太基舰队,迦太基损失100艘船舰,罗马只损失24艘。罗马军队在迦太基东面的卢克佩亚登陆,进展顺利,屡败迦太基军队,一直进抵到迦太基城不远的地方。

迦太基迅速征集了新的雇佣军,大败罗马军队。公元前255年,载着残余军队的罗马舰队在返国途中又遭遇风暴袭击,使罗马远征军几乎全部覆没。

(4)罗马取得胜利

战场重新回到西西里,罗马人重建了舰队,在公元前251年攻下了西西里北岸的主要城市帕诺尔穆斯,把迦太基人一直挤到西西里西部。

公元前247年,西西里的迦太基军队改由精干的哈米尔卡尔指挥,但他已不能挽回败局。不久罗马又迅速发起攻势,终于占领了迦太基人在西西里的最后据点利里拜乌姆和德瑞帕努姆。公元前241年罗马又在一次海战中打败了迦太基舰队。

连续23年的战争使迦太基精疲力竭,只好与罗马议和。罗马也感到财匮力乏,便与迦太基签订和约。和约规定迦太基向罗马割让西西里及其与意大利之间的其它岛屿,十年内向罗马赔款3200塔兰特。这样,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的胜利告终。

3.第二次布匿战争(1)迦太基的战前准备与萨贡杜姆事件

第一次布匿战争并没有彻底解决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矛盾。罗马虽然扩大了地域范围,得到了巨额战争赔款,但还没有掌握对西地中海的控制权。而迦太基并不甘心失败,它的经济政治力量并没有被摧毁。它利用其丰富资源,轻易偿付了战争赔款,迅速从战争灾难中恢复了过来。因此,爆发新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以后不久即开始为新的战争进行准备。在公元前237年派曾在西西里指挥作战的哈米尔卡尔率军去西班牙,恢复和扩大在那里的地盘,以弥补在上次战争中的损失,并为未来的战争准备进攻基地。

公元前228年,哈米尔卡尔战死,其女婿哈斯德路巴尔成为继承人。哈斯德路巴尔在西班牙建立"新迦太基"城,成为迦太基在西班牙的主要据点,附近巨大的银矿又为迦太基提供了丰富的财政来源。

公元前221年,哈斯德路巴尔被人杀死,哈米尔卡尔的长子、年仅25岁的汉尼拔成为继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尼拔是古代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少年时期就在他父亲和姐夫的培育下,受到专门的军事和外交训练。他9岁就随父从军出征西班牙,后又成了哈斯德路巴尔的助手。多年的军旅生活,不仅丰富了汉尼拔的军事知识,而且培养了他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他后来掌握兵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汉尼拔自幼就有非凡的抱负,立志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决心用武力打败罗马,征服意大利,雪洗迦太基战败的耻辱。据说,当汉尼拔还是一个少年时,就在他父亲的命令下,跪在神坛前宣誓说:"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罗马不可调和的对手。"在他看来,迦太基经过长期备战,已有足够力量战胜罗马。

公元前219年,汉尼拔完成了对罗马人作战的一切准备后,攻占了罗马在西班牙的同盟者——萨贡杜姆城。

萨贡杜姆陷落后,公元前218年春罗马派以费边为首的使团去迦太基交涉,要求迦太基把汉尼拔当作和约破坏者引渡给他们,否则要承担一切后果。

罗马历史学家李维是这样描述罗马使团在迦太基元老院进行交涉的最后场面的:迦太基人拒绝了罗马人的要求,这时费边撩起长袍前襟,作了个褶,说道:"这里我给你们带来了战争和和平,你们喜欢什么,就挑吧!"他的话得到了同样高傲的回答,说他喜欢什么,任他给。当费边放下长袍,宣布给他们战争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一致回答说,他们应战,并且将以应战时的同样决心进行战争。

于是罗马正式对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了。

(2)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

当时罗马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由执政官塞姆普罗尼乌斯.隆古斯率领,从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由执政官斯奇比奥率领,从西班牙登陆,以便牵制汉尼拔的军队,使其不能援助非洲本土。但是,汉尼拔却以惊人的胆略,准备进攻意大利,在敌人境内作战。

他认为从海上进入意大利太冒险,因为自从第一次布匿战争以后,迦太基再也没有取得制海权。汉尼拔选择了极难越过的欧洲最高峰阿尔卑斯山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优点,在于罗马人意料不到会有来自这方面的进攻。罗马海军当时守在沿海,陆军集结在南意大利,准备进攻非洲。他们认为,迦太基人是不可能越过阿尔卑斯山的。

公元前218年春,汉尼拔率领由9万步兵、12000名骑兵和几十只战象组成的军队从新迦太基城出发,开始了对意大利大规模的军事远征。部队沿着西班牙东部向东北部方向挺进。罗马人由于对汉尼拔的进军意图认识不足,拖延了出征西班牙的时间。当普.斯奇比奥率军从海边到达罗丹河口时,汉尼拔已经进抵那里,并且迅速渡过了河,然后溯河北上,躲过罗马军队的拦截。斯奇比奥悟出了汉尼拔的进军意图,便派自己的弟弟格.斯奇比奥率军继续去西班牙,自己则率一部分军队迅速上船,赶回意大利。

这时,汉尼拔经过长途跋涉,于9月初到达阿尔卑斯山麓。当时已近寒冷季节,山中的隘路已经有了积雪,加上阿尔卑斯山山高坡陡,道路崎岖难行,行军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汉尼拔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在公元前218年9月末,率领疲惫不堪的军队走出深山,到达意大利北部波河上游地带。此时,汉尼拔只剩下2万名步兵、6千名没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