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很庆幸能陪在你身边,

通过你的眼光看世界。”

——电影《她》

01 山间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间的生活节奏总是紧凑又适意。天不亮时,倪老师就坐进隆德园画院的工作室,从天边泛着鱼肚白的清晨时分,专心伏案绘佛,直至艳阳高高升起。

孩子们的生活也随着夏令时变得更加规律,早课、绘画学习、运动骑行、摄影实践……盛夏光年里的少年们,在教室里静如处子,在郊野动若脱兔,每一天都在捕捉新鲜的人生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立夏、芒种等节气的到来,山林绿野正式进入了夏季模式。在夏日里,留心种种美好的小细节,那些森林教会我们的事,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教导。

02 行走在山野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徒步,都要选择天气晴朗或半阴,躲开正午阳光最强烈的时间进山。山间昼夜温差很大,早晨还要穿着外套,到了中午或者下午就热得大汗淋漓了。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怀柔的特产板栗、核桃,才会比其他地方都更加甘甜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天,果树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水,合成葡萄糖、释放出氧气。葡萄糖会转化成多糖、纤维素等植物的实体(果实的成长)。夜晚,果树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能量和氧气,释放出水和二氧化碳。当果树所在的山区昼夜温差较大时,白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大量的能量,到了夜间温度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弱,需要消耗的能量较少,这样累积的果树果实养分更多、糖分更高、口感更甜。

想做一颗更甜的栗子,就要抓住阳光累积更大的能量,忍耐别人不愿经受的孤寒,才有机会在成熟的那一天,征服老饕挑剔的味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徒步在密林中穿行,高耸入云的树木,早已贴心地撑起了绿叶织就的荫棚,为过路的行者保留一片清凉。当你抬头注视这片树冠的时候,内心会不会也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树冠之间,会有一道天然的缝隙呢?

这样的现象,叫做树冠羞避。所有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都有天然的趋光性,需要延伸的空间。树木之间距离越近,就越容易相互遮挡阳光,延伸的空间就更少。为了创造延伸的空间,确保树冠的枝叶能够充分地呼吸,树冠之间就会形成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最近热映的影片《瞬息全宇宙》一样,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中,至亲之间往往为了忙而忙、为了追求而追求,忽略了彼此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失去分寸感,打破彼此之间的舒适距离,想要事无巨细地操纵把控对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却会令亲人(伴侣)越来越远。

做一棵会保持树冠羞避的大树吧!让我们在各自的小世界里,去完成自由的成长和蜕变。

03 林中的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得越深,越容易发现平时忽略的风景。浅浅的一道水沟,或者一角石岩下的水洼里,总有半透明的小小鱼儿在畅泳。溪流顺着山石坠落的迷你瀑布旁边,飞溅起的水花也能滋养出石壁上的一片青苔。寻常人家的屋顶瓦片缝隙里,春天随风吹来的野草籽就能在夏天开出一片繁花。

一粒种子,内心有生的希望,总能找到可以扎根的土壤,向阳而生、恣意绚烂。我们的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山间徒步旅行的目的地,就是寻找风景最美的角落,大家一起撑起帐篷,来一场最亲近大自然的露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第一次搭帐篷手忙脚乱,但是这份在户外撒野的新鲜感,让孩子们都忘记了一路徒步的辛苦。支起卡斯炉,煮一碗素面。平凡的食材,在风景里吃出了不平凡的味道。或许很多年后,孩子们长大成人不再有相聚露营的机缘,这个夏天的露营,某某忘记带的装备、某某半路差点掉队、某某在溪水中踩湿了鞋袜、某某把帐篷装错了方向……那些细小的记忆碎片,就会在某个夏天苏醒,提醒我们曾经相聚的温暖和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些人,他们赤脚在你的生命中走过,眉眼带笑,不短暂也不漫长。却足以让你体会幸福,领略痛楚,回忆一生。”

——电影《阳光姐妹淘》

隆德园文化艺术苑

编辑 | 懿萍

文字 | 静静

校对 | 沐芯

图片来源 | 隆德园文化艺术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