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震天,夏日的晚风轻抚脸庞,荷花早已悄然立上枝头,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特殊的节气--夏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至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从夏至起,阴气生而阳气开始衰退。夏至虽然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节气,但却不是温度最高的时间。俗语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即是指在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才来临,著名的“三伏天”也是自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

夏至三候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气候特点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雨,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会带来局地灾害。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加强防汛工作。

此时还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灾年、饥荒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这一活动从周代就已经开始了,并且历代沿用,夏至时,皇帝会根据官职等级给大臣们发冰块儿降温,普通老百姓自然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夏至食俗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有:“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又因为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南方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吴江县志》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此外,因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进入伏天,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北方一些地方习惯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

除了各种时令小吃,古代夏至还有一个“福利”,即清代之前,每逢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人们与亲人团聚畅饮;宋朝则会给百官放假三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夏至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时节,万物生长,植物葱茏碧绿的景象带来了生的希望。节序轮替,此时已经到达夏的深处,愿您心情愉悦,顺应自然,舒心过夏。

文章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