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跨界到话剧行业,这有点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毕竟相声和话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德纲和老搭档于谦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于谦活得通透洒脱,而郭德纲虽然想给大众云淡风轻的风格,但是从里到外,都给人一种“拧巴”的感觉。

在德云社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没有于谦,但是不能没有郭德纲,这一点谦哥心知肚明,正因为有老郭在前边的冲锋陷阵,抵挡相声同行的明枪暗箭,才有了德云社的繁花似锦。

郭德纲从艺三十多年,见惯了人情冷暖,是是非非,在很多问题上看得非常通透,但是在很多时候,又有一种当局者迷的既视感。

德云社正在投入巨大的心血和精力,排练话剧《窝头会馆》,因为不可抗力,所以上演时间一再推迟。

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相声团体要从事到话剧行业呢?要知道话剧可不简单,比电影都难,没有NG,永远都是现场直播,万一演砸了,连悔改的机会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优秀的话剧演员,很容易成为优秀的电影演员;但是,一位优秀的电影演员,很可能根本就演不了话剧。

比如,胡歌,这么多年来,每年都会花时间演话剧,肯定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磨炼自己的演技,以及台词功底。

最近,郭德纲在接受采访中,谈到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大的精力,投入到未来不可预知的话剧行业?他的认知和回答有点太肤浅。

郭德纲认为是这个行业里没有人恨你,不像相声行业,同行们都盯着你,恨不得德云社关门才好。

郭德纲的这个认知,有两个明显的错误。

第一,任何行业里,同行都是赤裸裸的冤家,相声行业如此,京剧行业如此,话剧行业亦是如此,不可能出现例外。

第二,为什么话剧同行,不排挤德云社呢?原因更简单,因为德云社在话剧行业里的影响力太小了,不值得排挤和打击罢了。

演技薄弱本来就是郭德纲的短板,只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不肯承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