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宋凌燕 吴斌 发自北京 部分毕业生反映,有个别高校存在强迫毕业生签约,就业率“注水”的问题,对此教育部将采取什么措施防止学生“被就业”?

6月17日下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在回答南都记者上述提问时明确表示,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在进行就业统计时,严格执行“四不准”“三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

吴爱华介绍,“四不准”是指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得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三不得”则包括不得不切实际向高校和学院提去向落实率具体指标,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不得将单一的去向落实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优等挂钩。

吴爱华表示,今年教育部完善了就业统计的制度办法,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可登录“24365就业平台”,及时核对本人就业数据,与实际不符的可直接举报;同时,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部门已经全部开通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毕业生就业问题线索的举报。

此外,教育部将通过国家政务接口等权威途径,对高校报送的签约用人单位进行核实比对,对存在问题的用人单位数据反馈给各地重新核实、填报;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将定期组织开展就业统计数据核查,对毕业生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逐一核验。对举报或核查发现存在问题的高校和有关个人,坚决做到查实一起、处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