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

对一座城市文脉的探究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依武陵,拥德山,其民多仁;临洞庭,环沅澧,其民多智……提起常德,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建筑、丰厚的历史遗存,还有德才双修的人文精神以及化育万民的文化基因。

这个仲夏,记者带您走进常德博物馆,仰望历代前贤,探其精神境界,承其德行高度,问道明德,厚德相传。

关键词:文化拓荒者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

常德博物馆常德历代名人展厅,慈祥的长者抚髯而坐,凝视着一旁立身执笔的稚童,笔端之下,一个大写的“德”赫然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稚童习“德”。

常德城市文化内核一一以德为先。

这座雕塑,显然是一个清晰的指向,直击常德城市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这句湖南人熟知的民谣源于何时何处,我们不得而知,但“德山有德”却已是共识。

德山的驰名,起始于曾生活在此、德性高超的善卷先生。战国时期赵国人慎到在其著作《慎子·逸文》中称:“尧让许由,舜让善卷,皆辞为天子,而退为匹夫。”

据传,上古尧帝南巡,见湘黔一带民风彪悍,深感忧愁。返途临近枉渚(今德山),却见当地百姓谦和有礼,淳朴勤劳,口中传唱谣曲,均是善德之道。尧帝认为,此地的人们定有大德感化,便在枉山停留,寻得开启当地民智、广布德行的善卷先生。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下贤》,其意为:尧不用帝王的身份去见善卷,并面朝北恭恭敬敬向他请教。一个是圣贤天子,一个是布衣平民,善卷以德行和智谋征服了帝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善卷让王。

善卷让王的故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隐士传统,以文化拓荒者的身份,影响着一方水土。在战国时期的慎子、庄子、孟子、列子等著作中均有记载,并广为流传。

同样,作为楚国人的老子自然也深受南方文化的影响。

春秋末期,这位被后世尊称为东方圣人的大人物,骑着大青牛,路过函谷关,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从此不知所踪。

与善卷之德一样,《道德经》开始在历史的长河里不停游荡,时而被人打捞与聚焦,并不断赋予崭新的生命和丰富的内涵。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这句源于《道德经》第28章的文字,再度被铬上时代的印记,成为一个军队乃至一个州府的新名字。

常德,谦下之德,如清溪聚水,自然常在。

这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土壤,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座标,超越时空,亘古绵长。

关键词:城市代言者

沅有芷兮澧有兰。

一直觉得,这是中国大地上两条最浪漫的河流,带着让灵魂放飞的激越与美好。2300多年的光阴流转,每一次诵读都让人觉得唇齿留香。

其实,中国诗歌中最早出现的空间形象,是《诗经》开篇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但河洲是泛指,没有具体的名字。正如诗经的作者,来自民间大众,从来没有署名。

诗人屈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南方文化代表作《楚辞》的主创人员,楚国士大夫屈原在沅澧流域数年的流放时光中,用诡谲绚丽的文字标注了一个个的文化座标。

屈宋逸步。

前有屈原后有宋玉。在常德博物馆,屈宋俊美飘逸的身姿显然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毕竟,在善卷半开化的农耕文明之后,迎来了成熟灿烂的湘楚文化,屈宋便是这灿烂篇章的开创者。

如果说,屈原是常德最早的文化代言人,那么在他之后,还有无数常德本地人的身影。比如“游学博闻”的春申君黄歇、为国效命的申鸣、以“囊萤夜读”闻名的东晋名臣车胤以及文采出众的才子阴铿、文宗沈约等等。

但难以预料的是,再度获得常德代言人耀眼身份的,却是一位来自江西的东晋诗人——陶渊明。

这位著名的田园诗人,用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仅用一篇《桃花源记》,就让世界知晓了武陵人的仙境桃源,知晓了全球华人心灵的故乡。

千年漫长时光的打磨,常德以“桃花源里的城市”面貌,日渐光华夺目。陶渊明则以常德城市文化形象大使的稳固地位,让每一位常德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但常德之城的代言者显然后继有人。这一次历史将聚光灯打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身上。与陶渊明模糊不清的常德留踪不同的是,刘禹锡在朗州(常德)停留十年之久,足迹清晰可辨。

一代诗豪刘禹锡。

或许,中国的诗人和哲人大都“在路上”。一路行走一路思考,一路感慨万千,诗人刘禹锡用他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情感最丰富的最佳华年,完成了寻找自我的过程,也为常德留下了传诵不朽的佳作。

一座城市与一代诗豪相互成就。许多年后,常德人用一座长约3公里的诗墙向世界宣告:这里就是中国诗人的文化原乡。

关键词:时代创造者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沿着博物馆的时间走廊,停驻在明朝末年,我们窥见一位常德人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中国文人最完美的人生境界与精神追求。

这是一个在黑暗中坚持前行的孤勇者。王朝大厦将倾,同路人如潮水般慢慢退去。只有他,仍用坚忍固执、百折不挠,甚至嚣张跋扈坚守着帝王那份绝对的信任。

尽管结局相当地不完美。正如亡国之君常受人问责一样,杨嗣昌终究也没有逃脱背负亡国之臣的骂名,尘落在历史深处,寂寂无声。

但总有光芒穿透历史的尘埃,照耀那些黑夜中孤身走暗巷的倔强身影。从教化一方,完善自我,到理想家国的臆想、追寻与打造,在文化的土壤滋养下,更多的梦想在蓬勃生长。

时光的镜头摇曳至1911年10月10日,这天清晨,中国封建专制王朝最后的子弹,刺穿了刘复基年仅28岁的身躯。就在同一天晚,他策划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了,一个腐朽的帝制由此被时代的车轮无情地碾落。

但仅仅不到两年时间,中国近代革命先驱者、被称作为“中国宪政之父”的宋教仁遇刺,不治身亡,年仅31岁;随后,武昌首义的总指挥蒋翊武,英勇就义于桂林城丽泽门外,时年不足2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桃源三杰。

在这场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的运动中,这些可敬的常德人不仅用鲜血染红了他们所追求的民主理想,也用短暂的一生照耀过中国的历史。

可硝烟依旧浓密,天空暗淡无光。那些黑夜里交织的呜咽与怒吼,是一把血泪斑斑的尖刀,让人疼痛,也让人清醒。

长夜漫漫,那些义无反顾、英勇奔跑的身影,真帅啊。

抱着“工业救国”梦想走出石门大山的红军指挥官王尔琢,为保存革命力量,将生命定格在年轻的25岁。

同样是25岁,常德抗战诗人陈辉用一个战士的壮志向日本侵略者发出最后挑战:“把子弹打完了,就把血灌进枪膛里。”

1949年10月1日,63岁的林伯渠顶着满头的华发,沿天安门城楼拾阶而上,以一口浓重的常德乡音,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国新的时代由此开启了。

这是他生命的高光时刻,也是属于常德的荣光。

关键词:国家建设者

1953年7月15日,长春孟家屯,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典礼,由毛泽东亲笔书写的汉白玉基石被埋入地基里,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出世了。身为清华机械系第一位汽车专家的孟少农被任命为该厂副厂长、总工程师。

3年后的同一天,中国第一批12台“解放”载重汽车隆重下线。1959年10月,10辆以“红旗”命名的检阅车亮相10周年国庆大典。此后,威武气派的“红旗”迎宾车队,成为北京长安街最壮观的风景。

常德籍两院院士榜。

2017年,常德博物馆常德名人展厅开展。门厅入口处,22名常德籍院士群英谱成为整个展厅最大的亮点。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孟少农位列其中。

众所周知,中国的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22名院士涉及生物遗传、农业水土工程、有色金属冶金、航空宇航推进领域、高分子化学、飞航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技术、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以及历史、语言等多个研究领域,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出生于常德汉寿、曾就读于常德地区卫生学校刘良,以中医内科学专家的身份,当选澳门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飞行器总体及制导专家、58岁的江涌增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让常德籍院士群英谱增加至24位。

近年来,这个光彩夺目的院士群体让常德厚德尚善、崇学重教的文化之名更为显赫。在常德博物馆,不知有多少常德学子在院士群英谱前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准备用一生的坚持,向着梦想更辽阔无垠的远方前行。

抚今追昔,人文荟萃的沅澧大地,令人豪情万丈。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仅汇聚着常德儿女的精气神,也必定会使常德的千年积淀历久弥新,大放异彩。

记者:徐志雄 通讯员 陆蓉 文/图 编辑:丁宁

【声明: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尚一网公众微信号,经同意授权后,方可转载并请标明出处。】

新闻爆料热线:0736-7716930、189073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