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一个战斗力强大的小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其懦弱地活着,不如就此死去。”这是被廓尔喀战士奉为圭臬的一句尼泊尔格言。

1814年,3万多名精锐的英军士兵,向仅有1.2万名士兵的尼泊尔王国发起了进攻,尽管战争以尼泊尔的失败而告终,但是英军却做出一个匪夷所思做法,在战争期间英国“就决定在军队中雇佣廓尔喀士兵”。

在战后的《萨高利和约》中明确提出:“尼泊尔承诺除非在英国政府的授权下,不得服从于欧洲国民,或任何欧洲和美洲的国家。”

为什么英国会提出这么奇怪的规定?因为英国已经认识到了廓尔喀的战斗力,防止廓尔喀士兵为其他竞争国家效力。

这是英尼之间第一次战争,也是唯一一次战争,也正是因为这次战争,断绝了尼泊尔想冲出印度次大陆的念头,战前尼泊尔王国还是拥有21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大国,战后却成为喜马拉雅山脚下一个14.7万的山地小国,百年来扩张而来的平原地区一朝丧尽。

尼泊尔,是怎么由一个山地小公国成为战力强大的南亚大国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尼泊尔的辉煌,以及跟英国的纠葛。

尼泊尔的统一与巅峰:

廓尔喀公国是曾经尼泊尔西北部众多公国中的不起眼的一个,自1482年统一尼泊尔的马拉王朝亚克希·马拉国王死后,三个儿子割据一方自立为王,从此进入了尼泊尔版的“三国时代”。

在印度的德里苏丹国时期,一个不愿改信伊斯兰教的部族“月亮族”(认为自己是月亮所生),在其首领的带领下迁入了尼泊尔的西部山区,由于前朝的分崩离析,1559年,月亮族的后裔德拉比亚·沙阿带领族人,征服了位于加德满都西北约80公里处的廓尔喀地区,并将自己的国号改为“廓尔喀王国”,经过200年与当地人你的融合,月亮族变成了战斗值爆表的廓尔喀人。

1742年,廓尔喀王国迎来了将王国带上巅峰的第十任国王:普利特维·纳拉扬·沙阿。历经200年的磨炼,此时的廓尔喀人已经拥有了统一尼泊尔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纳拉扬·沙阿的统一战略很明确,先扫外围,再捣中央,最后扩张。也就是先扫清加德满都外围的土邦,再彻底灭亡马拉王朝,最后以加德满都为基地向外扩张。

加德满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多条河流穿过,是尼泊尔少有的谷地,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25公里,历来都是视为尼泊尔的心脏。

为了夺取谷地,纳拉扬·沙阿通过威逼利诱将周边的小国全部拉拢到了自己的阵营,夺取了谷地周边的重要关卡,1756年,纳拉扬·沙阿对“加德满都谷地加以封锁,不许任何东西从西部进入”。

1767年底,廓尔喀王国国已经占领了基尔提普尔,加德满都谷地被封锁,为了自救,加德满都王国甚至写信向英国人求救,英印总督致信纳拉扬·沙阿,要求他从谷地撤退,否则将遭到英国军队的打击,当然这没有被纳拉扬·沙阿理睬。为了震慑廓尔喀王国,英国出兵威胁,结果遭遇惨败,这也让廓尔喀王国加快了进攻谷地的脚步。

1768年9月25日,当加德满都王国人民正在欢庆童女神节的时候,廓尔喀军队三面进攻,尽管加德满都人民还在奋力抵抗,但是大势已去。

纳拉扬·沙阿登上了加德满都的王位,开创了尼泊尔的沙阿王朝。

趁着攻破加德满都的余威,纳拉扬·沙阿攻灭了另外两国,结束了尼泊尔的“三国时代”,彻底统一了尼泊尔。

但廓尔喀战士的脚步却没有停止。

1772年,尼泊尔开始“东征”,最后同锡金接壤,当时的锡金还是大清王朝的属国,为了“谋求和平”,西藏同意将尼锡边界东移至侃侃河,不过尼泊尔人并不知足,最终在1789年爆发了尼锡战争,在大清将军福康安的救援下,锡金才得以复国。

在东边遭遇挫折,并不妨碍尼泊尔向西边和南边继续进军,横扫西部40多个土邦王国。

就这样经过50年的奋斗,廓尔喀人已经建成了一个“东起不丹、西至克什米尔、北及西藏南达奥德”,东西800公里,南北200公里,面积达到14万平方公里的“帝国”,这也是尼泊尔王国的巅峰时期。

假如没有外来殖民者的干涉,尼泊尔的领土必然会继续扩大,甚至会冲出内陆,来到印度洋,但是这一切都被英国殖民者打碎。

不可避免的“英尼战争”:

为什么说英国和尼泊尔的战争不可避免呢?因为尼泊尔的崛起阻挡了英国同西藏之间的贸易通道。

印度和西藏之间隔着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这成为藏印之间最大的贸易障碍。冬天喜马拉雅山大雪封山,只有夏季才有几个贸易通道,但是积雪融化道路泥泞、高山密林,让道路通行十分艰难。1802年,英国代表出使尼泊尔,当他遇到一个18公里的峡谷时,反复绕了22次才得以通过,这让英国商人根本不敢前往西藏贸易。所以大家商量了一个折中办法,将加德满都作为入藏贸易的中转站,建立了一条“孟加拉―加德满都―中国西藏”贸易通道。

然而随着廓尔喀人统一了尼泊尔,原本就微弱的印藏贸易被彻底切断。

要知道印藏贸易对英国东印度公司来说十分重要,西藏盛产贵金属,通过贸易可以平衡英国在中国贸易的损失。而且西藏羊毛品质上乘,广受英国和其他地区欢迎,无论是收购西藏的羊毛制品还是收购羊毛自己制作,利润都十分丰厚。

而压死最后一根稻草的则是1813年,东印度公司修改了公司章程,允许私人进入印度进行贸易,这让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份额受到挤压,需要对外开拓新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泊尔是印度次大陆新崛起的本土势力,而英国是海外殖民者,双方都在拼命向腐朽的莫卧儿帝国进行扩张,双方首先在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相遇。

尼泊尔进入平原地带的做法是,占领若干村庄,将这些村庄合并到一个受自己控制的柴达明尔(国家委派的田赋包税人,也称包税地主)治下,然后向平原地带推进。

但是这显然触犯了英国人的利益,所以东印度公司告知尼泊尔人,整个平原地带已经纳入了东印度公司的版图,试图把尼泊尔封闭在喜马拉雅山之中。

1814年3月22日,英国向尼泊尔的平原地带的一个村庄派出了一个步兵连,面对英国军队的侵略行为,尼泊尔发起了反击,29日,尼泊尔军队袭击了英国哨所,造成18死、6伤,连哨所长官投降后被尼泊尔士兵绑在树上,用弓箭射死。

英国人终于恼怒了,东印度公司召开了董事会:如果不对尼泊尔进行惩罚,在印度建立权威,那么印度的小邦就可能联合起来把英国人赶走。

因此英国人准备杀鸡儆猴,用对尼泊尔的战争威慑印度次大陆的各个土邦王国,以及残余的莫卧儿帝国。

东印度公司成员,一致赞成对尼泊尔开战,会议上确定“在11月初开始行动”。

英属印度总督黑斯廷斯的战争顾问认为,“尼泊尔至多16000人,为了确保取胜,英军人数不得少于10000人”。不过为了速战速决,东印度公司派出了2.1万名士兵,加上随行的服务人员,英军总数超过了3万人,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兵分五路向尼泊尔同时推进。用于东印度公司财政困难,还向印度土邦奥德王公借了2500万卢比作为战争经费。

东印度公司的估计是正确的,尼泊尔只有1.2万名士兵,尽管敌寡我众,但英国自1814年11月1日向尼泊尔宣战,到1816年3月4日,战争进行了16个月才结束,大大的出乎了英国的预料。

由于南部重镇马克万普尔和哈瑞哈普尔失守,英军兵临加德满都城下,尼泊尔不得不接受丧权辱国的《萨高利条约》。

耻辱的《萨高利条约》:

1816年3月3日,尼泊尔王国的代表来到英军军营,尽管还想争辩,但是人在屋檐下,尼泊尔不得不全部接受了英国拟好的条款。

1、尼泊尔放弃在战前存有争议的领土,承认归东印度公司所有;

2、尼泊尔向东印度公司永久割让以下土地:卡利河和甘达克河之间的所有低地区域,拉比提和干达克河之间所有的低地区域,干达克河和戈西河之间英国授权的低地区域,麦琪河和蒂斯塔河之间所有低地区域,麦琪以东地区;

3、尼泊尔国王宣布之前在卡利河以西任命的接班人和继承人无效,放弃所有和卡利河以西国家的联盟,承诺不再同这些国家有联系;

4、为了补偿尼泊尔王室和大臣的损失,英国每年给予尼泊尔20万卢比;

5、尼泊尔承诺不再侵犯锡金王国;

6、尼泊尔承诺除非在英国政府的授权下,不得服从于欧洲国民,或任何欧洲和美洲的国家。

我们来看看最后一条,这表明英国在将尼泊尔置于保护国地位的同时,还防止廓尔喀士兵为其他竞争对手服务。

这是因为相对于印度士兵,廓尔喀士兵实在太勇猛了,以至于在战争进行中的时候“英国人就决定在军队中雇佣廓尔喀士兵”,1815年3月25日,英军围攻贾塔克时兵力不足,就将500多名廓尔喀俘虏编成了一个步兵团参战,获得了英军的高度赞扬。

战后不久,英印总督就同意了大规模招募廓尔喀人,很快就组建了三个团,约3000人。在随后的200年里,廓尔喀雇佣兵几乎参与了英国所有的战斗。

但是这对于尼泊尔来说却是民族的耻辱,作为民族的精锐力量,却要为殖民者效命,而自己的祖国也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在战争中,尽管尼泊尔的廓尔喀战士作战英勇,但是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小国,面对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失败是必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此一战,尼泊尔丧失了最精华的7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一个冉冉升起的“廓尔喀帝国”就此被英国打断,同时失去了印藏贸易控制权,王室丧失了两大收入来源。而每年20万的补偿金,则给尼泊尔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因为尼泊尔王室从此不得不依赖东印度公司,受其控制。

1947年,当英国人从印度次大陆离开时,不仅廓尔喀军队被印度瓜分了80%,英国从尼泊尔割来的土地也全归了印度所有,成了最后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