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这句话是出自蓝鼎元的《论南洋事宜书》,形容的是那段下南洋热潮的福建人和广东人,这些人当中,有人客死他乡,也有人功成名就,成为了华人首富。昔日的华人首富,便是祖籍福建的林绍良。在林绍良的创业史中,他的身上流淌着闽商吃苦耐劳的血液,但在中后期,他发现了一条捷径,与恶魔共舞,玩起了左手实业,右手金融的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林绍良的鼎盛时期,他的财富超过了李嘉诚,就算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公司,也难以跟林绍良名下的640家公司匹敌。如今回头看,李嘉诚的商业帝国仍在,而林绍良的三林集团却少有耳闻。与恶魔共舞,难免遭受到恶魔的反噬,“世界第六巨富”林绍良,他的身上有着如何的传奇故事?一、林绍良祖辈以耕田为生,在林绍良出生之时,他的家中尚有水田30亩,水牛一头,靠着这些薄田,养活一家5口不成问题。那会儿林绍良备受林父林母宠爱,不仅在林家私塾中读书,学会了“四书五经”,更是靠着自己的聪慧,一直读书到15岁,原本他有机会出去外面看看世界,但是父母的局限性还是改变了林绍良的命运。

当林绍良在学业上有机会更上一层楼之时,父母则认为,就算读再多的书,日后的生活也不过老婆孩子热炕头,以耕种为生,所幸就让林绍良放弃学业,在村子里开了一家汤面馆,由林绍良来经营。不知道彼时的林绍良有何感想?就算心中有丘壑,那也得按照父母的安排行事,他只好穿上围裙,垫起汤勺,迎来送往煮起了一碗碗面。林绍良是在1916年出生,等到他成年之时,兵荒马乱的年头已经到了。这时林家父母又给林绍良做出了一个决定:避免被抓走当壮丁,去海外投奔叔父与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绍良的叔父是最早下南洋的那批人,在印尼的小镇开起了花生油店,大哥在林绍良11岁时就去到叔父身边,学做生意。在父母的安排之下,林绍良顺利见到了大哥林绍喜,留在了大哥身边当下手,并且学习当地的语言。人生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彼时的林绍良不知道是否会感激父母。当他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后,当地又处于兵荒马乱之际,花生油店生意冷清,他向叔父提出了一个请求,让他上街吆喝,推销产品。死马当活马医,叔父准了。林绍良开始了走街串巷的生活,而且成绩也不俗,带动了花生油的销量,得到了叔父的赏识,并且林绍良也成为了正式店员,工资也涨了。林绍良推销了两年花生油后,加上自己又有当老板的经验,总觉得要出来创业一番才不算辜负自己的人生,于是他又辞去了推销工作,在市集上卖咖啡粉。

若是在林家,林绍良的这番选择或许会遭受到父母的反对,可他如今身处印尼,自己有着一番创业的念头,叔父与大哥也不好阻止。但对林绍良而言,前途仿若星光。因为咖啡粉是小本生意,利润微薄,他还得每天半夜三更就起床,磨粉、按量打包,再骑自行车奔波几十公里,到大城市去售卖。这般生活虽苦,林绍良却乐在其中,收入少,积少成多,假以时日必成火候。而林绍良不怕吃苦、勤劳肯干,常常在外走动,经常能收到在市井中流传的消息。能让林绍良真正发家的,是他遇到了一个贵人。二、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宣告独立,但是荷兰又席卷而来,印尼又陷入战乱之中。从小熟读经史子集的林绍良,明白乱世出英雄的道路,更明白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势。在这般情势之下,林绍良加入了中华总会。当时的华商都由中华总会管理,为前线提供日常必需品。

林绍良也接到了一个任务,一位高级领导人为了摆脱追捕,需要在当地藏匿一段时间,这个任务分配到了林绍良的手中。后来林绍良才知道他叫哈山·丁,是苏加诺的岳父。因为两人生活了一年多,两人也成为了莫逆之交。同时林绍良结识了这么一位贵人,他在这段战争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仅借助贵人的渠道,做起了输送军火、药品的生活,从中累积了千万财富。但是战乱总有一天会停止,林绍良的生意经早晚也会夭折,他在此之余,还多次寻觅二次创业的良机。林绍良在那段用生命为印尼输送军火的时期,就与那些达官贵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有这般想法,自然是八方来助,没过多久,林绍良就从丁香生意中再掘暴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顶商人,不过如此。有了这般成就,林绍良打算趁势出击。在印尼恢复和平后,他又相继办起了肥皂厂、纺织厂和轮胎厂等,总之能做的生意,林绍良都打算做一遍,不然日后的640家公司从何而来?真正让林绍良实现二次蜕变的,是在1957年,那会儿的他,正在和泰国的金融巨头陈弼臣共谋一件大事。三、1957年,林绍良正式踏入了金融业,创办了亚细亚银行,还在东南亚等地开办了14家分行。当一个做实体的企业家,有了金融加持,在生意场上如虎添翼,非外力能阻挡。也是从1957年开始,林绍良构筑了一个集工业、实体、金融为一体的林氏集团。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1994年,林绍良坐拥6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1995年,林氏集团的总资产超过了184亿美元。在如此风光之下,其实危机四伏,引爆线早已蓄势待发,差的是一个火折子。1997年,索罗斯狙击东南亚各国,从中赚得盆满钵满,但也引起了东南亚的经济危机。而这就是林绍良的灾难之始。因为有红顶,林绍良的后台很硬,在各个领域都赚了。但对于其他人而言,这几乎阻断了他人的创富之路,贫富差距的开口自然被拉得越来越大。经济危机带来了恐慌,也把贫富差距摆放在明面上。一开始,林氏集团也拿出物资来接济,可这终归是杯水车薪,加上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当地的华商和华人,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因为当地把愤怒情绪全部撒在了华商身上,认为是他们抢走了饭碗,连续多轮打砸抢下来,各地的商铺都被毁于一旦。彼时的林绍良,也难免此祸,彼时的他不得不暂避新加坡。虽然林绍良富甲东南亚,在晚年却遭此横祸,实属可惜。不过林绍良的基业还在,在那段经济危机期间,林氏集团没有做出裁员的动作,林绍良则亲自解释:“那关系着60多万个家庭。”但昔日的华人首富位置,林绍良则要因此而让出,让后辈轮流坐了。林绍良在商场上的沉浮,不管发迹如何,不管结局如何,都不能磨灭了他对家乡的贡献。他在福清老家,就投入了1亿美元,在当地办学校、开工厂,建旅馆等。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沿海城市都有华商来投资,而各地的中小学校,足够让莘莘学子一直念记着他们的功绩。2012年,林绍良逝世于新加坡,关于他的功绩、他的传说,只能留于后人说。但回顾林绍良的创业史,不难发现,一个远离家乡故土,在异国他乡的年轻人,为了生存做斗争,为了碎银几两不辞辛劳,这番精神是永远不可磨灭的,更是闽商在商场打拼的印记。当站稳脚跟之后,有能者则乘势而为,安稳者则守住家业。而林绍良属于那种敢冲敢闯之人,走军火,运药品,供丁香,屡屡站在钢线上共舞,也屡屡从中获取暴利。若是林绍良能激流勇进,做范蠡、鲁仲连那一类的人物,如今自然有一番风采。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