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给个关注吧

看过这样一则大学美院老师猥亵人体模特的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网友还没看懂来龙去脉,就一口咬定受害者们是“自愿配合”,来污蔑这个女模特。

对此,我实在是无法苟同。

这个受害人,只是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学生,以前遇到的最大难题,可能就是考试忘带身份证而已。

试问谁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第一反应不是不知所措,不是害怕呢?

万一反抗,谁知道会不会受到难以承受的伤害?

所以,这个女学生选择先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利用微信沟通,拿到了能证明施暴者恶行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女性选择保护自己,会被解读为有预谋居心不良?

难道女生被人猥亵,就只能任人躺平鱼肉吗?

为什么要对施暴者无限宽容,对受害却百般挑剔?

面对热点新闻,让信息再飞一会儿,不要急着去站队帮腔。应该对受害者伸出援手,对施暴者进行强烈谴责!

01

“受害者有罪论”正把受害者推向深渊

近期热播的高分剧《少年审判》,其中有一起性侵案。

受害人叫姜善雅,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

在她16岁那晚,被四个人轮流糟蹋,次日被路人送往医院时,其惨状不忍卒视。

案情曝光后,她受到许多负面舆论和骚扰信息的伤害,学校要求她休学,甚至好友也要和她绝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杀未遂被救回来的她,面对负责这起集体性侵案件的法官,诉出了满腔怨愤:“明明我是受害者,可为什么要让我来承担这一切?”“为什么我要躲躲藏藏?为什么我要被指指点点?……”

故事的结尾,施暴者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但无辜的受害者所遭受的伤害,却不会因为审判的结束而告终。而是伴随着她余生,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蚀骨灼心之痛。

与此同时,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总是对犯罪者产生共情,总是为受害者,找出她们“活该”受害的理由。

就像在强奸案高发的印度,一些男人对遭性侵女性的看法出奇地一致,受害者穿得美、回家晚,这才诱惑男人们性侵。

可怜这些遭受了性暴力伤害的女性,还要面临着“受害者有罪论”的二次伤害,甚至蒙上了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

因为当施暴者发现,性侵一个女性,全世界都觉得是她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时,试问他们是会就此罢手,还是毫无心理负担地,把魔爪伸向下一个“不完美”的人?

“只要我不像她,我就不会遭遇不幸”,这是大多数旁观者的心态。

这样扭曲的想法盛行,会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制造重重障碍,也会为施暴者提供开脱的机会。

但别忘了,每一个事件受害者绝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个体下的缩影,她们很可能会是我们的姐妹、孩子、母亲和朋友……

只有不放过施暴者,不共情犯罪者,才是真正的宜居社会。

02

纠正“受害者有罪论”须摒弃看客心理

鲁迅曾说:“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当受害者正在遭受不幸时,人们是很难感同身受的。因为,他们正忙着看热闹。

看客心理,就是事不关己,嫌事不够大的心理。

因为习惯了当看客,所以,越来越多的丑行,就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因为看客心理,就为丑行的表演提供了舞台,而这些看客反而成为了施害者的帮凶。

之前网传的一则,关于上海全季酒店裸男凌晨闯入女顾客房间的视频,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位赤身裸体的男性,持续50分钟,从7楼开门,一个一个开到10楼,终于到了当事人这里,成功打开房门,进入房间。

监控显示,该男子提着内裤,裸露下身,3点07分进入的房间,却在3点09分闯进去的。

这两分钟,男人在干什么?

躲在阴暗的玄关处,悄无声息地观察,是否只有一个她人在这个房间内。

不仅如此,男人还在女人反抗尖叫时,极其无耻地叫道:“装什么装呀,你开着门,不就是想让人进?不就是让想让人玩得么?”

看完视频,除了这名男子的行为感到恶心至极,更对网评气愤不已。

网友们不仅没有谴责施暴者作出的行为,反而对受害者外貌进行了侮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还有人评价说,“凌晨三点还在回顾客信息,不知道是干什么工作的?”

关于门没关,当事人也给出了回应,是酒店自身门锁有问题。但是“你不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

试想一下,如果现在是你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是你自己,正在遭受这些事情,你是否还能说出如此冷漠残忍的这番话。

那些起哄的看客们,始终没有随着时代的洪流而消失。

陌生人的一句话可以给予温暖,也可以锋利得像一把带血的利刃。

事出未必有因,苛责反有恶果。

所以停止对受害者的苛责!

03

勇敢站出来让罪恶无处遁形

电影《熔炉》中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社会黑暗的一面,需要有一些正义勇敢的人,给黑暗带来阳光,带来温暖。

只有勇敢站出来,才能让罪恶无处遁形。

电视剧《盛装》里,主编肖红雪,其助理蔡菲遭遇猥琐客户性骚扰,她直接抡酒瓶砸向客户。

主编陈开怡也拒绝私下和解,要求公开道歉。

既是同事,又是竞敌的两主编,但在面对助理蔡菲遭遇性骚扰时,她们能同仇敌忾、一起捍卫女性的尊严。

最终客户公开发声明道歉,简直大快人心!

但是生活毕竟不是电视剧,现实生活中,不少性侵案件中的受害女性身上,争议的点往往集中在,她们事发时的衣着上。

比利时就曾对此,发起过一场主题展览:“你穿了什么?”而展出的服装,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衣服。

主办方明确说明自己策展的目的,是希望那些因“谴责受害者”风气而责备自己、认为是自己的“不端”行为导致了不幸的受害女性们,能够停止反思和自责。

戚薇在《没有秘密的你》里,也遇到了同样被苛责衣着的受害者。

她在剧中饰演一名律师,在一起职场性骚扰的案子中,因为取证困难,当事人的同事中没有人愿意为其作证,言语中更是透露对方“活该”。

戚薇对当事人的同事们说得特别对,“裙子穿得短,衣着暴露,都不是被伤害的借口!”

作为女性朋友们,我们要记住:被伤害了不是你的错,更与你的衣着无关!面对性暴力,学会勇敢申张正义!

作为孩子的父母,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做好恰当的性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作为旁观者,更应该理性看待事件的真相,分析对错,不妄加评判。共情弱者,谴责罪恶!

就像媒体呼吁的,一个正常社会,应该有基本的是非观、正义观。警惕恶语相向成为施暴者的帮凶,勇敢发声,谴责施暴者,维护社会的正义。

04

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女性力量”的觉醒,以及有良知的媒体的宣传。

请把目光投放在那些施暴者,去强烈谴责他们,教育我们的孩子不要成为这样的施暴者。

请不要用恶语,去伤害和你根本素不相识的女孩,请懂得尊重一个女性,请不要用受害者有罪论,为施暴者的一己私欲开脱。

揭露犯罪,才能制止更多的犯罪。

受害者不应为自己的“不完美”而耻辱,耻辱的永远应该是施者。

每一个看似身处局外的我们,都应团结起来为弱者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为他人也为自己。

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而你的勇气和善举,始终是照亮黑暗角落里的一束光。

点个「在看」愿你都能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分析对错,以温柔适度的态度去共情弱者,用坚定高昂的态度去抵抗黑暗!

END

作者:魔女。可甜可盐,可柔可刚。明明已经是中年宝妈,却还是当年那个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