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任正非的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是如果说起他一手创建的产业,那么现在的中国人里应该没多少人不知道,他所创立的公司正是被称为“民族之光”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论是5g技术也好,手机电脑也罢,华为在现在的民用科技领域里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他的创始人任正非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那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能够创办出这样一个辉煌的企业呢?更重要的是哪些人影响了他?这就得从他的家庭说起、从他的家人说起,而这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则是他的父亲任摩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一的大学生1910年11月16日,在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的任家村里,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任摩逊呱呱坠地,父母给他取名任木生,字摩逊。在父母眼中,家里又添了双碗筷,多了个小人,而这婴儿在未来却有着自己的一番事业。任摩逊的父亲叫任三和,是县里有名的大师傅,拿手的就是做金华火腿这门技术,所以尽管家里孩子众多,但都养得活,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不少邻居都眼馋得很。日头一遍遍地从任家村天空上升起又降落,把时间一点点向前推动着。转眼间,已经到了任摩逊该上学的年纪,可是家里都是手艺人,父母都觉得读书没什么用,不如学点手艺将来好安家立业,家里的哥哥姐姐们都是这样。可年幼的任摩逊却不这样认为,他在那个年纪就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他一再坚持上学,最后父母也就同意了。事实证明,让任摩逊上学真的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尽管家境颇丰,可他的身上没有一点纨绔之气,反而平易近人、专心好学,从先生到同窗都很喜欢这个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年少的任摩逊靠着勤奋好学的本质让他的父母看到了他的成功。因为他被北平民大学的经济系录取了,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封闭的山村里可能没多少人知道大学具体是什么。但他们都知道的是,那是读书人去的地方,将来能有大出息。事实证明,任摩逊真的没有辜负这些希望。在那时,任摩逊对于自己的未来跟大部分同龄人一样,都有着不俗的理想,都没有眼下的实际,他在大学期间参与了多场学生运动,还组织参加抗战的演说,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爱国救国的事业上。他以为自己可以安安稳稳地读完大学,然后为祖国献出力量或者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结果天不遂人愿,在任摩逊大三的时候,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不得已之下,任摩逊只好离开北平回到了老家浙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出校园,明确志向回家之后的任摩逊很快从双亲离世的悲苦中清醒过来,在朋友推荐之下,他到了浙江的一所学校里教书,初为人师的种种感觉只有他自己明白,而这段教师经历也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但是平静还未驻扎许久,就又被另一种危机打破了。抗战爆发了,在同乡的介绍下,任摩逊到了广州的军工厂担任会计一职。任摩逊来到这里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大学时接受的教育和参与过的运动,早已在他的骨子里深深烙上了爱国两个字,在工作的这些年里,他一直在默默为抗战做贡献、组织讨论会、读书会等,用自己的能力在帮助着被欺辱的祖国。他的工厂由于战争原因,几经变迁厂址,这一年来到了贵州桐梓,在这里任摩逊的一生不仅被改变,他还遇到了自己的挚爱。

跟随工厂不断地迁移,这种居无定所的日子让任摩逊觉得有些许疲惫,当他来到贵州后,他决定在这里开始自己的教育事业,他选择这份事业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明白,“知识就是力量,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学习知识”。他自己不曾想到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在任摩逊34岁的时候,他在贵州遇到了农家女孩程远昭,并很快与她结为夫妻,那一年她17岁,同年10月,他们两个人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母亲常唤他的小名“非非”,这个孩子就是将来创立华为的任正非,任摩逊之所以给孩子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可以明辨是非,为社会做出贡献。在贵州,任摩逊先后在黔江、镇远、关岭、豫章等中学任教,桃李无数,后又升任为校长。然而校长的工资着实有限,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后全家两张大嘴、七张小嘴都要靠他们二人的工资来养活,日子窘迫。

特殊年代下的一家人随着时间推移,那个布满伤痕的年代来临,任摩逊被无情地丢进了黑暗的角落里,他失去了自己的教育工作,原本就微薄的薪水化为乌有,家里的条件越发艰难起来。“自古寒门多贵子。”这句话用在年少的任正非身上正合适。在他的童年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贫穷”二字。家里人多,被子不够用,只好两三个人合盖一床被子,而身下就是一层层的稻草。住的问题也算是解决了,吃才是最重要的,一家人里孩子偏多,又都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可别说营养均衡了,每天吃不吃得饱都是未知数。所以在任摩逊家里,实行严格的分餐制度,每个人每顿饭都是定量的,吃没了就是没了。虽然严苛,但他们一家人能活下来,也得归功于这种分餐制。任正非后来回忆说:“不是这样,总会有一个、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而更令人佩服的还是任摩逊的家教严谨,当时家里的粮食都是放在柜子里的,可孩子们就是再饿也不会去偷拿粮食。这种高度的自律体现在孩子们的幼年,也将伴随他们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环境如此贫苦,孩子们仍旧在乐观好学,任正非不负众望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面对着身边同学一个个为了让家里条件改善而放弃上大学的行为,任正非也动摇了。可他的父亲却对他说:“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这句话被任正非记在了心里,所以大学期间勤奋刻苦,收获颇丰。“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这句话被完完整整地体现在了任摩逊一家里。虽然家里的其他孩子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继续上学,但他们都长成了正直的人,他们团结互爱,成为了真正的兄弟姐妹。在任正非结婚时,兄弟姐妹们将凑的钱连同对哥哥的那份祝愿,一同送了过去。

春暖花开,终须一别在任正非最困难的时候,也是父亲给了他最大的帮助。那时候的任正非因为公司问题负债累累、婚姻破裂,只好跟自己的亲人们蜗居在一起。任摩逊为了帮他渡过难关,只能去买菜市场里最后没人买的便宜菜,吃的鱼虾也都是死鱼死虾。而他这样子只是为了帮儿子攒点钱,让他能有翻身的机会。万般无奈之下,任正非创立了华为公司,也正是这家公司,让任正非东山再起,名声大噪。而这背后离不开父亲的支持和家庭的帮扶。伤痕总会愈合,历史的伤痛也被治愈。任摩逊也终于再次被分配了工作,虽然他从校长变成了一名教师,可他仍旧兢兢业业,努力教学,无数孩子因为这样的好老师而改变命运。直到1984年,75岁的任摩逊才从岗位上退休。1995年,任摩逊与世长辞,享年85岁。尽管任摩逊已经驾鹤西去,但他对子女们的教育早已经深入他们的心中,让他们一生都有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与底线。

任摩逊经常说一句话“面子是给狗吃的!”这句话深深地影响着任正非的处世准则,使得他一直专注于技术与实力,而不是面子上的虚荣。在他的一篇文章里也写道:“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虚的,不能当饭吃,面子是给狗吃的。”这或许就是任正非给自己父亲最好的报答。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白驹过隙般的短暂,有的人被湍急的河水淹没了踪迹,而有的人注定成为这河水里闪耀发光的金沙。任摩逊的后半生都很清贫,但他最大的财富就是养育的七个团结的儿女和受他影响就此改写命运的学生。他们每一个都在努力的、或多或少地为社会做着贡献,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也是他们对任摩逊先生最好的交代。中国自古有古语“养不教,父之过。”这是说子女的言行都受到父亲母亲的影响,父母有着教养儿女的责任。而任摩逊与任正非父子的故事,就诠释了这种责任。无论家里再苦再难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底线,都要自律。都要时时刻刻的学习知识,努力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才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去改变他人的命运。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