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岭市大溪镇的唐岭脚下有个东瓯古城,这是台州地区迄今为止历史最早的古代城址,也是古东瓯国疆域内发现的唯一城址。更是被一些学者认定为东瓯王国的都城。如今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东瓯古城将温岭历史大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温岭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象征,更是温岭的骄傲。可谁又能知晓,东瓯古城这地方千百年来一直隶属于黄岩,本来也可以成为黄岩的骄傲。只是1949年东瓯古城所在的黄岩岩前乡划给了温岭,才导致了古城的隶属变迁。

我们从一些历史地图上可以寻踪而来,清晰地看到在当年的黄岩地图腹部有一块地方直接拱起突出,像一个大腹便便的肚子,和现在平直的地图边界完全不同,那时的黄岩县界直抵乐清界。这地方就是当年黄岩的岩前乡。岩前乡1951年改为寺前乡,1968年更名太湖公社,1983年置太湖乡(现已并入大溪镇)。

我们也可以从地方方志上看到东瓯古城的介绍,南宋《嘉定赤城志》有记载:“古城,在黄岩县南三十里大唐岭东(南)。外城周十里,高仅存二尺,厚四尺。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崇一十四级。上有乔木可数十围。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城东偏有偃王庙。”《舆地纪胜》《浙江通志》《台州府志》及各种《黄岩县志》均有上述的记载。《黄岩志》中专门开辟一节谈到东瓯王国的都治考,讲到东瓯古城原属黄岩县。《台州文化史话》一书中也注明了此地原属黄岩。

在今天我们还能在当地找到一些黄岩县的印迹。乐清有个三界村,温岭有个三界桥,这三界的来历,就是当年黄岩、温岭、乐清三地的交界处。而不是现在所见到的太湖山顶分水岭上的界碑。高速公路温岭西互通所在的良山村也一直未改名,在历史地图上也能找到当年属于黄岩的良山村。

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从天台到雁荡山,两次途经黄岩,都记载在《徐霞客游记》中“余与仲昭兄游天台,为壬申(1632年)三月。至四月二十八日,达黄岩,再访雁山。觅骑出南门,循方山十里,折而西南行,三十里,逾秀岭,饭于岩前铺。五里,为乐清界,五里,上盘山岭。”可以看出岩前铺属于黄岩,再走五里是乐清的地界。黄岩的岩前乡名字估计源于岩前铺,过继于温岭后一度改名寺前乡,无论是岩前还是寺前,我想都和如今的方山风景区有关,因为这周边方圆数公里内,有名气的大岩石和寺庙唯有方山才能担当。此地踞方山这块大岩石前面,亦在方山羊角洞诸多寺庙前,故而地名称之为岩前(寺前)。

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太湖乡(岩前乡)在太湖山山脊南侧,按现在分水岭区划规则,本就应该属于温岭。而古代交通极为不便,太湖乡居然要黄岩翻山越岭地去管辖,而不是温岭太平直路的更容易的来管理呢?在明代温岭从黄岩分出设县时没把太湖乡一并带走呢?

这其实和为了保障驿路的完整性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黄岩乐清捷径就是黄岩拉直线到乐清,这就要翻山越岭地跨过院桥的秀岭等山区。古代缺少车辆,全凭两条腿走路,绕行路桥、泽国一大圈费时费力,完全比不过走直线的秀岭方向性价比高。因此,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著名的官道驿路,沿途按照“五里一亭,十里一铺,三十里一驿”设置驿站站点,至今仍留下了“官驿巷”、“十里铺”等地名。此外,岩前铺、柏岙铺、大荆驿等古代驿站名字至今也有迹可循。

在古代一县之中,县令(知县)需要处理“户口、赋役、钱谷、赈济、给纳与平决狱讼诸事,统掌之”,就是说一县之内所有的大事小事都要县令去统管和处理,这“兼理驿事”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工作了,县令帐下设有“驿丞”这一正式编制,维护驿路畅通也是一任知县的头等大事。因此,为了保证驿路通畅和全线都处于有效、高效的管理中,所有的驿路就必须有完整性。黄岩境内最重要的就是“台温驿道”,是连接杭州至温州的干线驿道,相当于现在的国道线。如果这驿道中间数公里划给温岭,就造成温岭鞭长莫及不容易管理,而黄、乐两县驿道中间被分割又会造成道路不通,行书不畅,横插一杠,难以管理。为了保障驿路的完整性,就只能属黄岩,这样“台温驿道”一县接一县,才能连贯、持续、有效。

这和现在的交通的管理也是一致的。我们的高速公路、铁路也不是严格按区划管辖,而是以兼顾便利为方针进行了跨地域管辖。比如上海铁路局就管辖到河南、山东、福建一小部分的铁路线。南昌铁路局同样管辖到浙江的一小段铁路。他们都是按站点为基准进行管辖。高速公路同样的道理,非严格按照行政区划进行管理,而是按照高速公路出口为基准。如果按照行政区划对高速公路进行管辖划分的话,有些县高速公路擦边而过短短几公里甚至几百米,连个出口都没有,当地连进入高速的通道都没有,根本无法进行交通、公路养护等有效管理,所以只能按路段进行管辖。现在的各种职权已经全部细分,行政区划和专项管理可以区分开来。而古代全凭县令眉毛胡子一把抓。既然都是县令管,又要有效地管,就只能把土地置于一县之内,才能有便利性和完整性。那么太湖乡被留在黄岩就顺理成章了。

就像古代海门、江口的灵江两岸都属于临海县管辖一样,都是为了便利性、完整性。虽然这两地实际距离距黄岩近而临海,但是归于临海就可以把整个灵江流域都置于一县之中,全流域上下可以通畅无阻有效治理。即使是现代社会,依旧遵循着这个道理。为了方便管理,太湖水域全给了江苏,嵊泗列岛全给了浙江。这样整个太湖都属于江苏省管,杭州湾上的所有海岛都给浙江省管,做到协调统一步伐一致。河南和山东本来在黄河两岸犬牙交错,为了防汛需要,便于统一管理,才有了黄河南岸全划给河南,北岸全给了山东的措施。

基于有效管理的目的,所以当年的太湖乡在明代成化年间温岭从黄岩划出后,仍隶属于黄岩,而不归温岭。只是1934年杭温公路正式贯通之后,受地形影响,有着“盘山盘半日,绣岭走半年”俗称的秀岭山地不适合建造盘山公路,被强行绕行了,转而开辟了经由路桥、泽国较容易筑路的平原地带通行。导致了院桥及太湖乡直接变成了交通末端,地位一落千丈,原来热闹的驿道也成为人迹罕至之地。再加上温岭大平原地带缺少水源地,迫切需要修建水库灌溉庄稼,这些就导致太湖乡自然而然地划给了温岭,也让黄岩的东瓯古城成为了温岭之地。

虽然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至今这些地方还留有黄岩的些许烙印。比如大荆的方言更接近黄岩腔而不是太平话,风俗中国粹的玩法也是黄岩的十三张牌搓“铲”,而不是温岭的十六张番花。

如今,只能眼馋人家的东瓯古城。要是换成今天,我想黄岩肯定不乐意把太湖乡划给温岭的。但是没有办法,我们连路桥也保不住啊!

最后感谢网友赠予《黄岩志》等书籍,使我能更了解黄岩的历史,感激不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