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卒中已成为全球人类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和主要致残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卒中患者因应激性高消耗、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营养不良发生率可高达62.0%。

营养不良是急性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急性卒中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早期识别与纠正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可预防衰弱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卒中患者病死率。

常用营养评估量表

1.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分≥3分,需要进行营养支持

2.微型营养评估——MNA-sf

3.主观整体评估——SG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重症营养风险——NUTRIC

营养治疗

研究发现,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宜尽早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可降低肺内感染、压疮及肺炎发生率;对于合并有胃肠道功能障碍者应选择肠外营养治疗,并视患者胃肠道功能情况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治疗,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和营养状况的改善。

与创伤性脑损伤、败血症或烧伤等其他危重症患者不同,卒中后急性期患者并不会处于非常高的代谢状态。卒中发生后的第1周,基础能量需求仅比非疾病状态时增加7%~26%。与缺血性卒中相比,出血性卒中患者静息时的能量需求略有增加。肠壁的完整性取决于肠系膜的血流和肠腔内营养物质的存在。

卒中患者空置肠道可能会导致肠绒毛和隐窝迅速萎缩,肠壁通透性增加,致病性肠道细菌经肠壁易位,所有这些过程最终都会导致败血症风险增加。卒中后食物摄入不足的患者也会迅速丢失肌肉组织。因此,应尽早对卒中患者进行营养治疗。

1.饮食营养支持治疗

卒中患者的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为提供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对于能自主进食的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能有效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

推荐能量按每天30~40 kcal供给,其中碳水化物以谷类为主,总能量>55%,种类应该多样化,粗细搭配。蛋白质每天摄入 1.5~2.0 g/kg,其中动物蛋白质>20 g/d,以鱼类、家禽、瘦肉等含脂肪少且蛋白质高的为主,豆类每天>30 g。脂肪摄入应小于总热能的30%,其中胆固醇应<300 mg/d。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动物油脂,以及动物的内脏等应少吃或不吃。对于超重患者脂肪应小于总能量的 20%,胆固醇小于200 mg。

2.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研究表明,20%的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可能需要肠内管喂养,8%的患者需要长期(超过6个月)肠内管喂养。存在吞咽困难、昏迷和营养不良的急性卒中患者推荐使用肠内营养。
一项meta分析对14项研究共5 824例卒中患者进行的分析显示,入院时营养不良和吞咽困难会增高卒中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因此,在胃肠道功能耐受的前提下,重症卒中患者应尽早选择肠内营养,24~48 h内开始肠内营养,可减少颅脑损伤患者和内科ICU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如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昏迷、严重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代谢紊乱,则应及早开始肠内营养。对于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而言,与暂缓或延迟管饲相比,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有助于保持肠道功能完整性,防止肠道通透性增加,降低全身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风险,进而降低病死率。营养性喂养(10~20 ml/h)可能足以防止肠黏膜萎缩。下表为相关指南对肠内营养启动时机的总结↓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相关推荐

  • 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应定期监测胃残余量;如果胃残余量较大(>250 ml),应考虑调整肠内营养方式,如改变置管位置、降低喂养频率、换用喂养途径或停用肠内营养(证据C,强推荐,96%)。

3.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当卒中患者由于胃肠道功能受损,患者经口或管饲无法满足其营养需要时,可以通过肠外营养来满足。肠外营养的应用可以避免患者长期禁食影响临床转归。适当配合肠外营养治疗,可以减轻各脏器功能损伤。但研究显示,在死亡率、功能结局和住院时间方面,肠外营养并不明显优于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