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一天,北京一家医院病房外面,一家人正在激烈地争论着,王振龙的老伴儿说道“你们还小,捐肝这事儿得我来”。

大儿子王亮说道,“妈,作为老大,我不能让您老冒这个风险,还是我来吧”。

二儿子一听不乐意了“你虽然是哥哥,责任也很重,孩子也小,我没有对象,捐献的话还是用我的”。

不一会儿,医生拿着配型比对报告走了过来,他对争得面红耳赤的几人说道“别争了,你们三个的配型都没有成功,王建龙血型是O型,而你们都是A型,不符合捐献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医生如此说,三人显得十分气馁。

医生说“你们再去问问其他亲属吧,目前来看最好是亲属捐献,成功率会高一些”。

在一旁的王亮妻子张建霞听后,自己偷偷在医院也进行了化验,随后她拿到了化验结果:匹配成功,她的血型是O型。

张建霞立刻找到了婆婆,对她说,“我配型成功了,不行捐我的肝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婆婆惊讶地看着张建霞,却摇着头“怎么可以用你的,不行!”

张建霞认真地说道“妈,既然我的肝合适,那就由我来捐吧,让大夫尽快安排手术”。

婆婆依然不同意,“不行,你嫁到我们家没享几天福,我怎么能再让你受这样的苦!”

谁知张建霞意志坚定地说,“你们既然拿我当一家人,现在公公有生命危险,做儿女的怎么能够贪生怕死,你不让我捐的话,就是不把我当作一家人”。

“闺女,你知道我们的,就算你捐了,你父母如果以后知道了,也一定会怪我们的”。

“我的身体我做主,就这么决定吧,爸的身体已经不允许我们再等下去”,听到张建霞如此说,婆婆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建霞1982年出生在河北省行唐县,行唐县是我国著名的贫困县,张建霞家庭条件也很艰苦,可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一直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张建霞从小乖巧懂事,吃苦耐劳,张建霞一直都帮家里干活,出门时也落落大方,遇到谁家有困难,她都力所能及地帮助对方,邻居们对她都赞誉有加。

张建霞中专毕业之后在石家庄找了一份工作上班,由于长得眉清目秀,脾气又好,同事纷纷给她介绍对象,其中一人便是行唐县的王亮。

王亮与张建霞年龄相仿,有相似的经历,两人还是老乡,思想十分相近,两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很快谈起了恋爱。

行唐县距石家庄有一段距离,张建霞和王亮一直保持着异地恋,随着两人感情的升温,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建霞果断辞去了工作,返回了行唐县。父母很不理解,毕竟张建霞好不容易到了大城市,再回到乡里吃苦让他们十分痛心。

对此,张建霞却看得很开,她说“我的爱人在哪里,我的家就应该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

2004年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温柔贤惠的张建霞一分钱彩礼都没有。

当时公公婆婆在行唐县开了一个小小的旅馆,靠着这个旅馆生活有微薄的收入,看到儿子大了,他们也没有精力管理这个旅馆,于是将这个旅馆交到儿子王亮和儿媳张建霞手中。

在两人的手中,旅馆的生意好了不少,两人的感情也如胶似漆,幸福温馨。

2006年张建霞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在张建霞坐月子期间,婆婆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的身体,把张建霞当成亲生闺女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了月子,张建霞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公公婆婆帮着照顾孩子,张建霞和丈夫打理着小旅馆。

一般来说,儿媳与婆婆长期住在一起往往会产生矛盾,可在家里,婆婆对张建霞却总是十分地温柔,张建霞也把婆婆当成亲生父母一样,一家人关系非常融洽。

就在婆婆以为幸福生活马上就要到来时,一场噩耗突如其来。

早在2006年秋收的时候,公公王振龙在田里劳作时就感到头晕恶心,当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你这是肝硬化,回家得好好休养”,随后医生给王振龙开了很多的药,王振龙开始了长期的服药过程。

2007年5月,51岁的王振龙脸色发黑,四肢无力,妻子看到王振龙状态不对,立刻带着他前往石家庄的医院进行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查完身体之后,医生告诉了他们一个不幸的消息“你患上了肝癌,不过幸亏是早期”。

听到这个噩耗之后,婆婆难以接受,不过她随即表示“不管花多少钱,我都一定要给他治病”。

为了进一步确定病情,一家人将王振龙带到了北京医院进行检查,当时医生告诉他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病情并不乐观,唯一可以救他性命的方式就是尽快进行肝移植手术,癌细胞还处于早期阶段,如果尽快接受手术,还有存活的希望”。

一般来说肝移植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移植体的10年存活率能达到70%,这是最有效解决目前状况的方式。

不过肝脏移植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并且还需要专门配型,只有配型成功的人才能进行肝脏移植,为了确保手术成功率,最好是由亲属进行移植。

不过,王振龙一家人配型都失败了。

王振龙妻子根据医生的建议,带着儿子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拜访了所有的亲戚,可亲戚们看到她都显得格外抗拒,不管她怎么求他们,他们态度都十分冷漠,问道“我如果捐了,你们能保证我的身体完好无损吗?对我的健康有多大的影响?”

王振龙妻子根本无法回答,捐肝并不是一件小事,未来发生什么样的情况都不好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王振龙一家人都十分焦虑,每拖一天,肝脏移植的风险就大一点。

就在此时,张建霞提出了捐肝的想法,面对她的提议,不仅婆婆和儿子坚决予以反对,公公得知后,也是一口的拒绝“咱们家的儿媳不是来受罪的,而且你还有孩子,孩子还小,万一在捐肝过程中出现了什么三长两短,我怎么跟我的亲家交代,这病就算不治,我也不能让你捐肝”。

王亮看到张建霞和父亲如此坚决的,他也左右为难,一方面希望得到妻子的捐赠,救父亲一命,另一方面又害怕妻子的这一举动会有危险,这让他心里很不好受。

当天晚上,张建霞做起了丈夫的工作,“爸的病真的拖不起了,我既然配型成功了,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拖着不治,你一定要跟我一起做爸妈的工作”。

面对妻子坚决的态度,王亮一口答应“你愿意救我父亲,我一辈子都感激你,你说啥我都听”。

第二天,张建霞又来到病房开始劝说婆婆“妈,自从我嫁到咱们家以来,你一直把我当做亲生女儿,现在爸有难了,我怎能见死不救,只要他还有希望,我就一定要尽自己的全力为这个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王振龙的身体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医生也建议尽快寻找到肝源,否则病情再拖下去,手术的成功率也会随之下降。

最终,婆婆在万般无奈之下松口同意,接受儿媳的这个想法。

在手术前,张建霞特意回了趟娘家,她想再看看父母,却没有告诉他们自己要捐肝救爹。

在医院,医生告诉张建霞“一般来说,我们捐赠肝脏的极限是66%,可是由于你公公的特殊情况,这次捐献必须要割下69%的肝脏,这个量已经超过了正常的用量,可能对身体有一定的损伤,你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

听到医生的讲解,张建霞没有任何的迟疑,她坚定地说地“不管怎样,我都是要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又提醒道“肝脏切除之后很可能无法恢复正常的大小,你一定要考虑清楚,只要在手术之前,你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跟我们沟通”。

张建霞点了点头,说到“知道了,谢谢”。

对医生来说,他们见到的捐赠者大部分是患者的亲属,很少见到儿媳主动提出捐款,并且如此意志坚定,医生对张建霞投去了鼓励的眼神。

在手术之前,张建霞还安慰王振龙,“爸,医生说肝脏切了之后都能长回到原来的大小,你不要担心,过一段时间我的肝脏就会长回来的”。

听到儿媳如此说,并不知道实情的王振龙笑着点了点头。

这场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王振龙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排异反应。

张建霞被推出了病房时,由于失血过多脸色苍白,王亮一直在医院照顾着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张建霞身体非常强壮,可在捐完肝脏之后,她身体变得异常地虚弱,每天昏昏沉沉无法下地走路。

没过多久,不知道什么原因,术后的导管从胆管中脱落,胆汁流了出来,当天晚上张建霞就开始高烧,差点引起腹膜炎,胆汁腐蚀了周围的肌体,让张建霞十分痛苦。

由于无法进行二次手术,因此只能往腹腔里面输入生理盐水进行消炎。医生又在她肋骨中间插了一根导流管,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消炎,不过由于判断失误,这根导流管恰好插到了肋间神经,一股钻心的疼痛让张建霞苦不堪言。

公公和婆婆看到儿媳受着如此的罪,心里十分的愧疚。

不过张建霞已经咬着牙说到“没事的,我很快就能好起来”。

在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张建霞没有再发生其他的情况,医生让她回家继续休养。

由于婆婆要照顾公公,王亮还要照顾旅馆,所以张建霞想要回娘家,让妈妈照顾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她回到行唐县时,建霞割肝救爹的事迹已经在当地广为流传,甚至传回了张建霞父母的耳中,回到家时,张建霞的母亲看到张建霞,竟然伤心的哭了整整一个晚上,她无比的心疼,又无法对女儿发脾气,于是把所有的怒火都冲向王亮,将他赶出了门,并放言“以后不准王家人再进门”。

后来张建霞安慰到母亲,“这是我自己做出的决定,你不要怪他”,在张建霞的劝说中,妈妈才终于原谅了王亮。

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并不轻松,张建霞平时一口气就能上楼,此时要十几分钟,几步台阶就要歇一歇,就连正常的开关门都耗尽她所有的力气。

有一次,王亮着急出门把一捧豆角塞到了张建霞手中,可这捧豆角却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将身体没有完全痊愈的张建霞压得透不过气来,她感觉马上就要晕倒。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张建霞的捐赠,公公成功地活了下来,张建霞也被公公和婆婆宠上了天,他们不再让张建霞干任何活,把她当成了公主一样宠爱

由于肝脏移植手术掏空了所有的家底儿,张建霞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就立即投入到了旅馆的运营过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建霞借款对旅馆进行了一番装修,随后两年在张建霞和王亮的经营下,旅馆生意有了大幅的提升,他们将这些钱一部分拿来还了外债,另一部分则给公公继续养病。

婆婆每天都在照顾着这个家庭,不仅照顾着王振龙,还照顾着孙子,每当张建霞给她打钱,她总是分成两半,一半给王振龙买营养品,一部分给儿媳补充营养,一家人十分的温馨。

2008年10月,行唐县当时评选“十大孝子”,张建霞的邻居告诉了她这个消息,让她报名,可张建霞却笑了笑,“我捐肝是为自己的家人,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名声”,所以她拒绝了。

后来热心的邻居跑到了文明办,将张建霞的名字填到了推荐名单上,行唐县的工作人员了解了张建霞的事迹之后,专门登门拜访了她,他们做起张建霞的思想工作,最终张建霞勉强同意了进行十大孝子的评选。

结果不出意料,张建霞的事迹感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她以高票当选行唐县十大孝子,成为了当地的道德模范,随后他又被推荐到省里参加评选。

一路下来,张建霞获得了“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十大孝心人物”等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荣誉,张建霞十分的低调。

王振龙在肝脏移植之后恢复得非常好,一家人都以为他度过了难关,可是在2010年,王振龙身体突然因为二次肝移植引发了真菌感染,经过医治后依然无效,最终身亡。

王振龙去世之前,他握着张建霞的手,再次对她表示感谢,同时叮嘱妻子,“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张建霞”。

听着王振龙的叮嘱,张建霞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她认为自己一切的行为都是值得的,虽然没有救回父亲的性命,但她已经尽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建霞亲生父母此时态度也早已缓和,他们知道女儿做的选择是正确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虽然亲家还是去世了,但是如果再过一次,他们也会支持女儿的这个选择。

公公过世之后,张建霞每天都陪着婆婆一块儿聊天儿,陪她出去散步、逛街、旅行,在张建霞的陪伴下,婆婆很快从悲痛中摆脱出来,变得积极阳光,也对张建霞越来越好。

2012年王亮弟弟准备结婚,张建霞体谅他经济上有困难,主动提出把旅馆送给弟弟,这个决定所有人都感觉不可思议,最终张建霞告别了她经营已久的旅馆。

王亮弟弟结婚时,张建霞里里外外帮着张罗,和妯娌处得像亲姐妹一样,两人的衣服都买的是一模一样。

对于张建霞的行为,很多网友给予了肯定,社会应该倡导爱老敬老的风尚,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更应该宣传中华传统的这种美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有一部分网友却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虽然张建霞行为非常地感动,但是如果换做自己,可能不会这么做,毕竟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捐肝如果真的发生意外,对于三个家庭都受到伤害,那时一岁多的孩子又将怎么办呢?

后来,张建霞的事迹被当地民政局了解后,经过集体决议,决定为张建霞安排一个职位,属于事业编制。

自知学历不高的张建霞对于这份邀请予以了拒绝,可是面对周围的不少人的劝说,张建霞后来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

她投身社会公益活动中,把所有的工资都用来接济县里的穷人,遇到孤寡老人,她也会热心主动地帮忙。此外,她还积极地传播正能量,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她说“国家给了我荣誉,我一定要担得起这份责任”。

有记者采访张建霞“你是否对当年捐肝救爹的行为有过后悔?”

她说“尽管公公不在了,但是我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至少让他在我们的身边多留了几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迄今为止,行唐县的人,只要提起张建霞,无不对其交口称赞,她没有辜负百姓的信任,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对待所有人都非常的真诚。

大家对张建霞捐肝的行为又是何种感想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