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迎接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全年。我们政协委员应该怎么做,成为委员最关注的话题。
民主监督作为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近年来,自贡市大安区政协委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监督工作形式,丰富监督工作内容,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民主监督实效,为推动政府科学决策、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改“要权监督”为“民主监督”,推动监督理念转变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特色和优势,民主监督的主体是政协委员。一些新当选的委员对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和定位把握不准,要求赋予政协委员一些强制性权力,像人大、政府一样有约束力的权力来开展监督,这样政协监督才能有威信、有地位。针对这一问题,政协应积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改“要权监督”为“民主监督”,不断推动政协委员转变监督理念,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实践证明,只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准确把握民主监督性质定位,提升委员政治理论素养,营造民主监督良好氛围,政协的监督工作才能有声有色、富有成效,才能保证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
二、 改“挑刺找茬”为“推进工作”,推动监督内容转变
政协民主监督的目的是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一些政协委员对民主监督内涵理解不深,目的把握不准,总认为民主监督就是“挑毛病”“找问题”“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说白不说、说了也无所谓”,致使监督工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党委政府造成许多麻烦。针对这一问题,政协应改“挑刺找茬”为“推进工作”,重点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开展民主监督,增强政协民主监督实效。一是问诊把脉、建言献策。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针对产业特色不鲜明、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政协通过调研及时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二是解疑释惑、出谋划策。在调研营商环境过程中,对概念不清、指标体系不明、工作指导不利等问题,政协要针对短板指标提出对策建议,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议,为各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党委政府形成营商环境体系,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三是添砖加瓦,推进工作。针对经济发展不足等现状,政协要多听各方意见,理清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及措施,提出有效措施。
三、 改“强制监督”为“协商监督”,推动监督方式转变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以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协商是方式和原则,监督是手段和途径。政协应每年选择3-4个部门开展民主监督评议,通过召开动员会、视察重点工作、开展测评等形式对部门进行监督评议,致使部门疲于应付,曾经出现政协前面监督,后面部门领导班子被调整,部门对政协监督有抵触情绪,认为政协 监督就是给部门“找茬”。针对这一现象,政协应改“强制监督”为“协商监督”。一是寓监督于协商之中。每年与党委政府共同研究确定协商议题,政协主动与部门事先沟通协商,共同确定监督事项,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二是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日常调研视察过程中,发现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部门反馈,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增进了相互信任,扩大了政协影响力。三是寓监督于参与之中。政协应在调研视察中发现民生实事,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四、 改“分散监督”为“集中监督”,推动监督机制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要尊重和保障委员民主权利,完善委员联络机制,健全委员联络机构,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协委员相对分散、界别多、领域广,往往以个体为单位从事监督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政协应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创新提案办理、委员联系基层工作、协商调研视察等机制,把委员集中起来开展民主监督,形成合力议大事、办大事,推动“分散监督”向“集中监督”转变。一是创新提案办理机制。组织委员通过提案视察和提案面商,全程参与提案督办,扩大委员对提案的知情面和参与度,增强委员民主监督的主动性。二是创新委员联系基层工作机制。改变过去委员联系基层工作由“委员定期接待群众制”向“参与主题实践活动制”转变,突出了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三是创新协商调研视察机制。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协商调研视察课题,根据课题和委员专业特长配强调研力量,提前将议题告知委员,让委员有充足的时间精心准备发言,针对议题切实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让委员在发言中体现自身价值。
只要把握好问题导向,广开言路,本着“帮忙”的态度进行监督,党委和政府部门不仅能听,而且听得进去,并采纳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民主监督就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自贡市大安区委统战部 李明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