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但凡敢劝人买房的,多少都有那个大病。

网上时常会有网友劝诫“就凭楼市现在这个烂样,真的是时不我待”。

别说,这句话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1. 我国出生率迎来自1949年以来新低,降至1062万,1.15的总和生育率水平,已经掰不过发达国家。

2. 2021年住房套户比1.09,一户家庭拥有多套房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3. 进入2022以后,商品房待售面积一度达到5.7亿平方,创下近5年来新高。强调“待售”顾名思义,就是卖不动了。

像鹤岗、乳山等地区,房价一度跌破千元,降价热潮也正在慢慢助推房价下跌。

这样的案例,估计再讲一天都讲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不景气,曾经热火朝天地“买房时代”早已进入“至暗时刻”。

许多人还在打肿脸充胖子,认为房价还会回来,但这种幻想估计很难再照进现实。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出现了!

今年3月份,北京二手房市场成交总量环比上涨超过90%,达到了1.58万套。

进入4月份以后,北京多个板块成交量更是陡然上升。

所以去年那些却北京人买房的人,不是有病,而是在让大家抄底。

当然北京与鹤岗完全是两个概念。

中国总共有663个城市,有几个鹤岗这样的城市不知道,但北京只有一个(上海在整个4月份刷新了国人的认知,不参与评比)。

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有着千差万别,但呈现“鹤岗化”与“都市圈化”的城市,占比大致为8:2。

你劝别人在80%的城市买房,说白了就是在给人挖坑,但20%的楼市依然能够保持活力,毕竟实力就摆在那。

在这些城市的“硬实力”中,人口无疑成了竞争中的关键要素。

根据人口情况来买房,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2021年3胎开放,想再冲冲人口红利,结果呢?

来看一下排名前三的人口大省,估计就能一目了然。

河南、山东、广东在10年前新生人口分别为121万、110万和109万,2021年呢?

分别是79.3万、75.04万和118.31万。

除了广东以外,河南和山东的新生人口只剩70来万。

现在是什么情况?

生三胎花销太大实在养不起,接二连三的疫时代,生意越来越难做,没有多余的钱用来养育三胎。

现在养育小孩比奢侈品消费还要奢侈。

所以,出生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量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微弱,更多的是一个城市的人口流向另一个城市。

这些年对外人口输出,河南省功不可没,但人口流出达到了64.33万,确实有些多得过头了。

没办法,河南虽然不缺知名企业,但薪资待遇却提不上来,这也是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

虽然人口流出已经达到60万以上,但今年河南省高考人数依然排名全国第一,达到了125万,不过许多稍微富裕点的家庭,都会选择将孩子送到省外读大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北京也在人口净流出的名单中,不同于河南的是,这是一种“疏解”,是政策导向所致。

批发市场、零器件加工厂转移到环京城市,而许多央企国企也纷纷转移到了雄安新区。

一批批热血青年走进来,一批批中年人不堪重负选择离去,无论是家庭资源也好,还是工作能力也罢,这些都将成为这场优胜劣汰中的筹码。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在一场疫情之后,好像真的睡醒了。

2021年以常住人口1346.89万、流入人口120.12万排名全国第一。

在那段时间,其他城市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武汉到底有多难。

整整两个月,武汉一直都在扛着压力前行,但武汉人几乎没有一句怨言。

疫情发生之后,汽车、光电等产业迅速发展。

2021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增速都分别突破12%,达到了6208万亿与1.11万亿,掌握了经济的密码,人口自然能留得住。

一方面,迫于一线城市过大压力,另一方面武汉的房价更贴合实际,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就选择留了下来。

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也因此被激发出来。

再来看,“东北鹤岗化”的第一站有没有可能会是河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石家庄、唐山,去年人口净流出分别为13.6万、3.68万和2.1万。

产业结构从节能减排之后,工业发展开始走下坡。

河北也在积极努力地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但前提是留得住人才。

但人才呢?被北京更为利好的人才政策虹吸走了。

北上广深同为超一线,但广州有小鹏,能带动肇庆一带发展;深圳有华为,东莞地区也能一起带动。

而北京更多是依托金融与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城市联动的作用并不强。

但北京的人口虹吸力,就连天津都招架不了。

建国初期,北京第一天津第二,就连上海都望尘莫及,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天津还是全国第三的存在。

现在呢?

天津已经跌出前10,大多数年轻人都会选择进京发展,只有实在待不下去的,才会回到天津。

城市经济促使人口流入流出,人口又能具体反映到房价上。

天津这几年房价明里暗里地一直在下跌,去年通过利好举措准备触底反弹,结果经过一场疫时代洗礼后,除了极个别学区房还在岸上再,其他基本都还在水里待着。

石家庄呢?

北京、天津加上雄安新区,石家庄还会有多少存在感?

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好像就剩“京”了吧。

说白了,读懂了人口流动的趋势,才能真正掌握楼市。

“鹤岗化”仅仅是个雏形,短期内或许不可能实现,但保不准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股潮流。

有些城市太流于表面,经历疫情洗礼后便被打回原形,城市经济支撑力下降,人们就只能迁往其他城市发展。

一来一走就有了差距。

所以,想要买房的人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所在城市,人口流入还是流出?经济向上还是滑坡?

专家说长期看人口,但在我看来短期才应该看人口。

刚不刚需无所谓,把钱放在该放的地方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