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呆爸第559篇原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一叶扁舟

大家好,这里是阿呆爸育儿。

最近,网络上的一则新闻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一名女教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穿了一套无袖的孕妇装,被家长拍照举报给了学校,理由是衣着暴露。

接到家长的举报后,学校马上对这名教师进行了处理:全校通报批评,认为教师“衣着暴露,师风不正”,还给予了她年度考核不及格的评定,扣除了所有的年终绩效,责令她三年内不得评优评先。

但从曝光的照片看,这名女教师的着装确实有些“透视”,可无论如何也上升不到师德败坏的地步啊!

更何况,老师挺着肚子教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学校觉得教师的衣着不妥,提醒一下也就罢了,何必要上纲上线,给这么重的处罚?

这样的举动,不仅让这名勤恳的教师寒心,也足以让天下所有的教师寒心。

01.

可令人无奈的是,在生活中,各种上纲上线、矫枉过正的事件屡见不鲜:

2021年,浙江宁波市的一名家长向教育局举报,原因是教师利用暑假,给自家孩子补课!家长还提出要求:必须立法禁止教师给自己的孩子补习,否则有违教育公平!

2021年,上海一名教师在朋友圈里发数学题目,不料被其他班家长举报,认为教师的做法会加剧教育内卷。

2020年,河南一名小学教师把孩子默写古诗的成绩发到家长群,被家长告到了县教体局,致使老师引咎辞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更离谱的:

安徽一名老师因为惩罚打架学生,反被学校处分;

山东一名老师因为用书拍打了上课说话的学生,被拘留了5天。

除了对一线教师上纲上线,就连教材问题,也渐渐有了矫枉过正的现象。

还记得之前的毒教材事件吗?

死鱼眼、露下体、掀裙子……这些不堪入目的插画公然出现在孩子的教材里,引起了引起了全民激愤。

也正因如此,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纠错潮”。媒体、教师、家长连翻上阵,揪出各类儿童读物的种种问题。

这本是好事儿,可随着事情发展,“纠错潮”的方向渐渐走偏,开始变得矫枉过正、上纲上线。

有网友指出,《新华字典》里“玩弄”一词的解释里出现“戏弄女性”的字眼,是属于不雅词汇,而且有歧视侮辱女性的嫌疑。

可问题是,字典里展示的是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字,如果说“戏弄女性”是不雅词汇,那比这更不雅的词汇多的是,难道还要出一个“洁本”供孩子使用吗?

再说“玩弄女性”的解释是在歧视女性,就更莫名其妙了。由于种种原因,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玩弄女性”的恶劣行为也比“玩弄男性”多得多。既然它是常见的恶性问题,就应该收录到字典中引起所有人的警惕,而不是一味用删除来粉饰太平。

无独有偶。

贵州一名教师对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提出了质疑:认为初中语文书课后选用的行楷生字词示范字,存在着书写不规范的问题,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行楷本来就是中国传统字体之一,因为书写的流畅和美感颇受人喜爱。

初中生本来就已经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即使教材里出现行楷示范字,也不至于让孩子认错,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书法美感、提高写字速度,这又有何不可呢?

除了对教材上纲上线,就连儿童读物、动画片也受了牵连:

有家长向当地的广播电视局举报:动画片《菲梦少女2》存在价值导向问题,原因是主角的头发被染成了五颜六色。

还有的家长举报《喜羊羊与灰太狼》,原因是孩子看到狼追羊就会模仿,造成危险。还有,故事中的红太狼经常用平底锅拍灰太狼,会给孩子埋下家暴的隐患。

就连《小猪佩奇》都有人举报,原因是因为孩子看了之后会学习佩奇跳泥坑,还会叫爸妈为猪爸爸、猪妈妈,太不尊重父母。

总之,举报原因千奇百怪,令人瞠目结舌。

不禁想问,现在上纲上线已经成为制造网络热点的不二法门了吗?整天举报这个,下架那个,就真的能还孩子一片净土,让孩子健康成长了吗?

02.

人教版插画固然该骂,一些教师的违法违规现象也值得投诉,毕竟犯了原则性的问题。但“纠错”也要适度,矫枉过正最终只会害了孩子。

对一线教师上纲上线,只会换来一个看似“宽容随和”,其实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网络上流传的“佛系教师”引起了热议。

这些“佛系教师”对学生不打不骂,也不评职称,上课态度温柔,不发脾气,下课了也不会联系家长。对孩子心止如水,没有热情,更不会惩罚。

为什么教师队伍里会涌现这么多的“佛系教师”?这跟家长的上纲上线有着很大的关系。

试想,如果家长把老师当成敌人,抓住一点错处就动辄投诉;如果家长过分玻璃心,教师一惩罚孩子,家长就要举报老师。那么试问,天底下还有哪个老师会多管闲事呢?

久而久之,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就会对孩子的各种错误行为“视若无睹”“高抬贵手”。孩子的错误无人批评,就会变本加厉,变得无法无天。

而另一方面,对教材及儿童读物的矫枉过正,也贻害无穷。

如果说《新华词典》里的“戏弄女性”是不雅词汇,那《红楼梦》岂不是成了色情读物?那《背影》里不是也存在着违反交通规则的问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更是通篇都是暴力情节……

如果我们真的将儿童读物中带有负面、灰色的内容全部删除,就等于把孩子放到一个“绝对无菌”的环境中。

可是,教材和儿童读物里没有负面内容,现实生活里孩子就接触不到吗?孩子若是能接触到,不也一样会受到影响吗?

事实上,在书籍里出现一些负面的内容,如果老师、家长能加以引导,反而能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就拿《新华词典》一事来说,曾有一线教师在微博上愤怒地指出:班上一位11岁的男孩在看到“戏弄女性”这样的词汇时非常生气,认为这太过分,太不尊重人了。

其实,能让11岁的男孩看到这世界上还有不尊重女性的事情存在,这不正是这个例词意义所在吗?如果此时教师能加以引导,不正好能帮助孩子树立尊重女性的正确三观吗?

03.

对教材的内容吹毛求疵,对老师的种种行为上纲上线,企图打造一个净化的无菌世界,这绝不是爱护孩子的正确举动。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既保护孩子免受伤害,又不至于矫枉过正?

在这里,给家长们提出几条建议:

  • 打开格局,正确看待孩子所接触的东西

作为家长,我们要把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用更宽容、客观的态度看待孩子所接触的东西。

孩子是活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活在无菌的真空里。如果老师有一点错处,家长就投诉;读物有一点争议,家长就举报,那么很可能会误伤优质教师,儿童文化也不再有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态势。

久而久之,教师在教育时越来越束手束脚,孩子的读物越来越千篇一律,我们的孩子又如何能全面发展呢?因此,家长应该打开格局,不要在细节上吹毛求疵,更不应矫枉过正,上纲上线。

  • 正确看待教师这一职业

虽然我们常说,老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老师也是人,不是圣人。

既然是人,就可能说错话,办错事。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仅自己要理性客观地看待教师的种种做法,也要教会孩子尊重老师,但不要盲从老师。

如果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方法有质疑,我们可以私下与老师沟通,而不是一上来就上纲上线地投诉和举报。

其实,这也是孩子学习如何处理分歧和矛盾的好机会。今天,孩子目睹了我们如何处理与老师的矛盾,明天孩子也能学会用和平的方式处理和老师、同学乃至于领导、老板的矛盾。

  • 筛选并引导孩子思考各类儿童读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面上的儿童读物数量大大增加,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有含性暗示、暴力、价值观不正确等负面内容的读物。

因此,所有要给孩子阅读的读物,包括孩子观看的动画片,家长都应该提前阅读,或者在网上查一查评分和网友们的评论。一些价值观不正确的读物,家长应提前筛选,及时举报。

如果某些读物中含有个别有争议、但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这样做既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树立孩子的正确三观。

其实,即便是很多经典的儿童读物,也存在着争议性的问题。

比如:《海的女儿》里的美人鱼,为了一个只看过一眼的男人,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这样做是否值得?

白雪公主不设防地吃下陌生老婆婆递来的苹果,是否太过缺乏安全意识?

你看,每个故事中争议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我们和孩子讨论的话题,也能成为我们培养孩子三观的“活教材”。

自从“毒教材事件”发生后,全社会就掀起了深挖“儿童不宜”的网络狂欢。

可事实上,矫枉过正的做法不仅无益于孩子,而且会让孩子变成“娇惯的一代”。

点亮【在看】,纠错要适度,矫枉别过分。愿我们都能用更平和的心态对待教育,多点宽容,多点引导,愿我们都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积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作者简介:扁舟,一手教书育人,一手专栏写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