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成绩公布后再忙报志愿,面临四个困难,送你一个妙招建议,这些误区希望各位家长不要犯同一样的错误。50%以上的家长认为,填报志愿是高考分数出来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孩子该考试考试,家长该工作工作,不需要为此操心。

可事实情况是,数据太多、时间仓促、心里没底、专家没空,这四大原因导致你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很有可能以失败而告终。今天王老师就来讲讲,为什么出分再想填报就迟了,正确的方式又是什么样的呢?

困难一、数据太多

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大学就是去一所大学,学一个专业,看起来似乎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容易被人忽略的是,这一所大学是从适合你分数的几十所大学当中挑选出来的;这一个专业是从你能够报考的上百个专业当中挑选出来的。这么一看,似乎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

这就好像你们一家三口乘飞机到西藏去旅游说起来很简单,但如果你想坐火车、你爱人想开汽车、你们的孩子想坐飞机进藏,该如何选择就变成了一件难事。

有些孩子的选择相对简单,他们只需要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当中挑选一所就可以了。只要分数到不了清华北大,你就要面临多元选择。分数略低一点的,究竟是选择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还是浙江大学呢?再低一点的,是选择地域略偏的C9,还是发达地区的普通985呢?

分数越低,做选择题的时候选项就越多。高考分数只够填报本科二批,甚至是专科高职,那就要在几十上百所院校里面做选择。等到分数出来你再做功课,三天三夜不睡觉,你也很难下定决心做抉择。常见的现象反而是直到动手填报志愿的那一刻,一家人还在反复纠结、谈判沟通。

困难二、时间仓促

从高考分数发布到填报高考志愿,短则几天,长则月余,看似时间有的是,实际一点儿不够花。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一起来算笔账。

如果想了解你所在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一般情况下,到省考试院官方网站下载相关文件即可。但读懂文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知识,那你需要多花些心思,这项了解规则的工作通常需要花几个小时到一天。

要确定去哪里上学,不能仅凭道听途说。一所大学的历史渊源、所在位置、城市背景,开设的专业哪些好、哪些不好,你多少都得花时间了解一番。假如每一所大学需要花费你两个小时的时间,那么十所大学就要花20个小时。按有效工作时间来算,相当于两天。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一天时间了解规则,两天时间了解大学,这不也就差不多了吗?满打满算时间也够用的呀。别着急,还有三项重要工作没有落实,一是了解大学专业,二是了解往年录取信息,三是整理你所了解的所有信息并做出选择。

截至2022年,咱们国家本科专业的数量已经达到了700多个。河南省高考按照文理科来筛选,每个孩子能够选择的专业最少也有几百个。别说是把每一个专业的内涵、所学的课程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搞清楚,就是让你把这几百个专业的名字通读一遍,读完你还能记得自己念的前三个名字是什么吗?

了解往年录取信息方面,你需要了解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在过去几年的录取排名和分数,再拿着孩子的高考成绩排名去筛选。因为很多院校有招生变化和大小年所以筛选完还是心里没底。

了解完专业之后,你还要整理好自己了解到的大学和专业的知识,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它们进行排列组合。仅仅排出来还不行,在志愿表当中该增加谁,该去掉谁?谁放在前,谁又放在后?仅仅是这几个问题,就足以折磨你好几天。

困难三、心里没底

比起了解信息,更加让你忐忑不安的是心里没底。绝大多数家长在帮孩子填报志愿之前,都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换句话说,对家长和孩子来说,填报高考志愿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心里没底”会有什么表现呢?以上工作全部落实之后,依然觉得自己没有考虑全面,会有遗漏。觉得自己能考上一所更好的大学,或者能选到一个更合适的专业。自己拿着自己写好的志愿表,怎么看怎么别扭。总想去找个明白人再问一问,帮自己把把关。殊不知,这个时候找个明白人问问,已经变成了一种奢望。

困难四、专家没空

近些年,有一定社会声誉的高考志愿专家,每到高考出分之后,就忙得晕头转向,每天工作时间平均超过15个小时,想加塞是难上加难。

回过头去看看王老师刚才说的16个字:数据太多、时间仓促、心里没底、专家没空,是不是有一定的道理?当然,面对问题,咱们不能只是怨妇吐槽,一定得想出解决的办法,对不对?下面这部分我就来帮你总结要点,现在开始做功课,依然来得及。

最后告诫各位家长一定早做准备,毕竟报志愿就几天时间,信息量那么大需要提前准备才可以,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