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已经圆满结束了,有些人说,今年的考生比去年的考生幸运,因为今年孩子们能够跟着老师学习。

而有些人却认为,今年的考生比去年的考生倒霉,因为今年的考试内容有点令人始料未及。

孩子的班主任也坦言:这三科成绩差的同学,在今年的高考中很吃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语文——赫然进入大语文时代

语文,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门保分科目,很多老师都跟学生说过,“会不会,都要写,写满了,就有分”,但是,在今年的高考中,语文这门科目不再是能够随便糊弄的了,其专业性得到了新的提高,如果你的语文不行,甚至你连语文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都不明白。

就比如说高考作文《红楼梦》材料,很多考生表示自己在第一眼看到这道作文题目的时候,都有点不知所措,在看第二遍的时候,产生了与第一次完全不同的理解,而再看一遍之后,似乎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这道题的层次有点太深了,甚至有的考生在考完走出考场的时候,还在回想题目的意思到底是几何,自己到底有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

本次《红楼梦》材料作文,也被网友们“封神”,是为十年之最。

当然,语文难的不只是这一道题,还有全国乙卷的题型改革,将选择题改为自编成语填空。这样的题型实属罕见,很多考生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题型,浑然不知该作何。

所以,这次的语文考试,对于考生的语文真实功底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对语文的一些真正的知识点有所考量,考试考生对于文学的理解,对于语言的运用,是为真正的大语文时代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趋势下,就算是考生能够“答满”,中心思想不对,做题角度不对,理解方向不对,也是不可能得高分的。

数学——计算量史无前例,难度颇有提升

今年的语文考试让人匪夷所思,而考生对于数学的评价,更是“难出天际”。这也是很多考生在考试第一天痛哭整天的原因。

对于此次的数学考卷,有网友调侃道:“让文科生当理科生,让理科生当华罗庚”,这次数学考试的难度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考考试结束后,有考生表示“计算了十分钟,最后却发现没有答案”,可见这次数学考试的计算量是很大的,这对于考生的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还有考生表示“有几道题目设置还是蛮新颖的,我平时数学成绩很好,算是强项,但是这次我也是勉强答完”,可见这次数学考试的题型也是比较别具一格的,需要考生采用新思路来解题,如果无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那很可能连“勉强答完”都做不到。

这也是有考生表示“7.8题根本不会做,三角函数也很难,完全没有思路”的原因。

所以,这次高考的数学,也是对考生数学知识和解题思路以及计算能力的真正考量,真正实现了快速计算、知识点灵活运用的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孩子仅仅是能够将数学的概念、知识点背出来,如果孩子只是会套用数学公式,如果孩子只是能够熟练的把任何学过的例题题型作对,那么在这次考试中还是无法获得高分的,因为现在的数学考试,已经逐渐转向灵活运用、发散研究了,而不是以前单纯的知识储备量考察了。

所以,你要是数学学得不够灵活,计算速度不够快,就算是你把所有的数学书背下来,也是很难考出高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语——影响不可小觑

在今年的高考中,最默默无闻的就是英语了。考生们在考完英语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感受,也就是说,今年的英语考试难度一般,与往年相差无几。

但是,要知道英语和语文一样,也是一门语言学科,虽说难度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影响力却依旧。

并且,英语还是一种“屏障型”学科,很多考生在其他的科目中成绩都很好,但恰恰因为英语不好,这其实也算是一个学术界的问题所在。

如果孩子的英语基础没打好,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英语这门科目是无法得到提升的,只会越学越差,越来越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很多人对于英语这门学科一直存在质疑,艾跃进就认为英语作为主科有点不太合适,因为很多学生拥有很强的数学科研天赋,或是其他学科的科研天赋,但仅仅因为英语不合格而导致无法继续考学。

但是反过来看,也说明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科,如果英语学不好,对于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严重干扰孩子的学业成就。

所以,学习英语要认真,尤其是最开始的几年,是英语基础的奠定时期,只要将英语的基础学习好,以后就容易多了,因为后期的英语主要是单词的掌握,相对简单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孩子能够将这三科学好,那么在高考中的优势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这次的高考中,完全有能力与其他学生拉开分数差距,毕竟这次高考考的是考生的“真本事”,是考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是考出孩子的天赋与优势,是让真正懂得学习的人获得高分。

结语

根据此次高考的情况来看,以后的教育改革恐怕已成定局,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真正理解,在以后,死记硬背、题海奋战等战术或将不再有用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