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洞,起源于童话故事《皇帝长了驴耳朵》,而流行于当代网络。

在童话故事中,它是一个把皇帝长有驴耳朵秘密告诉所有人的“大喇叭”,而在现实生活中,它却是一个被人们视作可以保守一切秘密的忠实朋友。

纵然时空流转,人物变换,树洞一直都在,它们默默倾听着人们各种各样的心声,只是不再是一个只存在于树上的洞,而是演化成网络上一切可以自由抒发心声的某个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某个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角落被很多人视为心灵栖息所,可以不受俗尘烦扰,肆意表达心声,并非这些心声都是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是这背后的辛酸、无奈、迷茫和绝望无人理解,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罢了。

与“树洞”倾诉,其实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宣泄长期积压的负面情绪,以缓解某些问题日益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压力,在这场对弈自己的人生棋局中,有的人始终能做到及时清盘再开盘,而有的人棋未过半便崩盘了。

2012年3月18日,一位微博名为“走饭”的抑郁症患者留下最后一条微博后自杀身亡,这条微博后来演化成了一个承载情绪的“树洞”,每天都会新增上千条评论,内容基本都呈现为负面情绪,有的甚至带有同样的抑郁轻生倾向,由于微博影响过大,后被平台关闭了。

这件事引起了社会心理学者关注,他们试图通过挖掘“走饭”微博下的留言,分析预测具有轻生倾向的网友,与之建立联系,帮助他们走出情绪困境。

为了提高对留言内容的甄别效率,他们组建团队研发出自杀干预系统、树洞机器人等工具,通过机器算法模型来自动找出“树洞”微博评论区急需救援的网友。与此同时,类似的研究在国外也陆续有开展,如:2014年,英国慈善机构Samaritans和twitter合作推出Samaritans Radar心理危机干预服务;2017年,Facebook以人工审核结合机器采集识别的方式推出自杀预防工具……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研究成果的运用确实起到了作用,在它们的辅助下,研究团队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些悲剧的发生。然而,如果将这些辅助工具所触达的范围与整个网络相比会发现,所能接触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一方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早已让“树洞”无处不在,微博、头条、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一众网络平台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新的“树洞”,一切都是随机而不可预知,以静态定向的方式对某信息评论区或某站点进行监测,已经完全跟不上“树洞”的步调。

另一方面,辅助工具背后多以爬虫技术及心理学者组建的团队为主,人员少而职能机制不全,有技术的缺心理辅导救援,有心理辅导救援的缺技术,以至于很难扩大针对“树洞”舆情的监测救援面。唯一能破解这一难题的办法只有联盟,通过联盟把优质的技术、分析、救援资源整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各方专长,才能有效提高监测面及救援效率。

“树洞”类舆情其实属于全网舆情中的一个细分,多年来,我们一直专注于企业、艺人、政务舆情研究,无论是全网舆情监测,还是评论下钻采集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一些专项分析中,更是独创引入了一系列数学计算模型,将不规则的文本舆论实现可视化分析表达,如果能够把这些经验与研究成果运用到“树洞”类舆情上,势必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目前,我们已经跟国内的一些公益组织陆续展开合作,针对抑郁症、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相关舆论进行专项研究,通过全网监测分析,提炼出需要救援的线索情报,协助公益组织快速介入,开展救援工作。未来,希望在多方的协同努力下,一起将“树洞救援”公益活动持续做下去,并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