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文章没了,可能是因为批评了高考语文作文的出题思路。我在文章中还提到了如何填报志愿,但没展开讲。今天高考结束,正适合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虽然说今天读大学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能改变自己以及家族命运,但是不上大学也许更卷,不上好大学,出来找到好工作的机会更渺茫。大环境很难改变,但可以选择一个较好的小环境。

这个小环境就是,城市、大学、专业。在同等条件下,城市比大学重要,大学比专业重要。注意,是“同等条件”下。比如,你的分既够北方某211大学,又能上南方的深圳大学,那应该毫不犹豫选深圳大学,虽然深圳大学连211都不是。但是如果你的分数够上清北或者华东五校,那傻子都知道不该选深圳大学。

我一直有个观点,无论是安家落户,还是创业就业,或者是填报志愿,都应该向南,向南,再向南。这里的南方,指的是大湾区和包邮区,当然,我个人更看好大湾区,尤其是今年经历过一些事件之后。

海岸线虽长,改革开放还是得看大湾区。

广东的地理禀赋并不出色,山多地少,民众受教育程度低,也远离传统的文化中心。但是就是这么一片土地,这么一帮人,却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最大奇迹。

大湾区总人口8669万,总面积5.49万平方公里。这些人口又主要聚集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以及香港澳门。如果只算大湾区的几个核心城市,广州深圳香港佛山东莞,比较一下它们的总面积和GDP,更是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十多年,创造出一个匹敌东京湾区的超级经济地带,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所有人思考。

众所周知,广东能发展起来,靠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很大,也不容易理解。我认为,广东最大的优势是自由、创新、包容和规则意识。如果只能选一个,那就是自由。如果处处是桎梏枷锁和僵化思维,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

自古以来,“天高皇帝远”的广东都是自由度很高的地方。这里的人,一言不合就往海外润,和那些被牢牢拴在土地上的人,在文化和思维上确实都不太一样。

他们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凭着本能,还是赚到了钱,改变了命运。

在广州近20年,我见过太多这样的老广。发达的经济,以及更多的资讯渠道,带来了开阔的视野,让他们的三观远胜一般的外省人。

很多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客家人和潮汕人,虽然母语不是粤语,但是他们大多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因为在九十年代初,广东人就能名正言顺地看上香港电视。更早之前,他们也能看上,不过那时要靠鱼骨天线,偷偷地看。

八十年代,珠三角地区的家家户户房顶都有鱼骨天线,为的就是看香港电视。

据人民网刊载的一篇题为《胡耀邦与广东改革开放纪事》的文章,当时有高层领导公开批评说“香港电视每分每秒都在放毒!广州已经完全香港化了!”“广东变修了,变烂了!”在一些主流媒体的引导下,全国不少内地城市甚至打出了“反对广州的精神污染”的标语。

在这种情形下,广东迫于压力,只能制定紧急措施。每当有中央领导人莅临广州,位于东莞某地的一个大功率干扰电台就会释放出强烈的干扰信号,以制止收看香港电视。同时,省委办公厅还发文要求全省各地严禁收看香港电视,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进行严厉处分。政府还出动消防车强行拆除每家每户的“鱼骨天线”。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消防车刚出动,家家户户的“鱼骨天线”就快速撤下来,夜幕降临之后,再悄悄地送上屋顶。有的干部家庭被查到了,也有一番解释:“孩子老婆不是党员,他们觉悟低,是他们看的。”无法处分,只能收缴。但当天晚上,另一架新买的“鱼骨头”再一次升上天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当时的这些动作,也影响了外商的投资信心。那时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不让看香港电视,这些外商很难了解外界信息。

据《胡耀邦与广东改革开放纪事》披露,是胡耀邦的一次南粤之行改变了这种状况。1982年,胡耀邦从深圳来到顺德。他坦率地问了时任县委书记黎子流(后来的广州市长)几件事,其中一件就是问怎么评价香港电视。黎子流说:“总书记是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胡耀邦回答道:“那还用说,当然想听真话。”于是黎子流马上讲道:“第一,香港电视没有反党反社会主义,也不宣传社会主义;第二,香港节目也不黄色,最多穿穿泳衣;第三,香港电视的市场信息来得快,看了对抓经济有好处,就是广告太多、商业味太浓。”胡耀邦回答说:“我在深圳也看了,确实没有啥。”

胡耀邦说了这话后,黎子流马上向时任省委领导人任仲夷作了汇报,任仲夷作了一番深思后,终于下定了决心。1983年5月,任仲夷召集宣传文化系统负责人开会,正式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不提倡看香港电视,要与中央保持一致;二是要千方百计办好自己的广播电视节目,丰富群众的文娱生活。正是在这个讲话里,他第一次提出了那个著名的观点:“排污不排外。”在整篇讲话里,对于拆除“鱼骨天线”和干扰香港频道,他只字未提。

从此之后,在广东收看香港电视再也没有受到强行干扰。1991年,中央考虑到广东与香港地缘接近、文化相近,正式批准开放翡翠、本港等香港电视台。

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比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更重要。我认识一些广东朋友,他们虽然来自粤北粤东粤西农村,看的书也不多,但是就因为是从小看TVB的电视剧、新闻以及广告长大的,他们的见识和三观就远超一般的外省同龄人。

广东的发展,国家政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块土地的历史和文化。这是一块保留较多优良文化传统的土地,也是一片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地方。直到今天,这里的很多做法和观念,依然领先国内。无数人用脚投票选择广东,选择大湾区,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些外地精英和本土人士结合,创造了广东奇迹。这个奇迹注定会一直延续,并且我相信会有更大的奇迹发生。

这一片热土,太值得在学生时代就来感受和扎根。

目前看,广东虽然还没有媲美清北和华东五校的高校存在,但是广东人抓高等教育的力度很大。有自媒体说,广东正在疯狂建设好大学。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样的985就不说了,未来只会越来越好。广州是中国高校第一城,在校大学生数量高达155万,领先第二名二十多万。深圳这样的教育落后城市,也有深圳大学这种名头不响但质量很好的大学。创办12年的南方科技大学,已经跻身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国高校第九,世界排名并列162。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纷纷在深圳设立校区。香港市民称作“香港三大”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其中有两所已经落子深圳。

看清趋势很重要。就如下棋,走一步看一步的永远是低手,高手是走一步看三步。所以选择城市非常重要。我们上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死知识,而是要培养更主动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这些固然和学校的风气文化有关,但是在一个更开明更开放的城市,无疑对培养这些能力会更有帮助。而且良好的城市环境,可以培养出更好的社交能力,这对以后的生活、择业、就业有巨大的帮助。

所以,除非有其他特殊目的,我还是劝家长们尽量让孩子报考南方的大学。上大学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一个过渡,也是一个开始,在一个合适的土地上,终身学习,独立思考,求真务实,才能开启华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