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的两天,有超过26万的考生们,用笔杆子决定了未来做梦的方向。

我们在考场边呆了一天,发现除了奋笔疾书的教室,考场之外其实正在进行着另一场考试。只不过应考的主角是考生的父母,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是第一次当考生家长。面对高考,他们又与孩子一样毫无经验。

当网络上调侃家长伴考的声音四起,有人说这年头家长都为了考试疯了,有人说拒绝封建迷信,高考就不应该给家长放假整幺蛾子。

对于家长们而言,如何打气加油,是一张需要回答的试卷。

而答案,关于期待,关于陪伴,也关于为人父母的再一次成长。

“你平时还转发锦鲤

凭什么笑我们高考祈福”

每到高考前后,各大媒体平添爆火的新闻,除了没带准考证和考题太难,就一定是家长们的“高考文化”

就像今年难倒了半个中国的语文试卷一样,当代家长们已经把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独创发挥到了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着旗袍应援孩子的老父亲们刚上热搜,之前东北的老母亲们发明出的应考邪典就又被翻了出来:

什么紫色内裤等于指定能行(紫腚能行),穿champion——得冠军,穿耐克——做的全对这类基础操作已经是老生长谈。

考虑到内裤一天一换,心思活络的店家甚至推出了高考专属套餐。

第一天穿红色,讨个“开门鸿运到”的彩头;

第二天穿紫色,答的题“紫腚都对”;

第三天穿黄色内裤,还会附赠灰色袜子一双,寓意金榜题名走向辉煌。

这些段子已经变成了每到6月人们乐此不疲玩儿的梗。但我从没想过,这来自东北的玄学之风早已经吹上了关中大地。

考生的妈妈们不管高矮胖瘦,开车的,骑电动车的,挎着菜篮子走路的,都穿旗袍。

寓意“旗开得胜”。

旗袍还不够,得是红色旗袍和紫色旗袍为最佳,放眼望去也是妈妈们最常选择的颜色。

10块钱一支的向日葵摊位前面排满了人。家长们一支一支的仔细挑选,一定要选中花丛中最完美的那一枝。

寓意“一举夺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具店在高考的前几天就开始爆满,卖的最好的,是印有高考必胜的徽章,和“孔庙祈福”系列的答题笔。

“你别不信,真的有很多考生会穿脚底印字的袜子”西店中学门外得小卖部老板说得一脸正经。“我们在这儿开文具店多少年,但是每到高考我们也激动也紧张。每年我们都写这种小纸片,挂在店里,家长们也都更愿意来我们这儿买东西。”

“我就看不惯网上那些人,他们平时还转发锦鲤呢,咋人家父母给娃高考图个好彩头就不行了?”

老板吐了一口烟,说的义愤填膺。

就这样,带着超自然神秘之力的加持,考生们走进考场,家长们在门外等待。

拍摄时,家长们总是会投来有一点点警惕的眼神。

之后当你冲他们笑着说出“祝孩子高考成功”之后,他们的脸上才会散出层层的笑意。

“我知道有人会笑话我,

但我还是穿上了旗袍”

“这件旗袍我娃上高三那年我就买了,一次没穿过,就等今天。”

“你觉得奇怪,你看我们家长就一点儿都不觉得。”

“大家都穿。管他有用没用,咱肯定不能落下。”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穿旗袍,一是图个好彩头,二是我姑娘这种人生的重大时刻,我也想漂亮一点。”

在7日-8日这两天,西安的马路上,只要看到身着旗袍的适龄女性,十有八九是考生家长。

关于为什么选择旗袍,妈妈们给出了很多答案。

在得到答案之前,我原本想写一篇调侃现在逐渐妖魔化的“考场迷信”的文章。但得到答案之后,我决定,让更多的人看到考场之外,有关家长们的点滴。

“我知道现在网上挺多段子的,我穿旗袍可能路过的人都会笑话我,信这种有的没的。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仪式感,我想让我的孩子考试能够旗开得胜,所以就算有人会调侃我,我还是会穿旗袍。”

说话的是一位身着白色旗袍的考生家长。她边说边比划了比划手中的向日葵,望了望根本看不到的考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距离数学考试散场还有半个小时。

西电中学外的林荫路边,坐满了等待孩子的父母们。

他们穿着裙子,窝坐在楼房下的石头上,一边拿着扇子扇风,一边三三两两讨论着这次的题会不会很难。

半躺在电动车上的大叔把一张高考志愿的报纸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终于受不住暑热带来的困意,眯着眼打了盹。

抱着半人大小的玩偶的阿姨,在路边来回踱着步子。

玩偶有点儿沉,她时不时用力地往上抱一抱。

时针刚好5点,四散的家长们就开始往校门口聚集。

张贴围挡的地方没有树,半下午的太阳正灼灼地晒着。

家长们嘴唇不自觉地抿着,目不转睛盯着学生将会出来的大门。

当第一个孩子走出来之后,有人拿起手机,360度地拍摄着。也并不是为了记录自家儿女,可能只是想记录下来这对家长也颇为陌生的一刻。

孩子们开始鱼贯而出,家长们挥舞着手中的向日葵,大喊着孩子的名字。或者站在围挡的石墩上,焦急地四处望着。

当牵到孩子的手,家长的第一句话绝不是“考得咋样”。

他们只是笑。

这个时候,大家好像都忘了,自己手里的花是为了“一举夺魁”,身上的旗袍是为了“旗开得胜”。

“你没当妈,我孩子没高中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些人挺魔怔,挺不可思议的。”

接到孩子的妈妈挽着孩子的手,冲我笑笑。

“我现在想想,你们会不理解是因为,你们年纪都不大,坐在考场里的时候只全心全意想着考试,并不太注意考场外面的家长到底穿了什么,你考试的时候他们是不是回去了,还是在太阳下面一直等着你。”

家长说话时,孩子正在跟同学对着答案,并没注意自己妈妈说了什么。

在外人看来,这些家长们多少有点夸张,有点儿魔怔。

不少人说:“太夸张”,“当年我考的时候,比这个难多了,也没见我爸妈这样过。”

但坐在考场里的我们,可能并不知道,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考试之前,是不是一夜没有睡觉。

就像前两天走出考场的考生们,并不一定会注意到:

等待着自己出考场的妈妈,第一次穿上旗袍,画着不太习惯的口红和眼线的样子,有多美。

“高考玄学,

谁说不是另一种陪伴”

网上流行一句话,大意是说一个人的青春才几年,就这样被隔离在家里,没办法和同学们一起肩并肩上课,没办法去和心爱的人手拉手见面。想象中浪漫的大学生活,青春岁月,竟这样的草率和粗疏,几乎等于上了几年电大,就毕业了。

同样的,我们和父母相互陪伴的时光,大多也以高考为分水岭,由密转疏。

在开始学会独自行走之前,高考就像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告别。

在这样的节点前,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会让你考前心里安定,情绪愉悦,精神放松。

更多时候,所谓“玄学”,或许只是一些关心的人,用一些方式,消解紧张情绪的方式,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无言的陪伴。

或许青春的主角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永远是那个六月。

那个时候,天蓝风清,未来有大把的可能性。

那个时候,一切简单,爸妈就在教室外面等着我。

我无法吐槽那个穿着旗袍在校门外哭诉“孩子不容易”的家长;

也无法调侃根植在考生和家长心里的“考场玄学”。

因为后来,当年经历过的那些高三生长大了,类似的“玄学”也随之流传了下来。

每天上班前转句锦鲤账号的吉祥话,是不少打工人的“开工仪式”;考研、考公、考教资,逢考必玄学……

也正是因为青春逐渐遥不可及,所以走出高考的人,总爱给正在经历的人加油,

似乎他们也能在这个过程里被鼓舞、被点燃。

心里熄灭已久的热血也稍微滚烫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