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全职妈妈说,厕所是她们最能放松的地方,丽丽妈妈却不是。那天,她蹲在厕所里,9岁的大宝拍门:“妈妈,我想看动画片,IPAD的密码可以开一下吗?”不一会,刚满3岁的二宝直接在客厅大喊:“妈妈,妈妈,你在哪?我要吃香蕉!”

她烦恼地说:“我说过我要去厕所了,孩子怎么还来烦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职妈妈决定全职

丽丽妈妈是我的一个好友。曾经她也是年入20多万,后来因为生二胎,就当了全职妈妈。都说孩子在3岁前,妈妈能带娃最好,她深以为然。看看大宝,3岁前都是奶奶带的,虽然每周都回来看她一次,但大宝一直很没安全感。

她说,3岁多的时候,大宝会因为听《回来》之类的歌,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哭着,还问她:“你们为什么把我丢在奶奶家?”

“我没有丢啊!”丽丽妈妈很想这么说,但看着大宝委屈的眼神,她自己也泣不成声。

丽丽没想到“被遗弃”的经历,对大宝的影响很深远。大宝9岁了,相当“乖巧”,只要同学要,她就给。有时候连她最喜欢的玩偶,都毫不犹豫地让出去。学习上遇到困难,不会努力去尝试解决,而是哭着说:“怎么办,我不会,我做不好了!”

丽丽妈妈很疑惑,后来有位做心理咨询的人说:孩子从小的安全感没建立起来,那种“被抛弃”的感觉一直伴随着她,所以她才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总想放弃”。

丽丽妈妈后悔莫及,她当时就决定,如果有二胎,一定自己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职之后,生活更好了吗?并没有

后来,丽丽妈妈真的有了二宝。她决定全心全意照顾孩子们。她在职场上很出色,做起一个全职母亲也快上手。她以前就是个学霸,辅导起读小学的大宝,得心应手。而二宝,她自己也博览群书,用心陪伴。

二宝发育得很好,才2岁多,自己能看书30分钟,每天读书时间超过1小时。现在刚3岁,读过的书都超过1000本了。

但是,丽丽妈妈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个佣人,总是被孩子呼来喊去。每天在家里,听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一定是“妈妈”。

“妈妈!”
“怎么了?”
“妈妈,我要脱尿布!”
“宝贝,你3岁了,早上起床,自己能脱了。”
“不,我就要妈妈脱。”
“好吧。”
“妈妈,我拉粑粑了,要擦屁股。”
“妈妈在忙,你叫爸爸帮忙。”
“不要,我就要妈妈擦。”
“妈妈在忙啊!”
“妈妈,妈妈,妈妈!”

丽丽妈妈觉得心焦。更甚者,她发现老公也有样学样。

”老婆,帮我开一下窗!“丽丽妈妈条件发射地走到窗边,正准备打开窗,猛然发现,老公就坐在窗边,而她当时正在阳台外面晾衣服呢!

丽丽妈妈忧心忡忡,把一切料理得妥妥当当,照顾家人的三餐、衣食住行,学习辅导,还有一切日常琐事,她全心全意,竭尽所能,换来的是一家大大小小对她呼来喊去?

她想起了大宝的一个叫睿睿的男同学。

睿睿是个很独立的男孩子,也是读小学二年级,9点半一到,自己上床睡觉,平时作业什么的根本不用催,早上也自己6点半就起床收拾好,然后看书等妈妈起床。而睿睿妈妈是个职场妈妈,口头禅是:孩子不需要大人太多的照顾啊,我有我自己的事情,他有他自己的事情,我们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后来,丽丽妈妈对我说,以前,她都积极地为家人忙活着,现在,她对这些生活琐事,厌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别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

金惟纯先生在畅销书《人生只有一件事》中,提到“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他特别提到“爱别人”的功课,爱别人是很难的。

有些人,你能忍受就不错了;有些人,好像值得去爱,但爱得没有感觉;有些人,你很愿意好好去爱,但爱得不怎么样。

我想孩子就是这样一个”你愿意好好去爱,但爱得不怎么样“的人。为什么我们那么爱孩子,结果却爱得不怎么样?金先生的回答很到位:那是因为不懂得“爱自己”。

最明显的就是那些爱生气的妈妈。生气是一种很伤身的情绪,但却容许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实在是很不爱惜自己。

特别是全职妈妈,因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容易对孩子给予过度的关注。当孩子慢慢长大,如果发现孩子没有正当理由,却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而且我们觉得不高兴或者烦躁,就要明白,改变的时候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2岁后,父母的角色要改变。

在《可怕的两岁》中,有个”亲子关系的季节划分“的图,让我受益匪浅。他清楚表明了,从0-18岁,父母角色的改变。

从0-2岁,父母是仆人,对孩子有求必应,让孩子有一份安全感,信任感,是他以后勇敢面对生活的基石。

到了3-13岁,父母是权威。在这个年龄,孩子要从”以自我为中心“,变成”以父母为中心“。有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要自己做,都得明明白白。这是孩子的自治期。

而到了13岁后,父母就是引导者,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分享经验,给予建议。

很可惜,很多孩子长大了,成年了,依旧目中无人、没礼貌、不懂得感恩,很可能他们的亲子关系还在”0-2岁“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相信孩子有独立的能力,每次少帮孩子做一件事

我也有2个孩子,我有一段时间一睁眼,耳朵就疼,一听到孩子喊”妈妈“就心烦。我当时就想,孩子怎么总喊妈妈,就连读小学的姐姐,找不到文具也喊”妈妈“,这倒没什么,但我发现她根本没认真找,因为好几次我稍微在她桌子上一翻,就翻出来了!我当时就想,一定是我的做法出了问题。

于是,我明确告诉孩子,你们随意喊我,让我非常生气,如果再有下次,我就不会再来了。

后来,我还制定了“每周至少做一件事的计划。”也是那段时间,二宝刚2岁,自己去上厕所了,我做饭的时候,她学会了自己玩,我还尝试让她在旁边洗菜;姐姐开始帮忙洗碗了,会盛饭端菜了,刚升入2年级的时候,已经自己起床上学,全程不用大人帮忙。

我发现,原来不是孩子不能干,而是我曾经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做个”兼职母亲“,妈妈应该有自己的世界。

父母越关注孩子,孩子就越不关注父母,而且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也是个全职妈妈,二宝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决定慢慢做个兼职妈妈,就因为这个决定,孩子的变化很大。

姐姐不爱写日记,以前催着才写2句话。最近我在慢慢恢复写作的时间,经常在客厅的桌子上码字,二宝在旁边也拿张纸出来写写画画,姐姐看了几天,竟然主动开始写日记了。我当时很感慨,果然,言传不如身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孩子正在成长,而很多大人却跟不上了

孩子的成长是有周期的,例如在1岁前一个阶段,2-3岁,3-6岁,6岁-12岁一个阶段,12岁以后又是一个新阶段。每个阶段对父母的需求都不一样。特别是3岁后,得慢慢学会放手,让孩子有充分的成空间成长。

记得有个16岁青春期的孩子,就曾大声喊: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把我当3岁小孩了!

听到这句话,我感悟甚深,孩子长大了,如果父母没跟着改变,那只会成为孩子的束缚。

大家好,我是@栩栩与夕夕,喜欢写绘本书评,有2个女宝,喜欢分享她们的点滴。欢迎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