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你知道在老师眼中,家长是怎么被分类的吗?

前两天跟一位教师朋友聊到这个话题,她很坦白地讲:

“三等家长,就是那些完全不重视教育的父母,他们几乎就是生而不养,自然不必多说。

二等家长,重视教育,爱孩子,但固执己见,不能对自家孩子形成客观的认知。

一等家长,也是最睿智的一类父母,他们非常乐于接收他人对自家孩子的评价。”

按理说,肯定是三等家长最让人头疼。

其实不然,最让老师头疼的家长是第二种,朋友说:

“因为他们的固执,孩子其实活得最扭曲。”

聊到这里时,我想起来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惨痛案例。

看完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会更理解为什么这位老师如此给家长分类。

01

故事主人公是我们农村老家的一个“孩子”,大家都叫他小东。

今年清明节偶遇他时,他正步行回家。因为很多年没见,寒暄几句之后他搭了我们的顺风车。

回村的路上我了解到,因为疫情不通公交,他每天要走五六公里路去一家工厂上班,一个来回就是十多公里。而且保安工作常常三班倒,很多时候半夜上下班也没法坐公交车。

一个二十五岁的大男生,每天走路上下班估计是为了锻炼身体吧?出于礼貌,我没多问。但之后跟老家亲戚聊起来,竟还原了一出跨越二十五年,曲折离奇又严丝合缝的家庭教育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小东上下班一直由父亲接送,直到去年他的父亲确诊肺癌,几个月后便去世,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公交车停运后,他只能选择走路。这么大个人,不能骑个小电驴或者摩托车吗?

答案就是:他做不到。

早些年,小东去考驾照,被教练骂了两句他就放弃了,不管父母怎么劝他都不去。无奈,家里又给买了一台摩托车,一开始还骑得好好的,谁知摔了一次之后他拒绝再碰任何交通工具。

要知道那时他已经年满18岁,一般这个年龄正是孩子野心勃勃、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谁能想到,他连这点挫折都经受不住。就连村里那些年迈老人都觉得很新奇,难道这背后还有什么隐情?

那天我从亲戚口中得知,小东从小就唯唯诺诺。他是家里次子,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他从小就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溺。在那个小伙伴都光着屁股满村疯跑的年代,他动不动就哭着找妈,所以跟大家玩不到一块。

后来上小学,小东经常在课堂上尿裤子,他被同学嘲笑,讲话也开始口吃,成绩一直不好。他喜欢一个人呆着,在家不说话,在学校被孤立,连个玩伴都没有。

再后来小东被分流去读职校。那段时间他突然变得很叛逆,留长发、打耳钉,跟狐朋狗友吸烟、喝酒、打架。面对小东性格180度转变,大家却表现出难得的包容,觉得这孩子虽然不务正业,至少不懦弱了。

谁知走向社会之后,小东的境遇急转直下,直到现在没有任何社交,更不用说找工作、恋爱……他完全成了一个社会边缘人。

听到这,我心里一阵唏嘘,为小东的人生感到惋惜。

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很多父母从不放手让孩子学习飞翔,却不知道,翅膀退化以后,孩子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过一个类似案例:

一个口吃的男孩,多年来频繁接受治疗却不见成效,8岁还在尿床,厌学、害怕考试……

只凭这些信息,我们猜想他也许跟小东一样,是个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他是家中长子,口吃是在弟弟出生后出现的,父母因为照顾弟弟,长期对他关心不足,因为讲话不流利他还经常被父亲责骂,其他问题也相继出现。

心理学家解释道:

口吃并不代表他的性格就是消极被动,反而恰恰佐证他想变得自信、勇敢,他想被人关注、称赞。

其实只要一步步引导他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自信心逐步建立的同时口吃也会改善。但可悲的是,这个男孩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小东也是如此,他从小到大未曾建立起任何自信。在他第一次尝试探索这个世界而遭遇挫败时,父母没有给到正确的引导,他们或溺爱,或训斥。

此后他每次受挫,都有长辈站出来为他解决问题。他青春期行为极端逆转,不是因为性格发生了急剧转变,而是一个长期得不到正向认可的孩子,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博得他人关注,从而获得成就感。

如今爷爷奶奶爸爸都已经去世,为他兜底的人一个个消失,他从小被剥夺的能力导致他无法适应和融入社会,只能被边缘化。拒绝骑车,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小东妈妈经常跟左邻右舍哭诉:

儿子什么时候才能独立起来?

我想起那句残忍的话:

你亲手折断孩子的翅膀,又怎么指望他还能自己飞翔?

02

小东悲剧的诡异之处在哪?

不止于父母极端溺爱孩子,然后毁了孩子,还在于他们长期主观地认为一切问题等孩子长大就会迎刃而解,孩子会自己变得勇敢、自信、独立。

在前二十年里,他们从未真正客观评估过自己的孩子。

小东的案例看起来极端,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家庭教育中并不少见,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讲:

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们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身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孩子在理解自己的处境时会经常发生错误。

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评估孩子的处境,而不是主观地期待孩子会按照成人的判断标准来行动,期待他们永不出错。”

比如:

当孩子在学说话的关键阶段反复讲不好一句话,父母应该做的不是取笑或是放任,而是耐心帮助孩子讲好这句话。

当孩在社交过程中遇到难题,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让他放弃跟别人交流,而是告诉他如何跟小伙伴友好相处,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比如,当孩子因我们对兄弟姐妹的某些偏心行为而焦虑,父母要做的不是批判,而是关心他为何做出异样的行为。

比如,当孩子成绩不佳或是学习习惯不好,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怀疑他是不是笨、懒、没天赋,而是追本溯源,探究背后的真相。

只有这样,这个孩子慢慢相信,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才能一点点积累起探索这个世界、积极生活的信心。

你知道当代中小学生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是爸爸妈妈不懂自己。

有一篇很普通的作文叫《我眼中的爸爸妈妈》,写出了很多家长认知盲区,原来孩子有这么多小心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自诩是最了解的孩子的人,事实上,从孩子迈出家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对他们的认知便一天比一天过时,一天比一天片面。

正如所谓的“当局者迷”,“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父母表面上是最亲近孩子的人,实际却是与孩子心灵距离最远的人。

养育孩子,最难得的就是保持一份客观的理智。

0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生活体验: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多家长也开始抱怨越来越不懂孩子。

即便是父母,也没法钻进孩子心里看看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我们可以尽量客观,从而敏锐察觉到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异常。

那我们要如何做,才能逐步建立起对自家孩子的客观评价体系?

这里有一个小测试,大家不妨先自主回答以下问题,然后针对特定的问题跟生活在孩子周边的亲人、朋友、师长交换意见,看看你们之间的认知是否存在差异。

完成这个步骤,你或许会发现孩子的另一面。

· 孩子在团体游戏/合作中喜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喜欢领导还是被领导?

· 孩子在学习阅读、写字、唱歌、游泳等技能时,是否有畏难情绪?

· 孩子在做哪些事情时会表现出畏惧,或者容易灰心丧气?

· 孩子被别人称赞时一般都如何反应?

· 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跟他玩?

· 孩子在学校表现?他在学校里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好的或不好的印象是?

· 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人的关系如何?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

· 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有没有特别鲜明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特点?

· 孩子最崇拜的人物、角色是?他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孩子的身形、样貌如何?他的自我评价是怎样的?

以上这些问题很简单,却很考验我们对孩子的观察是否足够细致。

类似的问题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现状自行列举出很多,而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

个体心理学认为:

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往往是因为他们为自己设置了错误的目标。

养成对孩子日常细致观察的习惯,能帮助我们发现那个错误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想起《家有儿女》有一集:

刘星迷上一款三国题材的电子游戏,因此历史测验拿了高分。

他高高兴兴地把考卷拿回家显摆,却被妈妈一口咬定作弊。后来还是夏东海发现游戏光盘,才替他洗脱“罪名”。

看到这段剧情时真的忍不住替刘星着急,为什么不跟妈妈解释呢?其实现实中很多孩子都能理解刘星。

因为被妈妈长期贬低,刘星一直都有些“摆烂”心态。尤其是第一季里,他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以此为荣。

我们不妨这样猜测:如果夏东海没有出现,刘星大概率会一直“摆烂”下去。

刘梅就是一个“粗心”的妈妈,她遇事易冲动,看待孩子也是很主观。夏东海则相反,他总是能在细枝末节处发现端倪,以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从小为孩子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孩子的言行、性格变化和喜好变化。然后就可以从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发现孩子的各种情绪反应,从而真正做到说教有据。

我认为:

每一位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家长,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家。

去跟孩子成为朋友吧,只有当我们卸下为人父母的包袱,才能真正陪伴孩子长大成人。

如果你已经是,或者你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家长,为自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