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去年国考上岸公务员,今天七月底八月初转正,最近轮岗到一个新科室,这个科室有加班风气,刚来的时候办公室大姐跟我说以后每天下班走之前要跟她打招呼。我就这么乖乖照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实在忍不了了,我们正常上下班是早就晚五,我每天五点钟左右就能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五点之后大部分时候都在挨时间,办公室其他人不动我也不好意思走。

终于加了半个月班之后我忍不住了,第一天五点半的时候办公室有个人有事就跟大姐说先走了,五点四十多我鼓起勇气说我活干完了,我也走了,然后大姐让我走了。第二天,一直快到六点钟还没人走,我把手头上的活干完后六点钟跟大姐说我活干完了先走了,大姐当场很凶的跟我说你看看其他人在干嘛?你活干完了就没事了吗?我当时只觉得难堪尴尬,于是坐回工位,回过神来越想越气,于是拎包就走了,走的时候有心虚有忐忑但是没有后悔。

从那天起,我每天五点到点,手上工作完成了就立即拎包走人,上班时间除了工作交接外,避免跟大姐有任何眼神语言肢体交流,走之前也没有再跟她打招呼。仅仅过了两天,第五天上午科长喊我去她办公室谈话,没有提大姐告状,先问了我职业规划,我说按部就班做好本职工作就行,其他的随缘,然后科长说你现在担任的是党务工作,其实这一块是很简单很机械的,花点时间就能完成,你即便没有什么欲望,也不要做木桶里的短板,要做一块正常的木板等等,然后跟我谈了三点,第一是来到这个科室要有加班的心理预期,第二是工作要反馈,不然其他人不知道我的工作完成没有进展如何,第三是让我扣好第一粒扣子,给大家留一个好印象。我的答复是好的,我反省以后尽量注意。

我个人看法,通过科长跟我的谈话我可以明显感受到她是站在大姐那一条线,不过这也不足为奇。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想法:第一党务党建这块先不说简不简单,即便再简单的工作也要有人来完成吧,更何况在我们这种极度讲政治的单位,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而且最近换届选举刚拉开序幕,工作任务可以说是比较多的,起码比普通时期的工作量要大很多。第二我上班既没有迟到也没有早退,工作时间内也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怎么也不至于沦为短板吧。第三除了党建工作,我们是业务部门,我还做了一些业务上的事,只是来新科室前完全不了解这个科室的业务,新手时期学得比较慢,经常问一遍两遍三遍问办公室大姐,问多了她会烦,那我能怎么办呢,我就这么笨,我又不是不干活,我的能力真的就这样了。第四在上一个科室我的工作受到了上一个科长表扬,上个科室也没有加班风气,下班到点就能走人也不用打招呼。感觉在这个科室真的很压抑很累,合不来的感觉。

下周怎么办?我打算继续摆烂,工作还是继续做着,下班还是到点走人不打招呼,就是刚,无欲无求不犯大错,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我天天加班我会不痛快,这怎么行呢?既然我不痛快那就让大姐跟我一起不痛快吧。计划领导再找我的话还是唯唯诺诺,转身我行我素。我真没办法了,天天加班我很焦虑很怄气,晚上还失眠,身体为重吧。

公众号:伯渔的职场江湖

1.不要作。很多人能力很强,死在作上。与领导对着干,领导关心的事情不经心,违反规定规则,与同事关系紧张,私生活不检点……公务员体系要的是稳定,你不出妖就没有妖,你要出妖很快就有人来降妖。正常点比什么都强!比你出彩都强。

2.靠谱。熟悉公务员法,熟悉法律法规和职业行业规章制度。知道底线在哪里,琢磨弹性在哪里。心里要有谱,做事才能有规矩。建立稳定的职业形象,会什么,有什么特长,个性如何,都是你的底色,不要轻易出圈。给领导、同事一个稳定的、缓慢增长的预期。做一只潜力股,一点一点积累,不显山不露水缓慢增长。但轻易不要跌。职场不是股市,量变会引起质变,很多东西是水到渠成的。

3.用心。做事的时候用点心,尤其是刚入职,很多事对你来说都是新事、小事,你不要马虎,要用心办。要养成习惯,同样的事情,用心和不用心区别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领导那里,不要玩弯弯绕,不要耍小聪明,他们也做过新人,他们见的听的比你多得多。甚至有些事明知道意义不大,甚至是半途已经被大领导否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你也要善始善终收好尾。

以上2和3——做人靠谱,做事用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也公务员最值钱的职业形象。

关于与领导相处的经验和建议清单:

领导。领导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与领导保持一致,但不要亦步亦趋,李达康和高育良能力都很强,都是领导身边的人。但李达康在与领导保持一致的同时有主见,有原则。高育良为了更快往上爬,在吕州的任上帮了领导但坏了规矩(这也是我前面说的,超越自己的能力勉强办事),给自己埋了雷。

——要替领导想事情,领导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有更全面的权衡和决断,不要觉得自己职位低就自贱自轻,先在领导的大局中当好一枚小棋子。跟领导讲话透露出你在帮他想事情,你会得到领导的垂青。机关事业单位有无形的圈子,你破格进入了更高的圈子哪怕是最末等的席位也比你在下面墨迹强。

——对大领导平视,对小领导仰视。大领导一句话可能让你少奋斗好几年,如果有机会与大领导接触一定要给他留下好印象。身在兵位心为帅谋,别觉得自己位置低就妄自菲薄,多关注大领导关注什么,琢磨大领导的方向,常常哪怕做一丁点与大领导方向相关的小事,你们之间就有交集。而且,大领导喜欢小同志。小领导帮你可能没那么给力,但给你穿小鞋很容易。而且小领导离你近,利益纠葛更多。你要用心维护的是小领导的关系,给予他足够的尊重。哪怕水平不怎么地的小领导,哪怕别人都不尊重他。

——评估你与直接领导的关系。每隔一段时间评估一下你与直接领导的关系。维度有很多,例如只是上班时间交往还是下班也有交往,只谈工作还是涉及了私生活,只干好事还是坏事也拉上你一起……哈哈,但作为新人,干坏事可能轮不到你,但与领导的关系也要做些最基础的评估,最基本的关系评估也大有学问。例如:年龄、学历、能力。

择其一细说一下,比如年龄。如果领导还年轻,一般都干劲十足,如果领导快退休了,大概率只会求稳,作风自然完全不同。再比如,如果领导和你年龄(或资历)差不多,那你就要注意与领导的距离,注意维护领导的权威,因为你是领导权威的潜在威胁。我的意思是说,你可能什么都没做,只是没有像其他更年轻的同事一样去舔和拍领导,那你也是威胁。此外,如果领导年龄跟你差不多,你会承受更多的压力甚至打压,而且你升迁的希望也相对不大,他提了才轮到你,他不提你就没戏。因此,唯一符合你利益的做法是紧跟,助力他早日提升。这才是聪明的做法。你观察一下周围,多少牛逼哄哄的副职与一无是处的正职(这么搭配很常见,也是“领导艺术”之一),最后两败俱伤。反之,如果领导比你年长很多,听我的,好好表现,多向他请教,甚至贴得唐突一点也没关系,如果这个领导快升迁或者退休,私下拜他为师,诚恳一点!因为没几个人有这个意识。你会收获很多。他看你就好像看他的当初,他愿意教你。你跟人差好几截呢,你不是威胁,只要你够,他很愿意提拔你。学历、能力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叫盈亏有道,善用其补。

——保护好自己。领导个性千差万别,领导风格各不相同,领导上位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造成了领导对下属也完全不同。如果新人遇到教练型领导,一定要珍惜,一定要顶住压力好好工作,好好成长。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领导类型还有家长型、主妇型、伟人型、怨妇型等等,不用查,这是自己的观察总结。也不用忙着对号入座,我前面讲过,对领导来说,大家都是工具人,我知道很多人对此并不赞同,我也不坚持,我的意思是:这种认识对公务员新人有好处。公务员系统就是这么设定的。我们的差别在于工具用途的差别,工具好使不好使的差别,其余,差别不大。同样,我们看领导也不要充满想象,领导就是领导,是80%共同点+20%个性组成的另一组工具人。作为工具,好使是最关键的,别在基层把自己磨没了。更别提万一遇到了阴鸷怨妇一样的领导,来日方长,别动不动就拎壶冲,壶搞,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落实工作快准狠。要想赢得领导,记住快准狠。先说快,机关很多工作有时效性,领导交办的工作,动作要快。反应要快、反馈要快,结果要快。快,你就能跑赢你的同事,就让领导感到“我说话在你这儿好使”,就是与领导保持一致。润曾批评豪,灵活性有余,原则性不足。原因是豪在那个关键的时候虽然站在了润一边但跟得不够快。领导非常在乎的事情上,你跟得快与跟了,天壤之别。再说准,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不明白的要问,要确认,要用心体会。举个例子,搞文秘的人都知道:会议纪要要给领导看过才能发。其实就是确认!我知道,基层单位很多没那么严谨,跟领导的关系经常也很大条。我的建议是:格局,可以高一点。领导有时候说话含含糊糊,有时候该表态没表态,事情再急你也不要急,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自以为是,该请示还得请示。最后说狠,狠,就是落实工作要到位,不能有小算盘,不能打折扣,有时候你可能只是无心的划了划水,在上司或别有用心的人看来就是阳奉阴违,不忠诚不老实。参考秦岭别墅拆除。狠还指的是的对人对事,尤其是关键的时刻,坚守原则,界限分明。

——领导发火怎么办。先说说发火的原理。发火就是倾泻情绪,情绪与理智不兼容,当一个人倾泻情绪时他的大脑就停止思考了,没法沟通,这时候你的辩解、解释说明等等努力都是无用,都是噪音。而且,人只有感觉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发火,比如,发火的对象都是弱者、下级,发火的环境一般是封闭环境。你就是那个安全的人,单位就是那个安全的环境。因此,如果他发火,你要么躲,躲不过就要忍,没别的招儿。挨骂是工作常态,挨骂是轻的,说明领导对你还算敞亮,没把你当外人。因为他比骂你更阴的招儿有的是,想开点,他也挨骂,大家都一样。而且,领导有候发火未必是针对你,未必是针对你这次的错误,可能就是你撞上了,可能是他不方便骂别人,可能是演给人看,等等等等吧。表演无处不在,正常。如果是你的错误,等他气头过了跟他认错,认错的公式是:情绪+事实+补救措施。例如:我错了,我感到您很生气,我也自责,当时的情况是巴拉巴拉小魔仙,我经验不足判断失误,以为是古娜拉黑暗之神,造成了严重后果,都是我的错,我打算自刎以谢天下,如果大领导批评您,您全推到我身上,嘤嘤嘤……温馨提示:如果不是你的错误,甚至根本就是领导的错误,建议也不要急于辩解,人发火之后一般都会有情绪上的失落感和自卑感,此时你指出他的错误相当于补刀,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效果不如让别人告诉他或水落石出或他自悟好。公式还是:情绪+事实+补救措施,但不要瞎认错!例如:我能感受到您很生气,这件事的确很严重。您先消消气听我说完,当时是张三巴拉巴拉小魔仙,李四古娜拉黑暗之神,我是去帮忙的。既然发生了,我们还是应该积极面对,尽量补救,我建议一二三。

经常发火的领导要保持距离,尤其发那种没来由、耍威风的火,一般都是外强中干的草包。领导一般是有本事的脾气小,没本事的脾气大,这是规律。你万不要学他,要稳,情绪要稳定,这是一个成熟职场人的标志。当然,从健康的角度看,情绪,尤其恶性情绪不要压抑,因此又建议你学会安全排遣坏情绪的方法,自己琢磨吧。

领导也是人,也是工具人。你挨骂,领导也挨骂,而且,他挨的骂不见得比你少,不见得比你轻。当你挨骂的时候不要记着尥蹶子,很可能他先挨了骂。公务员队伍的很多事、很多错误未必是某个人的责任,即使认定了是某个人的责任,可能也是工作需要。挨骂也是工作需要。你能上去了,自然就懂了。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要收着点自己的脾气。其他行业也建议隐忍精进,不要情绪化。当然,这对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很难。能隐忍方为仙人,这是你成长之路的必修课。懂的自然懂,我不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