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画好人本化“同心圆”

找准居民诉求,扎实做好基础调研工作,通过发放线上线下问卷调查7500份、召开10余次“问需于民”交流会、入户调查3321余次,收集800余条宝贵意见。同时,社区居民自发组成20人的居民监督团,参与方案优化、监督工程进展。

二是构筑数字化“新高地”

按照未来社区“数字赋能、多元融合”的目标要求,把未来社区邻里、教育、健康等九大数字化场景平台与老旧小区改造有机结合,打造“15分钟”居家生活服务圈。引入了社区共享书房 、未来健康屋、时间银行、AI社区全域安防、24小时无人便利店等智能系统,让小区变得更加“智慧”。集成2000余套物联设备、33类场景数据,通过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整合城市应用数据共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打好生态化“组合拳”

在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中,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擦亮生态环境底色,提升未来社区“颜值”。通过垃圾利用、资源回收,搭建太阳能、雨水回收、汽车充电桩以及节能门窗等形式装置,提高能源的整体使用效率,构建“循环无废”的未来低碳生活。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建筑面积39.32万平方米,惠及3321户居民。建成3个口袋公园,新增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绍兴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