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句话用来形容《围城》里的方鸿渐恰到好处。方鸿渐爱慕唐晓芙而不得,这一直是他心灵深处的一块疤,他心心念念着唐晓芙,可是唐晓芙一去杳无音信,于是,唐晓芙就成了方鸿渐不能忘怀的“白月光”。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写道: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粒朱砂痣。

无论“红玫瑰”也好,“白玫瑰”也罢,得不到的那个永远是最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方鸿渐和孙柔佳结婚,在你来我往柴米油盐的交锋中,弄得身心俱疲,一地鸡毛,孙柔佳慢慢地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最后,两人在围城里好像两只相互伤害的刺猬,舌剑唇枪,互不相让,弄得彼此都遍体鳞伤,以至于冲出围城。

小说《围城》是钱钟书写的一部别出心裁的长篇讽刺小说,以现实中的某类人的生活状态为原型,而构架的一部针砭时弊、振聋发聩的小说,它被称为“新儒林外史”

钱钟书曾称书中写了现代中国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这类人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特性。”可见,这类人只是徒具人的外形,金玉其外,而毫无人类的内涵。

这类人”,其实在钱钟书的作品里时常出现,比如小说《猫》中的“文人墨客”,真是虚伪的五花八门、色彩缤纷,淋漓尽致;他们围绕给一只野猫起名字,大显身手,利用自己留学时学到的“高级知识”,极尽阿臾之能事,给升级到李太太家的野猫取了一个中西结合的名字。钱钟书文笔犀利,把“这类人”人性的本质鞭打得畅快淋漓。《猫》读来让人忍俊,感觉荒唐而又深以为然。

而《围城》则更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少年不识方鸿渐,回首已是书中人。

年少时读《围城》,不懂人云亦云的“好”,只知道书中写的“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是指婚姻状态,如今,再读《围城》已是另一番滋味。

其实读书和人生阅历有很大的关系,等自己的阅历沉淀到一定程度,就会懂得围城不仅仅是指婚姻,且,阳光之下,社会、职场、人际交往……世间何处不围城,读懂《围城》时,我们已然是城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见钟情唐晓芙

一般出国留学的人,大都是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围城》中的主角方鸿渐却是一个虚度光阴的纨绔,他得到已故未婚妻家的赞助出国留学,但他却忘记初心,把自己活成潇洒不羁之人,把学业弄成可有可无的累赘。几年的光阴蹉跎而过,回国时才想起自己无法面对亲人的热切期望,因为他学无所成,两手空空,头脑荒芜,索性弄了个“克莱登大学”的毕业证,回家交差。

只是这个“克莱登大学”是天上有地下无的;由于方鸿渐的脸皮逊色于同校的韩学愈教授,花钱整了个这种文凭,他总是感觉心虚,总是理不直气不壮;文凭,他本意不是拿来招摇的,无奈,他的父亲大人和前岳丈大喜过望,早已替他扬名家乡。

方鸿渐已是骑虎难下,只能被世俗裹挟着前行。

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能,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文凭是个大招牌,这种文凭当初的确使方鸿渐发出炫目的光环,高调出场,就像一白遮百丑一样,把方鸿渐的人设树立起来。

然而,这层遮羞的面纱最终被苏文纨戳破,这个和方鸿渐知根知底的、一同回国的同学,热烈地追求方鸿渐而不得,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在方鸿渐的女神唐晓芙面前爆出方鸿渐的黑料,使方鸿渐彻底在女神那里翻车。

得不到的就毁掉,苏文纨深谙此道,而方鸿渐的优柔寡断,更是加深了彼此的伤害。

爱就爱,不爱就不要让别人期待。方鸿渐暧昧的态度,也是加速自己人设崩塌的起因。

在回国的邮船上,方鸿渐被鲍小姐用过之后,像破抹布一样甩在邮船上,而爱慕他的苏文纨趁机对他温柔以待,“洗手帕,补袜子,缝纽扣,都是太太对丈夫尽的小义务。”苏文纨的操纵令方鸿渐恐慌

我本将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苏文纨对方鸿渐很执着,不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而是一个人的勇往直前;她还自以为聪明地双向钓鱼,一半撒向方鸿渐,一半抛给赵辛楣。方鸿渐疲于应付,在和苏文纨纠缠不清、花前月下、心猿意马时,偶遇白月光唐晓芙。二人一见倾心,唐晓芙犹抱琵琶半遮面,方鸿渐则是绕过苏文纨,调动所有魅力去俘获白月光的心。

唐晓芙是个清丽脱俗的女孩子,书中浓墨重彩地叙写了她的与众不同:

唐小姐妩媚端庄,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嘴馋。仿佛是好水果。

外貌与气质的不同于常人,使得唐小姐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而一场苏、方、唐三人的谈话,更是妙趣横生,愉悦使方鸿渐的每一个细胞都叫嚣着舒畅和丰满的惬意;就连唐小姐的“不笑”在方鸿渐眼里也是那么的纯净,不染一丝尘埃,“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音乐有绕梁三日的魅力,唐小姐亦如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地鸡毛孙柔佳

方鸿渐痴迷于唐晓芙,而唐晓芙则是在有意无意中和方鸿渐产生情愫,他们抛开苏文纨单独聚餐,但又不能心安,于是,方鸿渐还得在苏文纨的面前做足功课。

方鸿渐对唐晓芙的爱意越来越深,以至于“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线条,没有黏性,拉不长。他的快乐在睡梦里冒出来,使她醒了四五次,每醒来,就像唐晓芙的脸在自己眼前,声音在自己耳朵里。”爱一个人,脑子里每时每刻都是他的影子,方鸿渐到了这种地步,他对苏文纨的“甜腻”不厌其烦,而又做不出华丽转身的完美。

软弱、无力,时时折磨着方鸿渐,偏偏他又是个没有遭受过社会打磨的直男,没有学会拒绝的艺术,他只能在苏文纨一次次的自以为是的温柔陷阱里,无奈地徘徊、挣扎。

人生有好多无奈,有时候你如果不想伤害别人,那就会伤害自己。方鸿渐就是这样,他不好意思直辞苏文纨,最终给了苏文纨伤害他的理由。

方鸿渐明确拒绝苏文纨的纠缠后,彻底激起苏文纨的报复心理:我得不到,也不能让你如愿。苏文纨把方鸿渐的过往都明明白白告知唐晓芙,导致唐晓芙和方鸿渐分道扬镳。

这时的方鸿渐处于感情的恢败中,工作也不如意,他怀着一颗逃离现实的心,接受赵辛楣的推荐,到三闾大学任教。

方鸿渐和孙柔佳相会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但是孙柔佳这颗普通的石子,并没有在方鸿渐死寂的心海中激起涟漪。

千里姻缘一线牵,而方鸿渐和孙柔佳的姻缘则是被算计的。孙柔佳用柔弱、温情把方鸿渐拉入围城,渐渐地暴露出强势的性格,使他们的婚姻陷入一地鸡毛的尴尬中;方鸿渐日复一日地在婚姻的围城中、职场的围城中、以及社会的围城中处处碰壁,成为一个高调出场,失败收场的人物。

方鸿渐曾经有多意气风发,在社会的围城打磨下,他就有多狼狈

有意思的是,方鸿渐在婚姻的围城里,发现了一个不是真理的真理,书中写道:

对任何人发脾气,都不能够像对太太那样痛快。父母兄弟不用说,朋友要绝交,用人要罢工,只有太太像荷马史诗风神的皮袋,受气的容量最大,离婚毕竟不容易。

这也是“爱人”的一个妙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婚姻模式,彼此成为发泄的对象。越是没有能力没有魄力的人,在外边亦或者是受了自己亲人的气,回家拿他(她)当出气筒,在一次次感情的伤害中,导致割裂。

婚姻中更多的应该是理解和包容,而不是像两个刺猬一样,越靠近伤害越深。《围城》中的方鸿渐和孙柔佳的婚姻,在书中的结尾虽然是开放性的,但谁都可以预见他们的结局。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婚姻经营不下去,牵扯进去的何止只是方、孙二人的原因。

不能让女神沾染烟火气

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写道: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方鸿渐在回国的邮船上,和鲍小姐情意绵绵,曾经纠缠于床榻之间;另外,在国外求学,方鸿渐四年换了三个大学,走马观花地学习,博士学位没有拿到,偏偏他父亲逼着要证明,于是,他弄了个“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糊弄家人。

他的浪荡不羁、纨绔随意、不学无术都为以后生活的种种买单,等到和唐晓芙一见钟情、心神荡漾之时,他以前的各种事成为苏文纨破坏他和唐晓芙爱情的武器,并且一击必中,成功让两人的感情分裂,各奔东西。

方鸿渐短暂的飞扬,瞬间被磨灭,昙花一现的爱情终归赢不了人情世故的残酷。

苏文纨把方鸿渐的黑历史爆料给表妹唐晓芙,之后,唐晓芙对方鸿渐说:“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

可见,唐晓芙是一个纯情、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对于方鸿渐而言,唐晓芙是圣洁的存在,不容亵渎。经历丰富的方鸿渐不符合她的择偶标准,当然,这里面掺杂了苏文纨的挑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绛先生在《围城》前言里说:

唐晓芙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其实,作者如果让他们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身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彻了。

作者之所以偏爱唐晓芙,应该是给方鸿渐低气压颓败的生活,投入一抹光亮,让他在繁琐失望的生活中,还有希望,还有一个精神上升华的期望;毕竟白月光总是美好的。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但愿方鸿渐们不会被残酷的生活打垮,能够经受住暴风骤雨的洗涤,活出自己的精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