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我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朋友是今年要毕业的大学生,在一所民办高校就读,马上就要拿到毕业证了。

暂且用小张来称呼他吧,小张家在外地目前在西安读大学,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

两个月前学校就已经给他们放假了,其实就是让大家出去找工作实习,于是小张和其他人一样开始了漫长的求职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和小张是最近才见面的,小张也告诉了我他这两个月以来的经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张说他已经面试了不下十家单位,因为现在互联网十分发达,找工作也不需要用纸质简历去一家一家的投递,在网上就可以和用人单位直接沟通。

一开始小张看了几家和他专业相符的工作单位,标注的薪资待遇和公司制度也都非常完善,待遇基本上在5千到1万左右,并且大部分都是双休,当然单休的工作他暂时不考虑。

但是每次跟对方联系的时候,小张就发现大部分单位都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很多单位在招聘信息上明明写着双休,但是打电话过去却成了单休。

这还不算什么,还有些单位明明标准薪资待遇是5千到8千,结果到现场面试通过之后再谈薪资的时候却又变成了底薪1800加各种绩效奖金提成,算下来拿到手也就3000出头。

当然3000出头的工资本身也不算低,对于像他这样的大学生来说能有一份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实际和宣传差别有些大这让小张有些犹豫,毕竟第一印象也很重要。

如果小张在简历上动了手脚那用人单位自然也会觉得小张诚信有问题,同样的道理小张对于用人单位这种夸张的宣传方式也很反感。

于是一开始的几家公司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谈拢,好一些的公司看不上小张,一些不正规的公司让他去他也没有去,而小张的前两次入职也是如此。

第一份工作应聘的是技术岗位,结果面试都通过了却被告知技术岗不招人,来了之后只能做电销岗位,这跟小张的专业也不符,所以待了两天就匆匆离职。

第二份工作跟小张专业什么都比较对口,可谁知去了之后却发现公司只有三个人,其中两个都是领导,管理着一个比小张早去了三天的员工。

小张待了两天发现公司什么业务都没有,在家人的劝说下就没有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两次失败的经历,小张在找工作也就比较谨慎,庆幸的是这两次工作经历小张都没有被骗,否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打击就太大了。

第三份工作是小张的一位朋友在网上看到的,觉着挺适合他就推荐给了他,地方位于北郊大学城附近,小张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但是很幸运地通过了面试并且薪资待遇也谈得不错。

但是上了不到一个星期班又出了问题,小张住在小寨附近,距离他上班的地方有好几十公里的距离,每天早上都是坐地铁倒公交单趟时间快两个小时了,而下班时间更是痛苦,光等公交就得半个小时。

虽然这份工作确实很适合他,但是如此漫长的通勤距离让他犹豫了,当然小张也想过搬家住在单位附近,可如果现在搬家自己又要花很多钱。

小张现在住的房子也是才租下来的并且已经给房东预交了三个月的房租,这时候搬家房租肯定是退不了。

犹豫再三小张还是没有搬家,而那份工作也没有坚持下来,就这样恍恍荡荡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看着身边其他同学有的已经上班有的安心在家啃老,小张是心里有苦却说不出来。

自己家在外地条件也一般,父母因为担心小张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早在几个月前就给小张打了一笔数目可观的生活费,如今小张一分钱没挣到却一直在花着父母给的老本,长期以往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这期间小张跟我说他也很痛苦,他并不在乎薪资高低,但是就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是怎么发现这么难呢?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同学,有些人进入了大公司坐在办公室里,有些人在小公司虽然压力大但好歹也有拼劲,甚至有些同学家里早就把工作安排好了。

反观小张自己,找了一个多月的工作结果没有一份工作干下去,不是公司承诺的跟实际不一样就是公司有问题,好不容易看上了一份工作结果因为距离住的地方太远而放弃,他也在纳闷为什么自己就遇见不到好工作?

在我和他见面聊天的时候,他的第四份工作才刚刚定下来,当然这一次的工作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薪资待遇很低但起码是正规公司,转正之后也交社保,并且假期什么的都是正常,不像有些公司打着创业拼搏的旗号搞单休。

故事到这里基本也结束了,目前小张已经办理好了入职手续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经历,小张告诉我目前的收入估计也就只能勉强糊口,但是他还是相信未来会很美好。

不过在这里小张也分享了他这两个月的一些经历和经验,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虽然有一些情况我自己不是很能理解:

首先很多公司招聘信息都写得很好,甚至在与对方聊天的时候对方也会承诺很多美好的事情,可是在真正涉及到上班及待遇的时候这些公司才暴露本性,各种苛刻的条件才暴露出来,对于一些年轻人找工作来说这一点要注意。

其次像某些行业的销售工作还是要慎重,比如你去入职他先让你开户的这种公司一定要三思,甚至还有些公司让你入职前要考一个什么什么证,其实这个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推销这个证书。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随意透露,更不要被一些公司的花言巧语欺骗,很多时候对方之所以让你去公司报道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KPI考核,至于你的能力究竟如何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