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婚那年,家公家婆经常对我们说:“要多去看大姑他们,他们混得比你爸好,多亲近他们,你们现在日子不好过,若有困难,找他们,说不定能帮一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老公听了一副嗤之以鼻的表情。但他仍拗不过二老,逢年过节,都要致电问候或亲自买礼物上门看望,除此之外,结婚入宅孩子满月等的份子钱,更是少不了,搞得老公很痛苦,怨声载道,诉苦:“挣的那点钱都不够人情往来。”

看着老公难受的样子,我很奇怪,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亲戚往来虽然不见得有多快乐,但也不至于如此反感。

对此,老公说:“你跟我去一次就知道原因了。”

于是,结婚第2年(前一年回我家过的年)的春节期间,我跟着老公,给这位亲戚拜了一次年,也明白了一些真相。

我们提着酒等拜年标配礼物,来到大姑家。

大姑姐和姑夫在年轻时就做图书生意发家,到现在,在我们老家小县城,与三分之二的学校有课本和资料书的业务往来,几十年的努力积累,家产近千万。

而两个表哥中,大表哥跟二老做生意,二表哥则从政,在县里当一个不大不小的官。

他们家在郊区,自建的别墅,装饰装修,家具设备,看上去就知道价格不菲。

看见我们到来,大姑夫没有表情,和我们简单打过招呼,就声称要休息,进屋去了。

大姑倒是热情少少,但人毕竟年近八十,口齿和记忆已有点不清,聊的不过是一些近况或过去的事,而她最喜欢聊她过去创业的事,以及骂她弟弟(也就是家公)不识好歹,因为当年她力邀他合伙做生意,而他拒绝。

她骂了十来分钟,还骂得相当难听。

后来,老公对我说,这点,他每次来都要听一次,听她骂自己的爸爸。

而两个表哥表嫂,都出去拜年了,不在家。

我们越聊越尴尬,便起身告辞。离开前,大姑让我们把酒和礼物回去,因为他们老了,不需要,而表哥表嫂他们,也不缺这些东西。

虽然明白她说的是事实,但我们仍然心里感到不舒服极了。

出来时,我问老公:“你们和大姑家平时的来往怎么样?多吗?”

老公淡淡地说:“就过年时,两个表哥会提点礼物过来意思一下,凳没坐热立刻就走,其他时间,几乎不来往。但我爸妈就要求逢年过节都要拜访他们,不管他们来不来。他们就是觉得,人情往来要跟上,遇到困难互相帮衬。不能让人家笑话我们不懂礼节,不能让人说闲话。但我觉得,他们太天真了。”

那天回去,果然听二老说,大表哥二表哥都来过,问候一下二老的身体,很快就离开。

后来,我们依然按老人的要求,去看望“孝顺”大姑和大姑夫,但人越来越反感,就像自己上门找虐一样,偏又反抗不得。

再后来,也就是5年前,我们买房,但看中的房子首付与我们的预算差了10万左右的缺口。

我们一筹莫展,因为家里几个人的钱包都掏空了,只能问亲戚,碰碰运气。

一听说我们要问亲戚借钱,家公家婆立刻让我们问大姑或表哥借。

“他们肯定有钱。”家婆说。

人家有钱就要借给你吗?我们反驳她,但她和家公都坚持让我们试试再说。

我和老公死活不开这个口。最后,家婆自告奋勇跑去跟人家提了要求。

第二天,家婆垂头丧气地回来表示,大姑姑夫都让我们问大表哥。大表哥倒是乐意,但提出必须按银行利息来签一份借条。

我们没有借表哥的钱。在人情的基础上,可以接受收利息,但起码要低一点,若要收银行一样的利息的话,还不如直接从银行贷,不欠人情。

不过,最后我们也没买那套房子,而是选了一套与预算差不多的房子。

现在,我们和大姑家少了很多来往,而父母也不再催我们去联络大姑,他们都已年事已高,我们自然也懒得自讨没趣。

写在后面:

连坐式孝顺”其实没有错,在中国,还是免不了讲人情世故的。

错的是人。如果双方都是掏心掏肺的,我们作为子女后辈,去孝顺亲戚长辈,也无可厚非,因为作为回馈,他们的子女也会反过来孝顺我们的父母,何乐不为呢?

但若不掏心不交心的兄弟姐妹,就根本没必要逼子女也跟着孝顺。

另外,孝顺长辈,不能像我公婆那样,带着目的(想人家帮你一把)让儿女去孝顺父母的兄弟姐妹,其实很天真。因为谁都不是傻子,老实说,你什么心思,那点小伎俩,人家一清二楚,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