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以上是2022年高考天津卷的作文题,凉州辞也聊发少年狂,献丑一番。

昔宋有国士,姓苏名轼,号铁冠道人,尝读人诗文后叹云:“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似为“不食人间烟火”之典出,以赞某人仙气缭绕,不似地上人物。

笔者讶然,东坡居士何许人也,论其才,诗词歌赋画及散文皆执一时之牛耳,时人谓之“文星旷世,曜耀寰中”;论其人,一如其文,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居庙堂遇事敢言,处江湖任侠洒脱,真乃“无双国士”。

此等妙人,世间尚有人物竟能得其厚赞乎?细思之,貌赞实诟也。

何谓“人间烟火”,字面解之,炊烟、火食也,可引申为凡夫俗子,寻常生活。

试问,世间竟有“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乎?自古贵者钟鸣鼎食,富者锦衣玉食,贫者弊衣疏食,皆可称烟火气缭绕之辈,或有山中隐者,心藏韬略而避世逍遥,自甘渴饮山泉、饿餐野果,笔者孤陋,未亲眼见之,只寻思,其苦学求道之时亦如此乎?

故苏子所言,实讽刺其天花乱坠,恰似后世之“青辞”。

诸君且想:晚晴无风,炊烟袅袅,此祥和之画乎?家人团坐,灯火可亲,此国泰民安乎?且自古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借一缕烟火之气,辞茹毛饮血之蒙昧,铸文明社会之根基,子云,何陋之有哉?

若逢金革之难,或瘟疫横行,必有流离失所之人民,遍于荒野之饿殍,文明亦乎遭牧竖之焚。纵观人类历史,免于战火之日寥若晨星,我泱泱中华亦有五胡播乱北方之日,两代文旺之朝亡于异族之手,其时不闻烟火之气,唯有千里孤坟之哀,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然何幸之有哉?

华夏初兴之时,尚有三家并驾齐驱,何以今日仍茕茕孑立于世?此文明之内核所然也,每逢风雨如晦之际,皆有扛鼎之士不吝焚身之祸,武有卫霍靖棣,文有李杜苏辛,节有苏武天祥,可歌可泣之辈车载而斗量之,方有文明之传承,烟火之不绝。

想我共和国建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俱兴,外有百万将士捐血肉之躯于朝鲜,战美帝于国门之外,内有亿万人民筚路蓝缕,再造乾坤,亦有钱、邓等饱学之士无问西东,弃优渥而归国,如此方渐有烟火袅袅不绝于路,复兴之晓依稀可见。

故曰,仙人之姿不足羡也,烟火之气当足惜也,自古先有家国,方谈天下,万家烟火之气,实乃复兴盛世之基也,吾辈虽凡,亦有担当之志,何忍置身事外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S:梦回高考,青春不复,情怀永存,加油吧,少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