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门看展的日子,就静心整理这几年拍的各地博物馆的照片,前两天在整理北京市档案馆照片时发现了一张“义利快餐厅”的照片和1983年北京市第一轻工业局关于对设立“义利快餐厅”的批复。义利面包可以说是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中学,无论是学校还是单位发早点,配的一定是义利面包。我爸最爱吃义利的维生素面包,我小时候最爱吃威化,现在最爱吃果子面包,但是我真的对于义利快餐厅一点印象都没有。正是这样一张照片,一份批复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开始搜索关于义利的新闻,原来这家老字号有着这么多我不曾知道的过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4月20日,“义利快餐厅”作为北京第一家西式快餐厅在西单南口的西绒线胡同正式挂牌开张。当时的市领导张百发同志亲自来剪彩。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社记者采访后,发出的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要知道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设了第一家店,1990年麦当劳才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店。(因为老妈在前门上班,所以小时候隔三差五老爸就会带我来前门的KFC,一人一份套餐,吃完了正好接老妈下班,每次吃完了还得去旁边的大磨坊面包房买一个苹果派当第二天的早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KFC北京前门餐厅

KFC北京前门餐厅内部

1984年的春天,生活刚刚好起来的北京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口腹之欲,北京市政府找到了义利食品厂,要求他们在这方面带个头,让人们能吃到干净、营养好、合乎口味的快餐食品。义利食品厂迅速派人考察了西欧一些国家以及日本、香港等地,最后决定与香港冯秉芬饮食服务公司合作,在北京开办一家西式快餐厅。

开业当天,义利快餐厅150平方米的店堂挤满了来宾,大家品尝汉堡包、火腿三明治、香浓咖啡……人们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来,为的是体验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

当时来得最多的就是知识分子,音乐、西餐、轻曼的灯光,这一切在当时最为“时尚”的东西立刻深入人心。义利快餐厅自开业的那一天起,几乎每日顾客盈门,座无虚席。当时的日营业额可以达到6000到7000元,年营业额高达200万元,以当时的消费水平来看,这是一个销售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来到了2002年4月19日,由于西单地区道路扩建工程,义利快餐厅在经营18年后消失了。新闻中只有一张模糊不清的配图,不能不说是遗憾的,如今想看看曾经的义利快餐厅内部长什么样,只能依靠这样的文字描述了。

从正根儿上讲,义利并不是在京城创的业。当初创业的地方是在上海,而且创始人还是一位外国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一个名叫詹姆斯·尼尔的苏格兰人来到上海,在南京路摆设了一个小摊位,自产自销苏格兰风味的西点、面包。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不久的将来,这小本生意会发展成为一份大产业,更想不到还能延续为一家百年老号。

詹姆斯·尼尔原是一艘英国海轮上的司厨,他晚间做,白天卖,租界里的洋人都喜欢吃他制作的味道正宗的点心、面包。他的摊位在英商福利公司(Hall&HoltzCorp)附近,福利公司的老板看中了他的才干,特聘他来经营公司的食品部。从此,詹姆斯的西点面包从小小的街头摊位上了一个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晃几年,詹姆斯在商海里历练成了经验丰富的生意人。他雄心勃勃地先在上海四川北路租房,后又买下了4500平方米的地皮,建厂房、购机器……詹姆斯引用中国传统“先义后利”的儒家思想,也结合自己名字的谐音,为新企业命名“义利洋行”,厂址就设在愚园路421号。

在那个年代,义利食品就可以预订。清晨7时,义利运输车会准时将客人预订的面包、西点送上门。1915年,义利“星”牌奶油巧克力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1937年在上海家庭日用工业品展览会再获金奖,人称“金奖巧克力”。到上世纪20年代义利已经成为江南著名的食品企业。

哪个小伙伴的童年没吃过那种硬硬的巧克力

1939年,詹姆斯·尼尔逝世,他的儿子来华继承父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小詹姆斯回国服役,将义利洋行转手卖给了一个叫维克的犹太人。上海沦陷后,日本人逮捕了维克。维克决定拍卖义利洋行。

1946年,维克在报上刊登广告,宣布拍卖义利。这条消息引起上海一个实业家倪家玺的浓厚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将义利洋行从外国人手里盘到国人手中的机会。最终倪先生集巨资250根金条买下了“义利洋行”,至此,义利洋行结束了作为外资企业整整40年的历史,更名为义利食品公司。

上海解放后,北京新中国食品厂的老板董祖鸿到了上海,带来了一个信息:首都北京急需发展食品工业,建议义利迁京。1950年冬,义利食品公司在倪家玺为首的公司骨干的带领下迁移至北京,建立公私合营的北京义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北京新厂位于广安门内王子坟,占地4488平方米。义利公司迁京首次给京城的百姓带来了西式饮食文化。据史志记载,由于义利食品公司发展成为京城著名的老字号,便取“义利”中的“义”字将广内王子坟命名为“广义街”。

在食品短缺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义利年产销各类食品2万至3万吨,销售额达7000余万元,在京城食品行业独占鳌头。威化巧克力、果料和维生素面包、玉兰巧克力、龙虾酥糖等,分别获国家轻工业部金、银质奖和北京市优质产品奖。这些产品几十年畅销不衰,至今它们仍然活跃在老百姓的早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