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佛山游龙现场驱逐女性观众引热议,网友:在桥上围观曾被水瓶砸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习俗全世界都有,并不罕见。文明有开化与不开化之分。习俗不等于文明,有人的地方就有习俗。

综合这些理念,看一下近期发生在广东某些地区的龙舟事件。

端午节期间,一名佛山女游客登上龙舟拍照,结果遭到了网络暴力。网友纷纷批评她无知,不懂得入乡随俗,甚至有人要求她承担刑事责任。

事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龙舟协会回应称:当地有一种传统龙舟,妇女不能碰,我们也会加大宣传,避免女游客未经龙舟主人允许,误上传统龙舟去拍照留念。

6月6日,广东佛山再次发生了类似事件。

顺德容桂红星游龙大汇现场,桥上聚集一些女性围观群众,一名男子冲桥上女性大喊“女子散开”,引发热议。

容桂街道宣传部回应称,当地确实有这样的民俗。龙舟上一般奉有“神庙”,按民俗说法,女性可能会冲撞到船上的“神灵”,从而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不好的影响。

回应特意说明,没有歧视女性的意思,这个习俗系部分地区的习俗,不代表官方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这两次事件,再结合网络上的一些说法,大概可以了解当地有关龙舟的习俗。

龙舟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龙舟,有些已经传承了上百年,传统龙舟是不允许女性触碰的;另一种是标准龙舟,标准龙舟可以允许女性登船。

民间还有一种凤艇,就是单独为女性而发明的一种东西,当地鼓励女性参与龙舟运动,但只限于没有宗教含义的领域。

准确地说,女性不能登上传统龙舟,那么这样的习俗到底是不是陋习?

不同立场的人看到这个问题肯定是不一样的,从小接受当地教育的人,无论男女,肯定都会认为存在即合理,我们要入乡随俗,可以不理解,但不能不尊重。

没有类似文化教育背景的人,或许会认为这就是性别歧视。什么是歧视?在不违反纲常伦理的前提下,一部分人可以做,另一部分人不能做,这就是歧视。

说到底,就是关于“法无禁止即可为”和“入乡随俗”之争。习俗是法律之外的东西,更倾向于道德约束。

换一种思路,如果女性站在桥上围观,质疑不躲避,会怎么样呢?一名女性网友曾经就这么做,她站在桥上围观龙舟比赛,结果被扔过来的矿泉水瓶砸。

相信跟这位网友有相似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就陷入了一个新的难题。

比如说,一名女性不听男人的劝阻,执意要站在桥上观风景,这个行为并不违法,但是却违反了当地的习俗。

如果这名女子的行为惹怒了当地人,被当地人殴打,或强行拖拽,这种行为属于无法。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习俗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并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那么这个习俗可能真的存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的入乡随俗,其实很多人对这个词有误解。

什么叫入乡随俗,一个人进入外乡,要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这里有个前提,当地的风土人情一定要合法,不能为了维护风俗而干违法的事。

女子站在桥上看龙舟,可能会招来不法之事,但这个源头不在于女子,而在于企图维护当地习俗的人。

还是要引用张三的那句话,对于公民来讲,法无禁止即可为。

对于不准女性触碰龙舟是否涉嫌性别歧视这个观点,其实要从习俗的来源分析

端午节起源于屈原,节日本身并无任何性别色彩,后来的赛龙舟、吃粽子是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衍生出来的。

也就是说,古人给这个节日增添了宗教色彩,宗教在演变的过程中又加入进去祠堂文化,在古代的祠堂文化中,男性拥有绝度的主导权。

古人重男轻女,这是祠堂文化延续下来的依据。如今提倡男女平等,那么基于重男轻女色彩而延续下来的一些习俗,是否应该有多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