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已签约维权骑士,抄袭必究!

01、

1898年,在安徽金寨县果子园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中,诞生了一个女婴。

本来家里添丁进口是一件喜事。

但她的降生,却给本来就贫困的家庭又添了一张吃饭的嘴。

这让父母没有了喜悦,反而多添了一份愁苦。

父母给她取名詹凤梅,希望她长大以后能够如凤凰一样出人头地,像梅花一样傲雪凌霜。

就这样,在吃糠咽菜的日子里,詹凤梅一天天长大了。

虽然营养不良,但十四、五岁的詹凤梅却出落得亭亭玉立,如梅花一样娇艳有傲骨。

詹凤梅16岁时就出嫁了。

她的丈夫陈德启也是一样的贫苦农民,两棵结在苦藤上的瓜相依为命,共同抵御着风雨的侵袭。

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后,詹凤梅的丈夫陈德启因为积劳成疾,无钱医治,很快就去世了。

失去了丈夫的詹凤梅,只好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艰难过活。

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但所挣很少,根本不够一家人的生活。

无奈之下,詹凤梅只好将小儿子送给别人抚养。

1926年,共产党来到了金寨地区,他们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成为了为农民当家作主撑腰的农会,号召大家参加农民,争取自己的权利。

身在穷苦中的詹凤梅看到了穷苦人解放的希望,她坚决拥护共产党,更是投身农民组织当中,成为积极分子。

詹凤梅本来大字不识几个,可是为了领导群众、发动群众,她参加了识字班,认真学习文化,并聆听党的教诲。

很快,詹凤梅就以优异的表现,被推选为农会小组长。

她跑前跑后,做宣传、搞活动,为农民做事,为农民讲话,成为大家的主心骨。

1929年,詹凤梅在党旗下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入党后的詹凤梅,更是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她努力为党工作,不知疲倦、不顾劳累、废寝忘食,先后担任了乡、区的妇女主任。

她每天都在为革命工作奔走操劳。

为了动员青壮年参加红军和赤卫队,她首先以身示范,将自己15岁的儿子送到了部队上,参加了红军。

在她的说服动员下,很多青壮年走出了家门,参加革命,奔赴战场。

02、

1932年冬,红军主力撤离,敌人开始对苏区进行疯狂围剿。

在这种情况下,詹凤梅没有畏惧和退缩。

妇女游击队成立后,詹凤梅自告奋勇担任队长,在区委的领导下,带领大家与敌人周旋作战,袭击敌人。

1933年2月,詹凤梅在给区委传递情报的过程中,不幸被敌人发现而被捕。

敌人妄想从她身上得到他们想要的情报。

为此,敌人机关算尽。

他们对詹凤梅软硬兼施,先是拉拢利诱,许以高官厚禄;后见软的行不通,又开始用酷刑逼供。

詹凤梅被他们吊起来抽打,被打得浑身血迹斑斑,没有一处好皮肉......

敌人还用铁钉刺穿她的十指,用烙铁烫遍她的身体、用枉子压她的腿、用铁丝穿过她的R房.......

在K刑下,詹凤梅咬牙坚持,誓死不投降。

最终,一无所获的敌人对她下了毒手。

他们把她绑在电线杆上,用刀割去了她的耳、鼻、舌头和双眼,敲掉了她的牙齿、挖掉了她双眼,剜掉了她的R房,将她残忍地杀害了。

詹凤梅英烈永垂不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