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吃人的故事,一般只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例如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就有类似的描写。书中虽有很多经典的情节值得人反复回味,但其中有一个故事,却让人看得脊背发凉,浑身冷汗直冒。

很多小孩子看了后,连续做了好长时间的噩梦。

那个故事,就在《水浒传》的第二十七回,讲的是“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书中的母夜叉将人用蒙汗药迷晕,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

那在现实中,会有类似的场景发生吗?

如果问别人,回答可能是不确定。但若问到西单的老住户,他们大多数会给出肯定的回复。因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单就曾出了这样一起“人肉包子案”...

据说,那凶手表现得极其自然,最后还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医生,在买包子时发现了端倪.....

这是怎么回事?今天,就带大家了解那场西单人肉包子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医生买包子发现端倪】

这个案子,大约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提起破案的关键,那得先说一说那位警觉包子可能有问题的医生。

那位医生名叫田守本,是缸瓦市附近一家小医院耳鼻喉科的一名科室主任,有20多年的从医经验,凭借精湛的医术救治了很多病人。

他因长期在医院工作,了解很多常人所不了解的东西。也正是因此,才牵扯出了一桩性质极其恶劣的人肉包子案。

82年的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哪怕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太阳依旧毒辣。路上行人脚步匆匆,恨不得飞到家里歇着乘凉。

田守本也是如此,那天医院没什么事,他四点就下班了。

本来想直接回家,但在途中他却改了主意,他想到就算回到家也是燥热难忍,老伴下厨铁定又要出一身汗。正巧,同事这些天一直在称赞附近有家包子很好吃,他便想着买些回去尝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家店位置倒也好找,按现在来看的话,就在西单北大街附近十字路口往北,曾有一个老西单的牌楼。顺着牌楼往西,就能看到那家包子铺。

当时,远远地,田守本就看到有家包子铺前大排长龙。他心中了然,估计就是这一家了。那家包子铺食客众多,门脸却不大。如果横着,可以放下两张桌子,前头是店,后头是加工包子的地儿。

包子铺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排队的街坊都叫他老逢。那老板看起来很是麻利,虽然排队的人多,但他一个人忙活也不见慌乱。遇到特别熟悉的街坊,他手上的活不停,还能带着笑跟人唠两句。

也是得益于老逢动作麻利,队伍虽长,田守本没等了多久就排到了。他拿出了自己的饭盒对着老逢说:“师傅,听说您这包子不错,您给我来十个。”

老逢本听到动静,忙应了声:“哎,您等下,我给您捡。”

很快,老逢便给田守本数了10个包子递过去,并接过他手里的钱。由于不熟,两人一个拿包子,一个拿钱,也没唠别的就分开了。田守本离开后,后面的食客又火速补上空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边老逢的包子依旧在热卖,而田守本也带着包子回到了家。对于身边同事都赞不绝口的包子,他一直是很好奇。不过因为他前几天没时间,便一直没买。

买到之后,田守本见那包子平平无奇。真要说的话,甚至还不如寻常的包子卖相好看。而这,也让他更加好奇。眼下得了空,他坐下后便拿着一个包子撕开了皮。

那包子肉馅还挺大,算是便宜实惠的。至于闻起来,其实也很香,这确实不错。

但田守看着那肉馅却忍不住皱眉头,嘴里还嘀咕着:“这肥油怎么是黄色的?坏了?”

怀着疑问,他小心地咬了一小口。那包子吃起来也挺香,鲜嫩可口,不过不太像猪肉,而且还有一股特殊的香味。田守本咂了咂嘴,虽然只尝了一点,但他嘴里那包子馅儿的甜腻味道却一直挥之不去。虽然味道挺好,但他却感觉有些不太舒服。

这种味道,他好像在哪里闻到过。

包子铺老板是放了什么特别的香料?还是说这是肉本身的味道?那肉馅究竟是什么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着想着,田守本突然灵光一现,惊呼道:“这怎么跟死人身上的味儿似的。”

这话一说出口,田守本自己也吓了一跳,惊出了一身冷汗。但他越想,越觉得味道像。因为他对这个味道很熟悉,而这,跟当地的白事有关。

虽然当时提倡火葬,但当地人对白事依旧很看重。在火葬之前,他们会先将尸体放在附近的小医院停起来。接着就回家搭棚、请人,准备操办白事的一切事宜。这些事忙起来快则两天,慢则三四天。时间长了,那些尸体难免会有些味道。

而田守本每次下班经过,也总能闻到一股尸体腐烂时空气中弥漫的甜腻腻的味道

这种味道其实并不明显,他也是时间长了才对这种气味比较敏感。眼下,包子里竟然也有这种味道,顿时让田守本十分疑惑。不过他也不能确认,包子里的是不是人肉。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随着一阵叮铃铃的铃声,一个人影从他家门口经过。看到那个人,田守本顿时眼前一亮,匆忙叫住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行动】

那个田守本叫住的人,是在丰盛派出所工作的小王。

小王那年28岁,别看他年轻,其实他已经有10年的工作经验了,他处理了不少案子。虽说小王比不上那些资历特别老的警察,但他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故而,当时看到小王,田守本顿时松了口气,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在小王疑惑的目光中,田守本向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猜测。

而听完田守本的讲述,小王也是神情严肃。如果真的是人肉,那这影响极为恶劣。而且就算是死猫死狗来做馅儿,也是不行的。

根据警察从业十年的经验,小王感觉这事儿不简单。他秉承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迅速向上级汇报此事。而他的上级又带着他来到市局,进一步做汇报。

市局接待他们的人叫老梁,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听闻此事后,他当即安排人拿来了样品进行检测。因为当时设备不是很先进,直到第二天中午,检测结果才出来。

在那张化验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所提验物经科室化验后结果为:检测物内含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核酸、脂类与人体构成物相吻合的几率为80%。”

老梁看到报告,虽然早有预感,但他还是十分惊骇。

这说明,包子馅有八成的几率是人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事关重大,老梁火速叫来了局长和小王。简单商量之后,几个人赶忙整理材料递交上级领导。而市局领导也是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很快以7-14案立案,并命人成立侦破小组。在批复报告上,市局领导明确希望他们全力侦破此案,让生者居其安,死者冥其目。

老梁在短时间内得到许可后,很是激动,迅速抽调约20名实力强劲的警察成立7-14大案专项小组。

当晚,专项小组就召开了紧急会议。为了避免凶手再次作案,他们一致决定尽快在抓捕前弄明白凶手有没有帮凶。如果没有帮凶,则立即对凶手进行抓捕。

就在警方在包子铺附近蹲点时,他们意外发现近来生意很好的包子铺竟然暂停营业了。这让警方心头一紧,莫不是他听到风吹草动躲起来了?这其实不应该,因为警方的行动很迅速,且相关人员并没有人透露情况。

看起来,包子铺老板老逢应该是暂时有事出去了。而让他能停业出去,不论是做事还是见人肯定都不一般。说不定,他们很快就会迎来新的线索。

就在众人焦急地等待中,夕阳西下,包子铺老板老逢回来了。

不过,他并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有一个陌生人和他一同进了包子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案组成员对视一眼,神情皆是十分凝重。

那个突然出现的人,不是凶手同伙,就是下一个受害者。为了不打草惊蛇,老梁让人先堵住包子铺周围的各个路口,决定将抓捕活动延迟到晚上。

夜深人静,抓捕小组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突然,包子铺内传来一声尖叫,看来那名陌生人是被骗来的人质。在听到动静的一瞬间,老梁当即下达了抓捕命令。

由于事态紧急,抓捕小组直接破门而入。正好,他们看到了流血哀嚎的陌生男子,以及抓着棍子的老逢。见此情景,他们心中一沉,严肃地呵斥老逢:“站那别动!把棍子放下!举起手来!”

老逢看起来十分冷静,脸上还挂着笑问抓捕小组有什么事,是不是搞错了。但老梁他们已经看发现了他的真面目,厉声道:“搞错没搞错你心里清楚得很,带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警方就在包子铺的冰柜里发现了一条姜黄色的人腿。

而随着进一步调查,这起人肉包子案的起因和结果也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 【再次作案,当场抓获】

任谁也没想到,这场人肉包子案最开始竟只是因为包子卖相引发的纠纷。

原来,老逢做包子肉馅可以,但是发面一直不太行。他做的包子卖相不好,包子皮甚至吃起来还有点酸。得亏是包子馅鲜美多汁,才没断了生意。

他每天的活儿不多,大笼屉一屉三十来个包子。每天分为上下午来干,一般能做三百来个。那天正好赶上早上天气凉快,他六点之前就蒸好了第一屉包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逢正在收拾的时候,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那人穿着白衬衫,运动裤和运动鞋,看着不怎么讲究。说话的时候,也是流里流气,显得有些不礼貌。他径直停在老逢包子铺前,开口让老逢给他拿四个包子。

老逢看到生意来了,忙不迭地回应:“哎,您等会啊。”

说着,就捡了四个肉包递给那年轻人。

那年轻人接过包子后,直接撕开把里头的肉馅吃了,包子皮则随意丢在了老冯的土簸箕里。

他的行为,让老冯有些恼火。毕竟是劳苦人民,看到浪费粮食也是看不过去。他叫着年轻人,让他不要再糟蹋粮食。结果那年轻人也是脾气大,直接开口嘲讽道:“我这么吃怎么了!你好大张脸管得着我吗?!”

这两句话,直接给老冯也整的来了气,他瞪着眼愤愤道:“嘿,你怎么说话呢!”

那年轻人也不甘示弱地回瞪他,说:“你怎么说话呢!你包子皮这么硬,活人能咽的下去吗?你瞧这碱点,怎么吃啊!还管我吃不吃皮!你这包子没吃死人就算不错,要我回家了肚子疼,我非抄了你这破地方。”

年轻人的话,可是实打实地踩到了老逢的痛脚上。本来他就因为自己做的包子卖相不好而自卑,这一下子更是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衅。

于是,愤怒的老逢直接给了年轻人一个大擀棍。那年轻人也估计是没想到老逢真敢动手,下意识地低头想躲一躲。这一躲,可真是坏了事儿了,那大擀棍直直地砸在了年轻人后脑勺上。

只听“噗通”一声,那年轻人当时就倒在了地上,没爬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逢也没在意,以为人晕过去了。随后,就将人扶到了包子铺里,让他趴在了桌子上。老逢想着先让人缓一会,等人醒了再好好说道说道。之后,他就先去忙活生意了。

但等到老逢卖完上午的包子,年轻人还是没有动静。老逢感到很奇怪,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果然,他轻轻动了动年轻人后,年轻人的胳膊就“啪”地耷拉到了地上。

等老逢颤颤巍巍地用手去探年轻人的鼻息时,发现人早已断了气。老逢一下就懵了,哪怕是无意的,那也是杀了人。而杀人是要偿命的,这让老逢害怕极了。

慌乱之间,老逢先把尸体和自行车挪到了后面的院子里,随后就开始想办法毁尸灭迹。尸体太大,直接带出去不现实。但如果分成小份,一直在晚上出去抛尸也容易引起怀疑。

为了保命,老逢升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既然没办法挪出去,自己也是做包子生意的,干脆做成包子卖了就好了。于是,老逢将肉剃下来,放了大量的香料和料酒遮掩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刚开始卖人肉包子的时候,也很是慌张,生怕被人看出端倪。

不过,让老逢意想不到的是,人肉包子的生意变的非常好,店门口每天都大排长龙。在金钱的诱惑下,老逢很快就迷失了自我。那时,他脑子里只想着搞钱,想着去哪里“进购食材”。

本来他看顾客看的是那人是高是矮,是美是丑。那件事之后,他看的是顾客肥了柴了病了。

正好当时有一对来自外地、即将离开的弹棉花的夫妻。他用弹棉花来诱惑,将他们在同一个晚上依次骗到家里打死。自后,他将两人做成了包子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老逢还在积极研发,怎样把包子变得更好吃。他发现用人的内脏熬成的大油,分批加进馅料里,会让包子变得更加鲜美。果然,来买包子的人更多了。

但这也让他露出了马脚,而浑然不自知。在“食材”储备再次告急之后,他用招工的名义,骗来了一个比自己瘦弱的外地人,准备在晚上将其杀害。

不过,那次老逢并没有得手,反而被抓捕小组当场抓获。

【小结】

此事一出,众人皆惊骇不已。他们没想到,平常起来有礼貌且和善的老逢,竟然能下此毒手。而老逢在多次作恶后,终于得到了自己的惩罚。

随着“砰”的一声枪响,他罪恶的一生自此终结。

自那之后,因为案件本身影响极为恶劣,他的卷宗被人一直封存了起来。至于文中提及的内容,则是根据一些现有资料和老人的回忆拼凑而成。

而当年案件的细节到底是何种情况,其实并没有人敢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