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事。自古以来,端午食粽就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甚至端午节还有个别名叫“粽子节”,对于中国人来说,端午节没有吃粽子便不算过端午。只是,过节不能只顾开心,还要注重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科学选购 合理消费

首先,粽子是节令性食品,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尽量通过正规可靠的渠道购买,选择资质证照(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家,而不能因为图便宜选择购买不明来源的粽子。

其次,选购粽子时也应仔细观察,避免买到不合格的产品。选购预包装粽子时,一是要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包装袋破损、漏气或胀袋等情况;二是要查粽子标签信息是否齐全,是否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等信息。选购自制新鲜粽子时,应查看粽叶是否包裹完好,粽体形状是否完整,确保无霉点、无露米和无变形。

另外,消费者在购买粽子等食品后,应向商家索要和保存购物凭证,以便后续维权。

02 规范贮存 正确食用

粽子可以分为新鲜类、速冻类、真空包装类等不同的类别,消费者应根据所购买的粽子类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如果购买的是预包装的粽子,可以根据包装上标签载明的存放方式进行保存,如果购买的是自制的新鲜粽子,保质期不会太长,最好冷冻保存。

食用粽子时,一定要确保热熟、热透,需要注意的是,粽子虽然好吃,但一次也不宜过量食用。如果购买的是自制的新鲜粽子,建议根据需要少量购买,即时食用;如果购买的是预包装的粽子,可以按照包装标签标示的方式食用。

03发现问题 合法维权

有些商家在节日时为了牟利,会销售来源不明、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的产品,因此端午节需要警惕和严防不合格的粽子或粽叶等产品流入市场。消费者在购买粽子等产品后,如果不幸“踩雷”,发现所购粽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保留证据,及时维权。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可知,消费者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并因此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并且,生产者或者经营者都不能推卸责任,必须按照“首付责任制”先行赔付。如果是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反之亦然。

另外,除了要求赔偿损失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获得惩罚性赔偿,即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如果与商家协商不成,消费者可以拨打12345或12315电话投诉举报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节日最是喜庆热闹,希望上述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大家快乐过端午,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祝大家都能“粽”享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