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3年,广州象岗的一个军事基地上,为了解决这里的员工住宿问题,经过一致决定要在这里建设一个公寓大楼,没成想在施工过程中,地面突然出现一个无底洞,施工人员还在其中发现了许多古墓,这个意外发现却为考古学者们带来了惊喜,并为此揭开了一个古代政权的神秘面纱,那么这些考古人员究竟在这个无底洞里有什么发现呢?一圈三连,点个关注~

广州惊现无底洞

象岗是广州越秀山最西边一个不大的小山坡,因为外形酷似卧象而得名。在过去象岗与越秀山连为一体,但在洪武年间,番禺古城三城合一,北城也向北扩张了2600多米,为了打通一条新的的道路,象岗被凿穿,它也和越秀山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山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象岗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地势条件,清代顺治年间,这里就成为了南方的防守要塞,象岗上修建了炮台来保护广州北城。新中国建立之后,解放军也入驻了这里,并开挖掩体,将象岗作为军事禁区。

到了1983年,为了解决员工的住宿问题,象岗处计划盖一座公寓大楼。于是一支施工队来到了象岗施工,他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个海拔只有50多米的小山铲平。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很快象岗的山头就已经被挖掉了17米,工程进展非常的顺利,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发现了几座古墓。足以看出象岗一带,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宝地。

这些古代墓葬被发掘之后,考古工作人员非常重视,也来到了现场进行勘察。不过这些墓地的规模都很小,而且大多已经被盗墓者盗掘,墓内并没有什么文物,只剩下空荡荡的墓室。考古人员分析之后判断在深处应该不会再有墓葬,于是在简单的处理之后,施工照常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就在一天午后,挖掘机在进行一轮的粗挖之后,施工工人开始平整作业面并移走土石方,结果在去除了表层的沙土之后,一块巨大的石板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这块石板不仅表面平滑,形状也非常的规整,显然是人为加工而成。施工人员发现石板周围有一些很细的缝隙,他们小心翼翼地用镐撬动石板,结果出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无底洞的出现立刻引发了围观,围观的人群对这个黑洞的来历也是猜测纷纷。有人认为这是林彪当年带领部队挖的防空洞,还有人觉得这可能是当年日本人的藏宝洞,甚至有人觉得这个是外星人留下的。负责工地现场几件的科长邓友钦也被围观的人群吸引了过去,因为之前有过挖到古墓的经验,他断定这应该也是一处古墓,于是他立刻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有关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省文物局的黄淼章在接到电话之后,立刻和自己的同事们赶到现场,他使用手电照明,影影绰绰看到这个黑洞内部空间非常巨大,四周石壁上的造型也很粗犷,他初步断定这是一座汉代以前的墓葬,这也是广州地区第一次发现汉代以前的墓葬,他忽然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越王墓。

神秘的越王墓

南越国是我国秦末到西汉时期,存在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从秦将赵佗建国开始,历经五代国王。在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地区就和楚国关系密切,之后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遣屠睢率领50万大军兵分五路进攻南越,结果遭遇了顽强的抵抗,屠睢也被杀死,秦始皇不得不放慢了征服南越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公元前214年,灵渠修建完成,秦始皇派出任嚣为主将,带领赵佗再次进攻,终于将岭南地区纳入了版图,随后秦始皇在岭南设立了桂林郡、象郡以及南海郡。但很快随着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全国各地都爆发了不同规模的起义,秦王朝也变得分崩离析,无暇顾及遥远的岭南地区,南海郡守任嚣便有了割据的念头。

公元前208年,任嚣病重,他找来赵佗让其代行南海郡守,并告诉赵佗南海郡依山傍海,有险可守,可以依此建国。在任嚣去世之后,赵佗便下令封锁交通要道,切断了和岭北的联系,随后杀掉了秦朝的官吏,安排自己的亲信担任长官。在公元前205年也就是汉高祖二年,赵佗武力镇压了桂林郡和象郡的叛乱,实现了岭南地区的统一

次年赵佗正式建国称王并定都番禺,他也修建了防御工事,避免中原王朝的讨伐。后来在公元前196年,南越国成为了汉朝的藩属国。此后南越历经四任国王,直到公元前113年,南越丞相吕嘉发动叛乱,杀死了当时的南越王赵兴并立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一年之后汉武帝发动了对南越国的战争,历时一年灭掉南越国,至此南越国彻底消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越国作为一个割据政权,存续将近百年,尤其是开国国君赵佗享年百岁,在位时间极长,相传他的陵寝中有大量的珍宝。赵佗也清楚肯定有人觊觎他的陪葬品,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之中,他都在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寝被盗,他派出大臣在番禺城外的山岭之中修建了几十座疑冢。

赵佗去世之后,他的孙子赵胡继位,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赵佗举行国葬。这场国葬声势浩大,他先是派出军队在番禺附近的山岭上驻守,然后4支完全相同的送葬队伍从番禺四座城门同时护送灵柩出发,分别到达了不同的安葬地点。这样的操作让所有人都搞不清楚赵佗到底安葬在哪里,加上之前大量的疑冢,赵佗墓在哪里成为了一个谜。

在赵佗去世后的两千多年间,民间盗墓者都在寻找他的墓葬,孙权还曾经派出五千大军在岭南地区搜索南越王墓,但最终他们只是找到了赵佗曾孙赵婴齐的墓葬,虽然也有一些陪葬品,但是不能让孙权满意。而之后岭南地区,很多人都在寻找赵佗墓,可是最终却都无功而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16年,当地的农民在广州城外龟岗施工的时候,曾经发现过一座南越时期留下的古墓,在古墓之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不过专家研究之后发现,那座古墓不过是南越一个普通贵族的墓葬,南越王族的墓葬依旧没有被发掘,但那次发现证明了南越王族墓葬应该就在岭南地区。

这次象岗施工发现无底洞,广东省的考古人员都非常激动,他们觉得这可能就是南越王族的墓葬。广州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麦英豪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现场,他一眼就断定这是一个汉代的巨型墓葬,不过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勘察才知道。于是他立刻安排人员驻守在深坑旁边,并遣散了工地上的工人,因为害怕墓室遭到破坏,他还封锁了相关的消息。

探索无底洞

临近傍晚,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麦英豪让身材较为瘦小的黄淼章进入墓室之中探查,黄淼章从石板的缝隙中进入了地宫,当他透过手电的光束看清地下的一切后,进洞之前的恐惧荡然无存,他的内心也被震惊与喜悦所填满。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青铜器皿与玉制品,这说明这座大墓之前并没有被盗墓者盗掘过,而从规模来看,这的确是汉代的王族之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结果让麦英豪心里有了底,他觉得这很可能就是之前苦苦寻找的南越王室墓葬,随即他立刻向广东省政府汇报了这次的发现。领导对此也非常重视,将这个信息传达给了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得知这次发现的大型墓葬主人很可能是南越王族成员之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也对此高度重视。

在了解了相关信息之后,他认为墓葬既然已经被发现,为了保护其内的文物,最好尽快解决,随后国务院也批准了他提出的发掘请求。在1983年8月25日,古墓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随着墓中文物的不断出土,2000年来南越国的神秘面纱也慢慢被揭开。

为了保护古墓中的文物不被阳光和雨水侵蚀,考古队员在发掘工作开始之前在无底洞上方搭起了一座巨大的棚子。而且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就开始发掘,而是对主墓室周围进行了细致的取样勘测,以避免在发掘过程中破坏周围的陪葬坑。这次勘探的结果也让考古人员大为震惊,他们发现这座墓是将象岗山挖空之后修建的,只有皇室才有可能修建如此大规模的墓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在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在很多陪葬品上写有“长乐宫器”的字样。在西汉时期长乐宫是太后的居所,除了南越国的王室,一般人是不敢使用这个字眼的,考古人员也判断这应该就是南越王室的墓葬。随后考古人员在发掘的过程中还发现有两个殉葬人,这再次证明墓主人的身份非比寻常。

最终在这座古墓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在墓室东侧的耳室之中,除了有大量精美的金银制品,还有数量众多的青铜乐器,光铸造的编钟就有两套,分别是甬钟和钮钟,这两套编钟做工精美,历经前年之后依旧音律准确,让人叹为观止。

丝缕玉衣

随着墓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奇珍异宝重见天日,这也让人们对墓主人的身份更加好奇。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文物的出现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在墓室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套特殊的殓服,墓主人全身被玉片所包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汉之前,很多身份高贵的人在去世之后,都会选择玉衣作为殓服,玉衣的等级也有严格的规定。现在考古发现的玉衣主要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以及铜缕玉衣,其中诸侯王一般使用的都是金缕玉衣,也有一部分会使用银缕玉衣。考古人员最初猜测墓主人是南越王,因此推测墓主人很可能穿的是金缕玉衣,可实际上在墓葬中出土的却是一套丝缕玉衣。

丝缕玉衣也是中国考古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之前无论是考古现场还是文献中都没有记载这种特殊的殓服。这套丝缕玉衣的保存非常完好,而且其时间要比中山靖王刘胜所穿着的金缕玉衣还要早12年。

整件丝缕玉衣全长1.73米,由两千多枚玉片制成,每一枚玉片的四个角都被打磨出了小孔,之后用朱红色的丝带串成一体,最终的丝缕玉衣造型非常规整,外观也很精致。不过丝缕玉衣使用的玉片材质并不统一,颜色上也有差别。其中大量的玉片都是黄褐色的软玉,专家对玉质进行分析后判断这应该是南越地区出产的玉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越国在汉朝期间是得到了中央政府承认的,因此如果这件玉衣是皇室赏赐的,那么其制作也应该要符合汉代的规制,至少应该使用银缕或者铜缕作为玉片的穿连材料,以南越王的地位来看,大概率应该是穿着银缕玉衣下葬。可是这次出土的玉衣却是以丝缕相连,这足以说明这件玉衣是南越当地制造而非来自中央,这也和之前发现的玉衣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南越这个政权。

除了丝缕玉衣之外,墓主人下葬的时候身上的穿着同样非常复杂。他的面部并没有被丝缕玉衣所覆盖,于是他在脸上覆盖了一块蚕丝制成的蒙脸巾,上面还点缀有8块杏形的薄金片。金片上的纹饰也很复杂,在每块金片上都纹有两个尖角的羊头,这样的图案也可以保佑墓主人不受打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印与铁剑

丝缕玉衣的发现已经足够让考古人员兴奋了,不过真正的惊喜还在后面。在之后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墓室中发现了一枚金印,上面写着“文帝行玺”,这也是我国考古发掘出的第一枚皇帝印玺,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枚金印也被称为这座南越王墓的“镇墓之宝”。

在之前的考古发掘中,虽然也曾经出土过一些秦汉时代的印玺,不过并没有皇帝的印玺。关于那个时期皇帝印玺的造型,只能从文字记载上窥到一丝端倪。

史书上记载秦汉时期的皇帝印玺应该是玉制的,可是这次在南越王墓中发现的皇帝印玺造型却和记载的完全不同,其使用的材质为黄金,钮印的造型则是蟠龙,印上的印文为“文帝行玺”,这些和文献上的记载是有出入的。从这也可以看出,这枚金印应该并非出自汉朝朝廷之手,而是南越国王生前自己铸造并使用的一枚金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王墓中除了这枚皇帝使用的金印之外,还发现了两枚金印,金印上分别写有“泰子”和“右夫人印”,这两个金印的造型和皇帝印也有所区别,使用的钮印不是蟠龙而是龟的造型。其中“泰”字通“太”字,而太子的金印也是考古中首次发现,之前并没有发现过同类型的印玺传世,这也弥补了我国考古界的空白。

通过这些金印,墓主人的身份也终于被揭晓,他并不是人们期待中的赵佗,而是他的孙子赵胡,也就是第二代的南越王。尽管墓主人不是赵佗让人有些失望,可是发现赵胡墓,对考古人员研究南越那段历史也是有着莫大帮助的。

在这次的考古过程中,除了金印之外,还有很多稀有的文物,比如赵胡尸身枕着的枕头就是用珍珠填满的。在南越国统治时期,珍珠还是非常珍贵的,赵胡一次性用如此多的珍珠来给自己当枕头,这种做法无疑是十分奢侈的,这也完全是帝王的墓葬规格。

在墓室中除了各种金银制品和玉器之外,还有一人多高的铁剑。在帝王的墓穴中出现这样的陪葬品是不常见的,而且赵胡继位之时,南越在赵佗的治理下政权稳定,他一生中也没有参与过什么战争,在墓穴中放置铁剑让人感觉十分的蹊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人员在研究了赵胡的生平之后,才明白他在墓室中放置铁剑的意图。赵胡在位期间,南越国一直都是汉朝的藩属国。不过在汉武帝继位之后,对这个遥远的政权还是很忌惮的,于是他提出让赵胡到长安见驾。赵胡很清楚自己如果去了长安,汉武帝一定不会放自己回来,而他又不敢抗旨,最终将自己的儿子赵婴齐送到了长安,赵婴齐之后就留在了长安,相当于人质。

赵婴齐前往长安之后,汉武帝对南越国的态度缓和了很多,可是赵胡了解到自己的儿子在京城皇宫中为汉武帝站岗之后,内心非常痛苦。于是他下令铸造了一把和赵婴齐身高一样的铁剑放在自己的左右,这样每当他看到铁剑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的儿子还在长安城做人质,这也会让他变得清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铁剑之外,考古人员在它旁边还发现了一些磨刀石,可见赵胡一定经常打磨这些铁剑。奈何南越国的实力和汉朝差距太过庞大,无论赵胡怎样努力,南越国都无法和汉朝相匹敌,最终赵胡把铁剑也带入墓穴,内心肯定会有不甘。

施工队无意间挖出的一个无底洞,帮助我们了解了南越国这个千年前小国,而这也正是考古的意义所在,一个个考古发现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的真相,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文物和遗址的发现,历史上的那些谜团也会被一个个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