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临终之前,始终没能下定决心返回上海,这是因为他自知罪孽深重,始终不觉得解放军会原谅他。

在教育孩子方面,他还是充分汲取了多年来的教训,坚决不让孩子们踏入黑道重蹈覆辙,不过他的孩子中还是有几个比较有出息的,其中就包括了杜维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维屏对上海博物馆有着大贡献

在整个古币收藏界,杜维善可谓是大名鼎鼎。

从最初的“一枚五铢钱”开始,到后来《北斋五铢考》等学术论著的问世,这些都造就了杜维善的大名。

可真正让他从收藏界出圈的,还是在于1991年的那次捐赠。

这年,杜维善将一批中亚古币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那批古币有300多枚,此举直接震惊了整个古币圈。

1990年,杜维善来到了上海,此次距离他上次踏入上海的土地,也已经有40多年了。

出于对各种文物的热爱,所以在他来了以后,便直接扎进了上海博物馆当中,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想要看看这里的古币收藏情况。

相关负责人员听闻古币收藏界的大咖前来,也专门负责接待。

这次参观,双方聊得也非常愉快,先是馆长向杜维善介绍了馆内的收藏情况,杜维善听得非常仔细,他还突然非常幽默地说了一句:“我要向二位馆长收取房租了。”

原来,上海博物馆是过去是中汇银行大厦,在多年前的上海滩,此处可是杜月笙的产业。

在这次参观后,更是坚定了杜维善捐赠古钱币的决心。

那两大厚册的集藏集子上,每页都有10枚价值不菲的古币,总计367枚,而且,每一枚古币的护套上,都有杜维善手写的中英文说明。

在那个年代,古币收藏界的大佬可谓少之又少,因此一些人评价道: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人能够作出这些说明。

上海博物馆的钱币专家汪庆正也说:“他实在是一位非常有魄力、有眼光、并且精于鉴别的钱币收藏专家,对萨珊王朝的金银币收藏之宏富、品类之齐全、研究之精到,已凌驾于全世界同类私人收藏家之上,现为世界私人收藏之首位。”

在捐赠仪式观摩展上,很多古钱币界的大佬也纷纷赶到现场,都想一睹杜维善先生的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的钱币部主任弗胡沙·蒂埃里在看到了萨珊王朝的钱币后,也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萨珊王朝的,很好,这里面的钱币,非常少见。”

萨珊王朝的金银币,由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价格昂贵,向来都被国际货币收藏专家们所瞩目。

在中国,萨珊古币也仅仅出现在西安、洛阳、新疆等地,想要收藏成一个体系,所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不过,杜维善的捐赠,也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1992年1月,杜维善从香港迁往加拿大,仍然不忘记对上海博物馆继续奉献。

在动身之前,他还专门给上海博物馆的两位馆长写了一封信,里面说:整理行装的时候,搜出了补遗二目录以及拓片资料,兹奉上请参考。

在这封信中,他还重点提到了蒙古帝国早期四大汗国仅缺失贯由汗一枚,伊利汗和萨曼王朝诸汗都齐全了。

从信中的具体内容中也能看出,杜维善和两位馆长谈论的内容主要都是和古钱币有关,他们本质上都是热爱艺术的人,所以交流几乎没有超出这个方向。

谈话非常投机,也让杜维善有了使上海博物馆钱币变成“国内最佳收藏”的想法,他又对上海博物馆作出了第二次的捐献,那是一批同样极为贵重的金银币,上海博物馆在收到这些捐赠后,也专门开辟了专室,全部予以陈列。

杜维善的妻子谭端言则是他的经济后盾,她曾经说过:“我拼命挣钱,他就开始拼命花钱,他总是说买了钱币可以保值,结果都保值去上海博物馆去了。”

后来到了2004年,杜维善又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1700多枚丝路古国钱币,还有和丝路钱币的相关的外文图书200余册,杜先生所考虑的非常周到,这样做,也是方便与相关人员的研究。

此外,这次的捐赠当中,还附带有安息国、萨珊王朝以及印安王朝的货币,这次捐赠也更为系统。

杜先生表示:“这可以弥补第一次收藏中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6月,杜维善再度捐献,这次,他捐献的是157枚贵霜铜币,以及12枚金币、143枚萨珊王朝银币、63枚白衣大食银币等,共计410枚。

这次捐献,直接让上海博物馆拥有了完整的贵霜钱币体系。

各种各样的捐献,杜维善一共有过7次,总钱币数达到了2128枚。

他也承担了为上海博物馆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作为顾问,在上海博物馆的5楼,还有一间属于他的办公室。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也有人专门问过。

他的回答是:“一个人欣赏,不如大家一起去看,海外对于丝路古币的研究非常精细,相关的学术研讨也有很多很多,不过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是相对较少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实物标本的欠缺。”

还有一些中国本土的古钱币被杜维善捐献出来,对于这部分钱币,杜维善的解释是:“中国本土出来的钱币都是国家财产,将来都会落叶归根,应该回到中国,捐献出来,也同样是为了以后让更多的学者去研究。”

当年上海博物馆的汪庆正、马承源两位馆长在80年代末访问香港的时候,杜维善就得知,偌大的上海博物馆仅仅只有一枚丝路古钱币,他的感触就非常大。

从这个时候开始,杜维善就意识到上海博物馆对于丝路古钱币是非常需要的,因此本着对祖国文博事业的热爱以及对老家的深厚情谊,他最终决定做成这一件伟大的事情。

有了杜维善的捐赠,上海博物馆在丝绸之路古币收藏领域直接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波士顿钱币博物馆。

他所捐献的丝路周边中亚、南亚古代国家各朝代所使用的货币,基本都集中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5世纪,其中不少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比如“六一八年制于伽兹那”的成吉思汗金币,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其少见的。

而杜维善先生愿意将这种类型的钱币拿出来,也足以见得他的高尚品格。

能有如此巨大的贡献,杜维善靠的是自己

杜维善的父亲杜月笙在临死前几乎是家财散尽,不仅烧掉了所有借条,留下的也不过区区十万美元,分给了孩子和姨太,和当年的呼风唤雨比,杜月笙之后,他的家族走向没落是一条必然的道路。

杜维善的母亲是姚玉兰,她在杜月笙死后,带着儿子从香港去了台湾,从那之后,虽顶着“杜月笙之子”的名号,可孩子们未来的道路,还是得依靠自己。

杜维善也靠着自己的努力,来到澳大利亚学地质学,他去过银矿当矿工,钻过钻井,也画过图纸,后来毕业后重回台湾,也做起了石油公司的地质师。

通过这样的方式,杜维善逐渐积累起了财富,才渐渐将目光聚焦到古钱币上。

他对于古钱币的研究,堪称如痴如醉。

因此,收藏对他来说也绝非仅仅为了收藏那么简单,他觉得,只有真正把古钱币握在手上,才能够更好地去研究古币。

特别是在读了中国考古研究所已故所长关于“丝绸之路金钱币”的论文之后,他才转向开始对这种珍稀的古钱币进行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购藏一枚珍贵的萨珊金银币,杜维善甚至可以直接飞往国外,后来,只要是听说世界上哪个地方在拍卖这种古币,他会立即带着巨款直奔目的地,无论多少钱,他都一定会将它买下来收藏起来,那种不顾一切的豪气,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有些人觉得,杜维善能有这种魄力,关键还是得靠手里有钱,可以肆意挥霍。

实际上,杜维善还真不是完全如此,他虽然靠着早期的创业挣了不少钱,可他在面对喜欢的古币时,那种不惜一切为代价的做法,真不是一般的富豪能够比拟的。

比如,有一次,他卖掉了在台湾的两处住宅,花费1000多万新台币,换回了稀有的半两钱,这种行为,家人自然是完全不理解的。

和父亲相似,杜维善的心中,也有强烈的乡情思绪。

他也说过:“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钱币收藏,不在于他的金钱价值,往往有再多的钱,还不一定能够买到一个好的收藏品,如果收藏真的变成了去炫耀自己的财富,没有学术价值,那就是没有必要了。”

杜维善也经常分析,收藏要有两点要素。

其一是有系统性,这样才能作出深入研究,来填写历史上的空白。

其二是要有正确的观念,不管一枚古币值1元钱或是1万元钱,要对它的真实历史价值作出判断。

杜维善先生身在异域,但是他的心却始终留在了故土,这也是他选择将所收藏的钱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一大原因。

按照当时的市价,60年代时他就卖掉了两处住所折合240万人民币才买下了两枚金币,按照现在的物价和金币的稀有程度,他第一批捐赠出来的金银币总价值不会低于3个亿。

之后有民间的古币爱好者粗略的算过,杜维善先生一生所捐赠的古币,总价值大约为18亿人民币,当然,因为很多金银币在后来都增值了。

作为一名学者,杜维善也同样有着很大的成就。

1992年,杜维善一部《丝绸之路古国钱币》问世,让他成为了以实物为媒介、研究丝路古国历史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人。

2012年和2019年的两部关于钱币的著作,又让很多古币爱好者非常兴奋,那两部书中的内容,相关研究是很少的。

一位资深的钱币专家曾说过:“杜老的钱币研究,对于中国贡献很大,其成果甚至超过了民国时期的顶级大师丁福保。”

21世纪以来,他曾5次前往西安学术和交流,将自己的很多心血著作都交给了西安的老朋友,他也说过:“西安就是我的第二老家。”

杜维善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2009年,他不幸患上了前列腺癌,后来又检查出了肺癌,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和疾病抗争的日子里,杜维善依旧还在收集着钱币,在《杜维善口述历史》这本书中,他也提到了:“钱”能止痛,当然“钱”是“古货币”。

不过遗憾的是,2020年3月 7日,杜维善最终因病逝世,享年88岁。

收藏界知名人士董存发告知:在杜维善先生哮喘猝发心梗之前的一个小时,杜维善还拿着稿子在和他共同探讨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货币,那种精神,令人动容,仿佛古币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他的朋友评价道:是古钱币点燃了先生的光辉人生,是古钱币成就了先生的鸿篇巨著,是古钱币修炼了先生的精神境界,是古钱币赐予先生更加顽强的生命支撑。

杜维善去世后,陕西的钱币界很快震动,大家纷纷以不同的形式深表哀思。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先生在得知杜维善先生已经病逝后,他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杜维善先生给上博捐赠了大量丝路古钱币,功绩卓著。先生安详离世,留下佳话无数,供后人凭吊。愿老人家一路走好,往升天国。

参考

著名收藏家杜维善去世 曾向上博捐赠数千枚古钱币 新民晚报

杜月笙之子杜维善为何钟爱萨珊古币收藏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