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读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就好像江湖里面的两大门派-“少林”与“武当”。虽然各有千秋,但是冥冥中又有很多共通点,作为普通民众看着两大高手的过招有时候内心其实都是一脸懵懂,但是又非常的仰慕,关键是想看懂他们的招式的内核。事实上,如果你能看懂他们的招式,可能有机会助你在投资的市场找到多一份获胜的机会。

1. 公募赚的是手续费,私募赚的的是收益分成

首先我们不要太过理想化地看待所谓的“基金经理”,绝大部分所谓业绩好的基金经理靠的都是跟整个投资市场相关的行情,无论公募还是私募基金都离不开大市的行情与走势作为辅助。而公募基金经理的所谓“哭穷”、“卖惨”、“道歉”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为即便再烂的业绩,他们收的是手续费,也就是无论基金的业绩怎么样,其实跟他们的收入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你说这是对他们个人声誉的重大影响,实际上换个身份、换个公司又可以继续走他们的路。关键是当基金表现差的时候,他们可以有很多的解释,诸如市场因素或者客观因素。而现在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一个明星基金经理通常管理着几支不同赛道的基金,新能源、白酒、科创、医药或者ETF等,总有一支能跑出,那么他的招牌就不至于被砸了。

当你以为基金经理的操作是神一样的存在,实际上可能只是你相当然,甚至有基金经理在管理基金期间被传闻去生二胎?买公募基金,就是一种参与赛道的方式,不要对管理人有太高的期望。大市好的时候买谁管理的公募基金结果都一样。

私募基金又怎么样呢?

整个可能更加刺激,你可能有800%的最高收益,也有可能亏得只剩下30%。私募基金就等于你找一个所谓的学霸去帮你考试,最后是否能够有好成绩完全看运气和他所谓的“技术”。如果没有额外的信息,形成绝对的“信息不对称”,所谓的私募基金经理不过是比你更了解炒股常识罢了,在茫茫的股海面前,他们其实跟你一样都是完全平等的!如果你迷信哪位私募大佬能够帮你实现财富翻倍,我劝你还是谨慎一点好。高手是有,但是并不多。

私募基金赚的是所谓的收益分成,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他们管理的那支私募基金不盈利就等于是亏钱做买卖。当然,他们是否真的那么的不济呢?当然不会,私募基金经理一般都接近或者已经完全实现财富自由了,也就是对于他们来说收益分成不过是“锦上添花”。如果穷得响叮当的私募基金经理跟你极力推荐他自己的操盘能力,你可以毫不犹豫掉头就走,因为连自家的财富都没有搞掂,你就别指望他能够帮你实现财富的增值了。

2.对手不一样,往往对操作也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来说说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交易对手。公募基金往往都是上百亿,甚至破千亿的规模,试想一下如果你拿着那么多的资金,你会买什么票呢?票面10元以下的?还是100元以上的呢?会买流通市值只有50亿的,还是会买千亿市值的票呢?当然是“坐大船”!因为太小的票,公募基金是买不到的!不是交易不成,而是基金经理轻轻买个10亿仓位就会引发连扳的效应,这无疑是给别的股民解套。所以,那些上百亿、千亿规模的股票才是公募基金的“菜”。

私募基金正好相反,他们追求的是短期的利益,如果市值太大的股票,把钱砸进去可能都无法实现盈利,所以只能选一下流通市值相对较小的股票来刷一把。当然,百亿私募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私募跟公募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

所以,炒股的时候牛市的时候要跟“大票”,熊市的时候要跟“小票”。因为牛市的时候机构会成为助力牛市的催化剂,但是如果熊市的时候,小票就能够保住你难得的年化收益。

最后一点,不是你想买公募就买公募,买私募就买私募的。私募的门槛是100万起,如果你财富没有达到至少500万,甚至1000万之前也不需要过分地考究私募基金的交易,毕竟不是所有的金融产品你都必须“玩”个遍。

胜手金句

其实,故事里面所谓的“少林”和“武当”都没有想象中的厉害。

更多理财妙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