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正如经济学家马光远所说,保持人口的合理增长,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建设至关重要。我国就是最好的例子,14亿“人口红利”使我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更助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人口问题也是当今绝大多数国家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皆如此。不仅如此,很多知名人士都对“人口崩溃”产生过担忧。今年4月,世界首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对记者坦言:出生率下降可能是对未来人类文明的最大威胁,而所谓的“专家”正在散布地球人口过剩的神话,这不是真的。5月25日,马斯克再次就“人口崩溃”发出警告。

众所周知,我国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准确地说早在2800多年前商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全国人口调查。而且从那时起中国一直是全世界第一大人口的国家。然而有媒体报道,在今年的3月份,印度以14.157亿赶超了中国的14.126亿,一跃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对于中国“人口告别全球第一”的说法,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教授黄迎虹表示,印度人口超越中国的说法是网络误传,“中印人口需要在同一个统计口径下对比才有意义,况且上述统计数据来源也不是权威的。”

另外也有专家发文指出,这种说法真实性有待考证,因为该数据来源于医疗资讯网站,并非印度官方发布,可信度差,而且不被国际承认。此外,按照印官方的数据,截止到2022年3月9日,印度总人口只有14.113亿,仍然低于中国的14.126亿。换言之,我国仍然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虽然,我国目前仍然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在二孩政策、三孩政策催生无果后,人口警报也早已经拉响了。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原计划会有第四波婴儿潮,彼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就预测全面二孩后我国的出生人口数量会达到4995万。然而现实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的出生人口仅有小幅度提升,2017年出生人口达到了1786万,但2018-2021年这5年,人口出生数量却出现了“5连降”。这意味着很多当初预言“婴儿潮”的专家都被打脸了。

我国的人口警报拉响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出生率颓势难以扭转——2016年以来出生率5连跌,2021年人口出生率仅为7.18‰;

第二是人口有步入“负增长”阶段的隐忧。2021年人口净增长仅48万,创出近64年来的人口净增长新低,按照这个人口净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总人口很有可能再次出现负增长。

第三是2021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07,育龄妇女总量在减少,生育意愿也在降低: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较2020年减少约500万人;

第四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深。60岁以上的老人从2010年的13.3%上涨到了2021年的18.7%。十年时间,老年人群体上涨了5个百分点。

谁又能想到,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我们,如今竟然也要为人口可能要提前进入“负增长”阶段而烦恼了。尤其是人口警报拉响后,这意味着我国的生育政策也彻底由过去的“控制生育”转向了现如今的“鼓励生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有14亿人口,为什么还要“催生”?有人说,发达国家人口基本上都在萎缩,国家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直白点说靠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而且人口红利不可能一直吃下去,因为总有吃完的一天。更有人喜欢,拿我们和美国比较。

专家总结主要是三方面原因:第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人口红利来实现的,如果劳动力减少,将会削弱目前的国际竞争优势。科技兴国不假,但这需要漫长的过程,我们现在在核心技术、核心领域还做不到引领全球,换言之,我们对人口红利,还有很大依赖;第二,虽然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但是出现了两个大问题:一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二是新出生人口锐减;第三,我国的国情是未富先老,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负增长,将导致社会巨大的养老负担。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的生育率为何提不上去?换句话说,影响千千万万年轻人生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结合专家的分析,以及大家的反馈,我们总结认为,年轻人生育的“堵点”有三个,这也是很多专家所说的“影响生育的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和医疗。

第一,不少专家学者,把城市人口流失、低生育率主要归咎于过高的住房成本,这不无道理。飞马旅联合创始人杨振宇也曾经呼吁给年轻人“卸担子”,在他看来,压在年轻人身上最大的担子就是高房价。

以四大一线城市为例,2022年4月底,平均房价为7.8万元/平,这意味着购买房价中位数的一套90平米的房子,总价也达到了702万,就算是三成首付款也高达210万。

有人可能会说,一线城市不具有普遍性,这里的房子不是普通人能够承担的,而且也不是给普通人住的。那么我们以全国均价计算,2021年底,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为10458元/平,以购买100平米的房子计算,购房总价为104.5万元,三成首付为31.35万元。而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这意味着购买全国均价的房子,一个普通人需要不吃不喝工作9年才能攒够首付款。这不包括未来30年每月4000多元的银行贷款。

事实上,科学研究也显示,高房价确实对生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张启迪研究发现,高房价使得年轻人住房拥有率偏低,进而制约了年轻人生育的积极性——高房价不仅会延迟居民的生育时间,而且由于获得住房时间推迟,最佳生育年龄可能已经错过,生育多胎的意愿也将大幅下降。

此外,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论文也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商品房均价每上涨1%,生育孩子意愿数下降约0.2个。

第二,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指出,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年轻人的生育顾虑。无独有偶,教育领域资深人士齐胜也表示,育儿教育成本过高是抑制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从家庭层面看,家庭负担较重,无论城乡,平均每个孩子的教育支出均占家庭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分就学阶段来看,中小学阶段每年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平均为10374 元,占家庭总支出的15.6%。

此外,随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孩子教育,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变本加厉,最终演变成为对学区房的热捧和不断加码的学生课外辅导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高昂的医疗开支抑制生育。医疗负担重会抑制生育,这基本上是公认的事实。统计数据显示,1995~2017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22.4倍,远超可支配收入9.2倍的涨幅。独生子女家庭的医疗开支压力就更大了,为什么这么说?他们的家庭结构基本上是421,即4个老人,2个年轻人,1个孩子。压在这两个年轻人身上的负担不可谓不重,我们身边有多少独生子女家庭,还会要二孩、三孩呢?

催生无果后,国家终于要“推翻”住房大山了?

综上所述,住房、教育、医疗称得上是生育的三大“堵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响生育的三座大山”。所以鼓励生育,就必须要想方设法打通这三大“堵点”。事实上,今年5月8日,半月谈杂志就发表文章直言“打通生育堵点,安居问题不可忽视”。文章提到,对症打通生育堵点,方能药到病除。要让年轻人敢生、想生、乐生,降低年轻家庭居住成本、缓解住房焦虑是必须破解的难题之一。

站在当下看,国家其实已经着手“推翻”三座大山了:教育方面,教育双减政策之后,教培行业凛冬到来,学生负担大大减轻。与此同时,部分城市针对学区房提出加大调控力度;

医疗方面,2021年医疗发生巨变,国家正竭尽全力“推翻”看病难这座压在人们身上的大山。具体措施涉及药品集中采购、医保谈判、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保报销等;

最后终于要“推翻”住房大山了。从“房住不炒”,到多管齐下,管控土地、管控金融、遏制投机炒作,再加上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的发展,这些都是在实打实地给购房者“减轻负担”。当然,调控也在力争做到抑制房价上涨,同时信贷政策也在加强对刚需和改善购房群体的支持。具体而言,差异化信贷支持,以及人才购房发放补贴,更重要的是,部分城市针对二孩、三孩家庭,实行了购房优惠,额外获得购房资格的新政。

用马光远的话说,鼓励生育,前所未有的积极,尤其是对房地产的调控,严厉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这意味着国家在催生无果后,终于要“推翻”住房大山了。同时可见我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

专家提出新建议,剑指三大生育堵点

谈到鼓励生育问题,就不得不提网红经济学家马光远的观点。和很多专家学者不同,马光远主张“用真金白银提振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在马光远看来,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事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情。各地必须“动真格”的,不能玩虚的,否则必然自食其果。

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有效鼓励生育呢?马光远也提出了自己的新建议:1、教育方面,要实实在在为具体减负。比如把学前教育早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以此来降低孩子上学的成本,再比如给多孩家庭发放补贴,覆盖从幼儿园到孩子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2、在税收、住房等方面,完善支持三孩的具体政策。要拿出“真金白银”奖励,不能“华而不实”;3、住房上,多孩家庭,申请公租房具有优先权,差异化享有购房优惠等;4、医疗方面,针对二孩及以上家庭,发放生活及医疗保险补助,一直持续到18周岁,补助标准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1/5。

马光远的新建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数以万计的年轻人的点赞,尤其是很多有生育意愿的年轻夫妻,更是对此赞不绝口。为什么马光远的新建议能获得群众的高口碑,在我们看来,主要是因为“新建议”剑指三大生育堵点了,而这恰恰也是生育主力们最关心的问题。正如新华视点评论道的,“生得起、养不起”是年轻人生育的主要顾虑之一,要在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上下功夫,简单来说就是,住房、医疗、教育、托幼等方面的成本必须要降下来。再直白点说就是,鼓励生育,要对症下药,要动真格解决适龄生育群体的种种后顾之忧。当然,这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