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骑兵被誉为“美国最强步兵”,是一个经常在影视、游戏作品中出现的美军特种作战单位,在世界各地为处理突发事务而活跃着。

按照常理来讲,负责大规模正面交火的都是常规部队,特种部队应该干一些神出鬼没的活才对。

然而,游骑兵不仅精通侦察、骚扰、缉拿,在与敌军主力交火的时候也根本不怂,甚至还会跑到己方正规部队前面当开路先锋,完全颠覆人们对特种部队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不同兵种的协调作战中,游骑兵的任务次序也往往比特种部队更前,以至于其他特种部队到场作战之前,游骑兵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那么,美国的游骑兵是怎么发展过来的?为何他们的任务属性要比特种部队还快?黑鹰坠落时,游骑兵损失过大,其惨状如何?

一、何为游骑兵

听到“游骑兵”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可能是从旧时代骑兵部队延续下来的番号。但实际上,游骑兵跟真正的骑兵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游骑兵的英文名就一个单词——“Ranger”,这个词源于13世纪的英格兰,原意是巡林员。这类人的主武器是弓箭,一般也不骑马。

中世纪的时候,Ranger又在军事领域延伸出了一层新的含义,指那些搞侦查破坏作战的小股部队。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领导的抗英武装——大陆军培养了一批较为专业的精锐轻步枪兵,例如考本斯战役中的“华盛顿游骑兵”,以及活跃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沼泽狐狸”。

他们四处游击,没有固定的据点,主要任务是骚扰英军、侦查情报、破坏后勤补给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独立后,这些古早的游骑兵也就随之解散了,整编入常规部队。

在那个年代,游骑兵没有固定的编制,属于开打之前组建、打完之后解散的临时单位。往后的南北战争、美墨战争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

游骑兵这个编制真正成型,还得是在二战时期,是由美国一个名叫卢西安•特鲁斯科特的少将提起的,他在英军中担任联络官。

当时,英国已经有了一支用于敌后作战的精锐轻步兵,名为突击队,在北非战场上屡立奇功。

卢西安知道后,表示美国也要搞一个,名字就从美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Rangers”中取。

于是在1942年6月份,美国陆军从常规部队里挑选了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步兵,组建了第一个游骑兵营。

往后,游骑兵营又扩大到六个营,部署于欧洲、北非、以及太平洋战场,游骑兵的雏形由此产生。

按照最初的构想,这支部队以英为师,搞搞渗透作战。

但是在当时,特种作战这个概念才刚刚起步,美国指挥官在军校里没学过,现实中也没这么玩过,缺乏经验,所以就吃了大亏。

1944年初,游骑兵第一营和第三营接到命令,渗透进奇斯泰尔纳。结果因为指挥不当,被德国装甲部队逮了个正着。

特种兵虽然是精锐,但同时也是轻步兵,哪里打得过铜头铁臂的战车呢。所以游骑兵营刚出师不久,就遭受到了建立以来的最大打击——三个营767人参战,只有6个人逃了回来。

更惨的是参与诺曼底登陆的那两个游骑兵营,他们被派往奥马哈海滩和奥克角海滩,这两个地方是当时战斗最为惨烈的地段。

美军高层本以为游骑兵这个称号会就此埋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却没想到这些小伙子居然在艰难的战斗中证明了自己。

他们在诺曼底冲锋陷阵、杀出重围,打出了属于游骑兵的荣耀之战。

时任29步兵师副指挥官诺曼•柯达对此大为赞赏,并留下了那句流传至今的游骑兵口号——游骑兵,开路先锋!(Rangers lead the way)。

正如这句口号所说,游骑兵不仅是特种部队,还具备有大规模正面作战能力,关键时候还可以是先锋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游骑兵有多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游骑兵被打造成一支具有长距离侦查能力的快速反应轻装步兵,番号为“75步兵团”。

这是一支致命、敏捷、灵活的部队,能够执行许多复杂的联合特种作战任务。

平时,他们乘坐飞机空投、直升机垂降,或使用载具以及急行军等方式快速突入敌军后方,之后夺取关键地形,摧毁战略设施,并活捉或杀死美国的敌人。

因此,每个游骑兵的综合素质都必须达到空降兵的标准。

游骑兵在入伍前,需要度过最困难的三关,分别是:身体暴露、睡眠不足和热量摄入不足。

游骑兵每天的训练时长平均为19.5小时,而且一天只能吃一顿饭。除此之外,还要背着沉重的帆布背包和武器在野外生存整整两个月。

然后,他们要带着70磅甚至更多的东西进行12英里的公路行军,这个任务要在三个小时内完成,否则将被淘汰。

经过残酷的训练,游骑兵可以在18小时内部署到世界任何地方进行作战行动。

1983年格拉纳达战争的时候,美国派出75步兵团两个营600人乘坐快艇和运输机出击,代号“紧急狂怒行动”。

1989年巴拿马战争,游骑兵再次扮演先锋,并轻松地击败了当地特种部队。

在这期间,七十五步兵团正式更名为游骑兵团。

除了格林纳达和巴拿马,游骑兵还在喀布尔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通常情况下,游骑兵执行任务时,天上还有至少两架AC-130提供火力支援。占领机场后,运输机可以跟进并降落坦克、火炮、以及其他后勤支援设备。

三、黑鹰坠落:游骑兵堕落之战

二战结束以来,游骑兵可谓是未尝败绩,直到1993年。

那一年的10月3日,游骑兵接到一项任务,那就是深入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活捉大军阀艾迪德。

锁定艾迪德的位置后,美军计划以空降的形式突袭目标所在的奥林匹克酒店。

根据计划,游骑兵派出四个特遣队,占据四个路口警戒四周打好下手,三角洲特种部队对酒店内实施强攻,带走艾迪德。最后,两支部队乘坐悍马装甲车离开,代号“哥特蛇”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过程预计一个小时,但身经百战的游骑兵却不以为然,一些人把防弹插板都拆了,他们骄傲地说:“不需要那个,我们半个小时就能回来。”

结果,在当天的行动中,游骑兵被围困了大半天,直到第二天凌晨才依靠巴基斯坦维和部队的掩护撤出。

那么,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呢?

原来,在最初的30分钟里,计划顺利进行着,美军在线人牵引下攻入酒店,活捉了正在开会的艾迪德。

可就在准备撤出市区时,事情突然往不妙的方向发展了。

按照原设想,索马里民兵不过是乌合之众。看到艾迪德被抓,手下们肯定会群龙无首,不知所措。

实际上,这般人在军阀混战的索马里见得多了,根本不怕死。

摩加迪沙的街道太窄,黑鹰直升机降落不了,所以被安排在低空盘旋,负责火力掩护。三角洲和游骑兵全员进入悍马装甲车内,押送艾迪德回总部。

结果,车队开到半路,一发RPG袭来,把最前面那辆车炸废了。片刻之后,民兵用RPG对准天上的黑鹰直升机又是一发,最终直升机坠毁,两位飞行员当场死亡。

顿时间,游骑兵陷入索马里民兵的汪洋大海之中。广播响起“杀死外国人、解救艾迪德”的声音,上千民兵端着AK从四面八方涌来。

摩加迪沙几乎全民皆兵,他们在战争中长大,依靠毒品给自己提神,舍身忘死地朝车队开火,游骑兵瞬间被子弹和RPG榴弹淹没。

总部的人收到呼救,不得不派出黑鹰直升机冒着被RPG打下来的风险前去支援和补给。

在这个过程中,20架黑鹰来来回回飞了七八十次,结局是3架被炸残,一架被炸毁,两名游骑兵狙击手也在弹尽粮绝后被杀。

同时,黑鹰坠落事件也暴露出了美国大口径武器存在的一些弊病。

游骑兵在行动中使用的M2机枪太重,只能安置在悍马装甲车上移动,这就导致游骑兵过于依赖装甲车,而摩加迪沙市区内有很多车开不进去的小道。

游骑兵一旦与车队分离,就意味着没了重火力支援,只能依靠轻武器就行反击。如果有一种类似于苏联NSV重机枪那样,只靠两三个人就可以搬着走的大口径武器就好了。

因为运载重火力的悍马被炸了,所以游骑兵不得不下车用轻武器进行射击。然而,纵使他们的装备再精良,也压制不住数百把粗制滥造的AK的轮番扫射。

为了拯救他们,美军不得不拉下脸面,向临近的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维和部队求援,请他们派车和快速反应部队过来接人。

次日六点,随着最后一批游骑兵伤员被带出市区,任务宣告结束。美军除了阵亡的19人,还有几个是被俘的。

为了赎回他们,克林顿不得不宣布放还艾迪德。死了那么多人,毁了那么多装备,结果抓了个寂寞。此事还一度导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理查德引咎辞职。

哥特蛇行动令美国付出惨痛代价,再加上绿色贝雷帽事件的影响,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再介入非洲冲突。

以至于那场100万人丧生的卢旺达大屠杀发生时,美国保持了观望的态度。

如今,游骑兵血战摩加迪沙的故事还在被人传颂,但早已没人在乎那个动乱的非洲国家。

文/尕娃子
参考资料:《黑鹰坠落事件回顾》,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