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今年欢庆登基70周年,“白金禧”庆祝活动自2日正式开跑,也成为英国疫期后最大型的活动之一,甚至连在2020年高调宣告脱英的哈里王子与妻子梅根马克尔都回来参加。

周五,也是活动的第二日,按常规是到圣保罗大教堂参加感恩节礼拜,梅根与哈里当然没有错过这个公开场合,梅根更是拷贝了美国第一夫人的着装风格,为自己身上带着的美国符号感到骄傲。

不能不说,此次回来的美国夫人梅根,着装比以前不伦不类的英式风更进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 岁的梅根穿着迪奥 (Dior) 奶油色礼服外套,脚蹬同品牌的细高跟鞋、及她最喜欢的Stephen Jones 帽子和Birks 耳环。这身Dior正装,带着束腰带及A字裙身,看上去还有些奥黛丽赫本的纪梵希之感,只不过纪梵希不再是梅根的最爱了,如今也甚少见到她穿纪梵希,反倒是相中了法国经典品牌DIOR营造的优雅美感。

梅根选择自然色调和经典剪裁,整体着装显得简洁又保持低调,但她仍然看起来泰然自若、非常优雅,也让人想起美国的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根的着装相信是从杰奎琳肯尼迪身上拿到灵感,这次更是相当高调地宣扬她身上的美国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根的妆发队伍看来通通换了一波,这次亮相时候给人的感觉也是惊为天人。小烟熏与裸色唇膏、恰到好处的腮红让她看起来光彩照人,既有好莱坞流行的立体妆感,又与大英端庄潮流配合,让整体着装都得到升华。

确实是比两年前在英国时更美艳动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根还戴着一副奶油色的皮手套,时而把它摘下来,露出自己闪耀的金器饰物。
梅根佩戴饰物时常以叠放精致的戒指、手镯和项链而闻名,每次都必须闪闪烁烁,毫不掩饰对金器的痴迷。此次佩戴了来自加拿大珠宝设计师 Birks 的价值 10,500 英镑的钻石“stowstorm”耳环和价值 4,200 英镑的卡地亚 Love 手镯,也是动辄就几十万人民币的行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肢体语言上,梅根也不若以前受欺负的小媳妇般躲在哈里身后,梅根全程仰首挺胸,肢体语言里透出强烈的自信。即使以这样的状态去竞选总统,也能给人不卑不亢的气势感,完全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仪式结束后,哈里和梅根手拉着手离开了大教堂,他们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把手松开,妥妥地给英国人喂了狠狠的狗粮,走在台阶上,迎来喝彩声与喝倒彩声各半。

虽然与亲兄弟同场,但是哈梅两人并没有和父亲及兄长嫂子同框,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堂姐Zara Tindall 和她的兄弟彼得菲利普斯交谈。
即后他们又与尤金妮公主、比阿特丽斯公主和他们的丈夫旁边就座,在聊天时梅根哈里都显得轻松,似乎对自己与父兄的关系疏离不以为意,在梅根还没有嫁入王室时,哈里多数时间都是和兄长一起的,如今,王室F4不再。

据称王室特别错开了这两对夫妻的到达时间,以避免了四人之间任何潜在的紧张互动。

女王因为身体不适没有参加今天的庆典,查尔斯王子今天代表女王主持了仪式,安德鲁王子也适时在冠状病毒检测中呈阳性,不露面,虽然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原因,但依然要让新冠来背锅,可见英国人还真是很要面子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为期四天的禧年周末期间,梅根与哈里也将保持低调,甚至天价合约的Netflix 摄像机也没有跟随他们而来,可怜的网飞花了大价钱,但似乎物无所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首日两人暌违两年首度参加皇室活动,虽然两人并没有加入其他高级皇室成员在露台上亮相,但梅根依然展示了她“带货女王”的威力,虽然她全程避免有“英国”的气质,但是她的帽子仍然在曝光后的几个小时内快速售罄。

梅根马克尔选穿一件海军蓝色的连身裙搭配英国女帽设计师Stephen Jones的设计。根据品牌在官方网页上的描述,这顶礼帽的灵感来自设计师对于法国的热爱,除了海军风的配色组合外,他也用诺曼第区一个小镇的名字“Granville”为这顶以薄纱与罗缎手工制作的帽子命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根戴着这顶帽子的画面曝光后立刻吸引了不少网友们的话题讨论;而尽管礼帽并不是一般大众常用在日常搭配中的配件、不过这顶要价人民币近万元的帽子却在她配戴亮相之后几个小时立刻售凿!其实梅根在上月底现身哈里王子参加的马球比赛时穿的百慕达短裤也是在曝光不久之后立刻呈现缺货状态;而早在她宣告脱英之前,她也曾在2019年登上Lyst年度时尚名人物的第一名!根据当时的数据显示,梅根马克尔每次公开现身的造型都会为相似款设计增加216%的搜寻热度;看来即便大众对于她个人的评价毁誉参半、对于她的时装品味普遍还是偏向正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