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元·舒頔《小重山·端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古代,人们在端午节要在门前悬挂白艾,屋檐下插上菖蒲,身上佩戴香囊,帽子上簪上榴花,端午节就在混合着植物清香的清晨拉开了帷幕。再有几颗软糯香甜的粽子的点缀,恰好就构成了一幅浓情端午、粽叶飘香的节日图景。

由于古代五与午相通,“端”为“正”,“午”为“中”,“端午”便是“中正”之意,因此,端五亦称为端午、重午。古人在端午节还有用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故又称沐兰节。唐宋时,称天中节、端阳节。

古代的很多端午习俗传承至今,历久弥新,早已成为了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习俗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所以不能忽视节日文化的内涵

民俗学者阿兰·邓迪认为,时间呈线性流逝,而节日就是这条线条上的刻度,有了度量,生活才有了意义。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一样,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积淀,体现了历史的演变,展现了风土人情、道德伦理等。

正如文章开头引用的那首端午词一样,或许是因为芝兰并茂,或许是因为艾草飘香,或许是粽子的清香和美味,或许更是因为诗词的魅力,才让我们能近距离地感知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体现民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与生活方式的文化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不断被文献记录,由此成为经典化和仪式化的过程,也是被确认为传统节日起源的可靠性依据。如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与纪念屈原有关的说法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这一习俗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五月五日与端午习俗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中的这句话:“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秦代以后,南北方的端午习俗进一步融合,主要的风俗是避恶和避灾。唐初,五月五日已成为法定假日,而且“端午”这一节日称谓也是在唐代见诸文字记载的。

宋代则有“端午节”之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一书中专门有“端午”一栏,生动地描述了杭州人过端午节的盛况。除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对端午的文字记载外,宋代的词人们也在端午节里飞扬文字,共叙佳节。

欧阳修说“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陈与义说“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黄裳说“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陆游说“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不管是欧阳修笔下的菖蒲美酒、兰草沐浴,还是陈与义笔下的吟咏楚辞、缅怀屈原,抑或是黄裳笔下的龙舟竞渡,更或是陆游笔下的粽叶艾草,一幅幅端午安康的画面早已跃然纸上。诗词之外,更是文人们对端午习俗与文化的认同。

说到宋词,少不了苏轼,苏轼是一个极富情感与趣味的人,对大千世界无不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好奇心。苏轼的诗词创作领域极为宽广,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社会时事、节日风俗,都可随意撷取,信手拈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苏轼有关端午的诗词更是透露着他的精神世界与人文情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内涵。苏轼到黄州后的第二个端午,受到黄州知州徐君猷的邀请,两人同赏美景,开怀畅饮。于是苏轼在宴席上写下了这首《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这是一幅光与彩流动的端午节画面:朱红色的栏杆,倒映在池塘中,水光一色,一阵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波纹,在五月阳光的映射下,波光粼粼,圆圆的荷叶如同一把把绿色的小伞撑在池塘上,荷叶下的鱼儿欢快地游动着。

这也是一幅人与景交融的端午节画面:苏轼用兰叶浸泡过的水沐浴,品尝着用菖蒲花新酿的美酒,五月艳阳天,天气清明而暖和。与朋友欢聚欢笑,共同酬谢端午佳节,这里有美酒歌舞陪伴,这一刻没有工作的案牍劳形,没有车马的喧嚣。在这风光宜人的池塘畔,赏景品酒,吟咏诗词,一定要尽兴而归。

这首词的上片写黄州五月一派清新升平的气象。苏轼将眼前的池塘、栏杆、碧波、绿荷、兰枝、菖花融进词中,共同构筑了一幅清新宜人的黄州图景。加之黄州惠风和畅的五月天,自然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令人陶醉的端午美景图。

下片,写苏轼与徐君猷一起欢度端午佳节的热烈气氛。极写苏轼与友人徐君对酒当歌的豪迈情怀,十分传神。后三句,是苏轼赞美好友徐君猷治理黄州的功绩。黄州民风淳朴,民事诉讼少,百姓安居乐业,政通人和,所有这些都是徐君猷治州有方的结果。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上片结尾处“天气尚清和”,收而未尽,为下片留出余地,正好是下片起句“好将沉醉酬佳节”的过片句,由咏景而转向写人,起了承递作用,景情融合。

这首词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写黄州端午节的自然风光,实则是苏轼借题发挥,歌颂徐君猷的善施政德,使民安乐的功绩,也自然隐含苏轼为民分忧、造福一方的美好愿望。

元祐五年,苏轼到杭州担任知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这句话说的就是杭州与杭州的山水。杭州是一座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的名城,也是一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风景的城市。

初来杭州的苏轼,被眼前的风光所吸引,他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与人文风景。杭州山水有情、风光可爱,杭州的美景,让苏轼流连忘返。与朋友寄情杭州山水,也成为苏轼工作之余最好的选择与休闲方式。杭州的美景让苏轼流连沉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年端午节,苏轼和朋友、同事游览杭州名胜十三楼,于是他将节日的欢愉之情填进这首《南歌子·游赏》中: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这首词大意是说:杭州山水多情,青绿的山色,远远望去就像美女浓聚的黛眉一样;山围着水,水绕着山,碧波荡漾,这流动的美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可爱。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登高望远,眼前的风景美不胜收,连繁华古扬州竹西歌声的游乐胜地也相形失色。

十三楼,亦称十三间楼,是宋代杭州名胜。南宋文人吴自牧《梦粱录》里记载:“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可见,苏轼是很喜欢到十三楼游赏的。

端午佳节,少不了美食与美酒,你看,那菰米软糕菖蒲菜,那酒杯中的清香美酒,正是节日的标配。这时,不知谁家的渔船中唱起那江南的水调曲,歌声绕着青山飞去,天边的云霞又将它轻轻挽留。

此词以大写意笔法描写十三楼绝妙风神,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人与大自然融化合一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翩跹起舞、悠然自得的心理愉悦感和美轮美奂的视觉体验。

同时,苏轼巧妙采用对比、拟人、移情等艺术手法,将杭州名胜十三楼以及杭州的山水之美、佳肴之美、端午风俗之美描摹得栩栩如生,也由衷抒发词人对杭州湖光山色绝美风景无与伦比喜爱之情。

绍圣二年端午节前一天,已在惠州生活了半年之久的苏轼,身边只有侍妾王朝云与两个小儿子。苏轼到惠州后,深受地方官员与百姓的礼遇,还有好多朋友从外地赶来看望,于是他在这里度过了贬谪生涯中颇为难得的两年多的安稳生活。

尤其令苏轼至为感激的是,在他最艰难的日子里,王朝云一直追随和陪伴着他。王朝云不仅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其精神上的知音。

细心的王朝云周到地照顾着苏轼的饮食起居,精打细算地安排着一家人的生活,闲暇的时候便读书写字,参禅悟道。即使生活拮据,她也无怨无悔,他们相依为命,甚为默契,虽苦犹乐。

因此,当端午节来临之际,重情的苏轼自然首先想到了不离不弃的王朝云,他想填一首词,表达对王朝云的喜爱与敬重之意,于是就有了这首《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上片是苏轼的想象,他设想朝云在端午节到来之际,用兰草沐浴,涤污辟邪。惠州五月天气湿热严重,王朝云初来乍到,难以适应而常常汗流浃背。细心的苏轼想到端午节就快到了,王朝云可以舒舒服服地沐浴一回了。

尤其是“明朝端午浴芳兰”一句,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这是一种崇高的审美,不仅体现了王朝云由身体到内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

端午洗兰浴,是我国古老而悠久的节日习俗。《楚辞》写道:“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通过沐浴芳兰的习俗,既可涤污添香,又可辟邪佑福,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下片还是苏轼的想象,他设想朝云将那五色丝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在端午习俗中,五色丝线也被称为“长命缕”或“长寿丝”。

端午节的五色丝线之所以有这样好听的名字,其实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内心期盼:缠绕在女子的手臂可以青春不老、美丽永驻;小符,即用香草等药材做成灵符或香囊,戴在女子的发髻上,可以辟邪保平安。

美丽动人的王朝云,手臂上戴着五色丝线、发髻上插着符篆,这是苏轼对朝云的爱,也是苏轼对朝云的祝福。于是,苏轼情不自禁地感慨道:朝云啊,但愿我们不仅此生相依相伴,千年之后依然恩爱有缘。至此,苏轼已将对朝云之爱推向了情感的顶峰。

苏轼这首《浣溪沙·端午》,上片首句为人物实写,下片是苏轼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情真意切,属于实写;中间四句皆为对端午节的联想与想象,属于虚写。苏轼借助于对端午习俗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对朝云的深挚爱意,读来动人心扉,不失为端午词中的精品佳作。

苏轼的确是一个百事皆趣、万物钟情的文人,在人们耳熟能详的端午节中,他则能以一颗博爱的心灵、一双寻找美的眼睛、一支灵动飞扬的文笔,写出不同地域、不同风物、不同情感的端午佳作,给人以多侧面、全方位、的精神感染与艺术享受,这委实是难能可贵的。

传统节日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在端午佳节里,有诗词相伴,生活更美好,因为诗和远方,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所以,以节日文化为立足点,走进中国古典诗词中,走进苏轼的端午诗词中,去领略诗词背后的节日文化底蕴,寻求那一份美好的文化认同,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