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丽娟

6月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安排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继5月23日决定实施6方面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之后再次聚焦于此,重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效,提出了对政策再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坚持用改革举措、市场化办法解难题,强化政策落实督促等三项要求,以及底线兜住兜牢基本民生的明确要求。

稳经济大盘时间紧、任务重

4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当前我国经济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作出了准确研判。目前已经进入二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受到4月份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主要经济城市遭遇超出预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的“三重压力”更加凸显。

政策的密集出台也反映了目前经济形势的压力。胡敏认为,目前,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组合措施,地方也总体遏制住了疫情蔓延,不过,从国内情况看,当前做好经济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复工复产复商进程能不能实质性加快到位,只有产业链供应链尽快恢复运转,让国民经济运行各环节畅通起来,后续经济才能“止跌反弹”,经济运行恢复到正常轨道。

面对综合性的危机冲击,这个时候信心的确比黄金更重要。要稳住经济大盘,尽快落实落细中央的各项政策是关键。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对本报记者表示,增强各方的急迫性,在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通过更加积极有为、主动作为的工作方式,以及具体有效的政策落实稳住经济大盘。

政策落实更具体、更有效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稳大盘的各项措施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会议提出,新增1400多亿元留抵退税,要在7月份基本退到位。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失业农民工,无论是否参加失业保险,都要发放临时补助或救助,并明确发放主体。对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要引导企业通过网上公告、手机短信等告知办理方式。

同时,会议还提出,坚持用改革举措、市场化办法解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对打通物流大通道和微循环、推进复工达产,要找准堵点、完善举措,强化重点企业‘点对点’帮扶”。

张奥平认为,对于政策实施流程,要求用“放管服”改革的办法进行优化,并及时跟踪实施情况,以结果导向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完善。政策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强调受益主体不能有遗漏,应享尽享。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特别强调了民生保障的具体措施,提出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大低保等救助力度、保持医保报销比例和药品品种稳定、推进更多民生保障经办服务跨省通办、便捷办理和加强民生保障资金监管等五方面要求。

“经济稳增长的重心便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保护经济韧性,最需要保护住的是市场主体发展的信心,只要市场主体对发展有信心,经济就会有韧性。”张奥平认为。

在胡敏看来,党中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在下半年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国务院已经出台6大类33条一揽子措施,加上各个受疫情冲击严重的地区出台超常规恢复经济的措施,这本身就预示着我们有信心把失去的损失努力补回来。

“尤其要看到,疫情冲击毕竟是外生变量和短期影响因素,放长眼光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始终没有改变。”胡敏认为,我国客观存在超大规模并具韧性的国内市场,消费升级、产业重塑和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空间很大,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还很高,区域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发展潜力也很大。一旦经济运行转入正轨,消费潜能和投资需求也会很快爆发出来。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监 制丨王辉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