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反诈老陈”再一次登上热搜。

这次不是因为宣传“反诈APP”“公益”等正能量行为,而是他在直播中出现了“对女主播做出不雅动作”“言语低俗”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女主播向老陈发起了PK。

老陈没有直接接受,反而言辞挑衅地表示:我不打pk,你打不过我,我直播间四万人。

女主播感觉被轻视了,回复说:你瞧不起谁呢?

这种在PK前有意弄得火药味十足的场面,在众多直播PK中并不少见,毕竟想让“家人们”刷礼物,多少也得烘托下氛围。

可问题就出在老陈之后的行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双手握住拳头放在身侧(模仿胸部),一边挺胸一边转动身体说:也对,你一个人就靠这个力量也能打过我,我这不行,我认输。

随后老陈又表示自己的才艺是吹牛,甚至暗示女主播的胸就是他给吹出来的,紧接着做了一个吹气的动作。

看到这种行为,不少网友直呼受不了,“反诈老陈”俨然已经变成了言行粗俗的油腻中年男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前,老陈可是名副其实的正能量代表。

当他身穿警服,正襟危坐的与其他主播连麦时,对方总会战战兢兢的以为摊上了什么事。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网友们看到了真人秀般的刺激感。

老陈也相应火了起来。

他不但成功向网友们科普了反诈知识,还成了粉丝数百万的大主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意外的是,老陈从浑身正能量的反诈警察蜕变为言行粗俗的油腻中年男,中间居然只相隔9个月。

老陈完成这样的负面蜕变,究竟经历过什么呢?他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诈老陈”原名陈国平,从2018年就开始从事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工作。

早期时,老陈跟几位同事采取了最传统的发传单、开办反诈宣讲等方式,收效甚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方式的兴起,老陈眼前一亮想到了宣传反诈的新思路。

不过老陈过去从事的都是跟警察相关的工作,对直播了解得不多。

那时候的他,直播内容就像念稿子一般有些沉闷,吸引不到多少人观看。

当时新闻上关于“杀猪盘”“电信诈骗”等内容宣传得很多,但是大多数人没有亲身经历并不真的感兴趣。

老陈很卖力地普及相关知识,但直播间仅有三五十人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

老陈对很多主播进行了研究,发现直播间PK时的人气都很高。

这时候他明白了,网友们都是喜欢看热闹的。

2021年9月,一段“反诈民警连麦西厂公公”的视频突然在各个社交平台大火。

视频中是一位身穿警服的反诈民警,另一边是穿着古代公公服饰的搞笑主播。

这种充满反差和喜剧感的PK顿时满足了无数网友的猎奇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老陈每次在直播连麦时都会向对方宣传反诈APP。

主播们在了解到老陈是真正的警察后也都很配合地做起了反诈宣传工作。

短短几天时间,“反诈老陈”爆红网络,国家反诈中心的App软件也顺势登上了苹果等多个应用商店下载榜第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突然走红,老陈很快就经历了跟大多数明星一样“从备受关注到备受质疑”的过程。

有人质疑他“穿警服直播”的合理性,有人质疑他与主播连线有损警察的威严形象,甚至有好事者向老陈的单位进行了投诉举报。

老陈虽然一夜爆红,但说到底只是一个普通人,哪里见到过这种阵仗?

9月8日,老陈宣布了停止直播的决定。

理由就是:他只是个中专生,能力有限,走红后说的每一句话都有被误解的风险,压力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次停播并未持续太久,十几天之后老陈就再次归来。

这段期间老陈想通了很多事,态度也坚定了许多,尤其是突然出现了一些冒充“反诈老陈”的人,促使他更要坚定地站出来。

那时候的老陈,其实相当于是为爱发电。

直播一场3个小时,选取的时间也大都是下班回家后进行。

这种自主加班的行为,开始时可能会因为爱好、兴趣很有动力,慢慢地就会滋生出其他心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开始时,老陈用的都是单位的账号,所以直播时的礼物功能也没有开通。

后来老陈回家后用自己的小号做直播,这次礼物功能是开通了的。

于是开始有网友怀疑老陈“假公济私”,捞外快。

其实这里有许多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

比如老陈穿上警服代表单位,脱下警服之后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普通人呢?

通过职业获取的人气,在回家之后能不能开直播收礼物?毕竟有不少人都是白天工作,晚上兼职直播。

只是老陈职业的敏感性,让他受到了更多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政府单位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扯不清的问题,直接一刀切地不跟任何礼物、收益挂钩,只做科普、公益的事。

老陈开通小号收益后,质疑声不绝于耳,不过给他的形象造成巨大打击,甚至导致他后来辞职的,还是“百万礼物”与“柬埔寨网红连麦”两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3月18日,老陈在网友们的建议下与一网名为“小6”的主播连麦。

这位主播之前经常向网友们介绍柬埔寨的高薪工作,让许多网友怀疑他不怀好意。

部分网友跑到老陈的直播间想要借助他的力量来拆穿“小6”的真面目。

一个反诈警察,一个疑似骗子的网红,这种正面交锋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可老陈很显然把这事想简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麦过程中,老陈在无法辨别对方所言真假的情况下,笑脸相迎。

这原本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交行为,也是普遍的待人礼仪。

可许多网友在先入为主认为“小6”是骗子的情况下,对老陈的良好态度特别不满。

他们认为老陈面对“小6”应当严肃一些,然后通过高超的反诈技巧拆穿“小6”的真面目。

但从结果来看,·老陈不但没有达到网友们的期望,反而成了佐证“小6”不是犯罪分子的工具人。

这场直播结束后,许多冲动的网友在评论区对老陈进行了辱骂,甚至有不少人直接私信痛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老陈颇感委屈,他本身只是地区民警,有相应的职权范围。

不说“小6”是否有违法的相关证据,即使真的找到了,老陈由于职权限制能做得也很少。

但“键盘在手,天下我有”的网友哪里管这么多,在他们的概念里,警察就应该打击一切犯罪分子,即使这些犯罪分子是凭空臆测的。

这次的“失败连麦”给老陈的口碑带来了一定影响,不过影响最大的还是“百万打赏”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7日,老陈像往常一样进行公益直播。

一位叫做“简单”的网友一连刷出了333个嘉年华,价值百万以上。

这一手“他给得实在太多了”的操作,让老陈对这名网友的称呼从“简单”升为“ 简单哥 ”,再到“ 简单大哥 ”。

甚至双手合十对这名土豪进行了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老陈职业的敏感性,立刻就有网友提出质疑,说他“变味”了。

老陈这时也感觉到了这份“大礼”的不妥,于是保证说这些钱都会捐出去。

后来老陈说到做到,不但把所有收到的礼物在扣税后捐了出去,还晒出捐款赠书接受网友们的检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一些“键盘侠”们总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开始拿着老陈不应该以“个人名义”捐款说事。

至于是否有团伙为了某些利益故意用这种方式搞臭老陈,让稍微兴起的反诈意识胎死腹中。

又或者以单位名义进行捐款,是否又会给整个单位带来负面影响。

“键盘侠”们统统不管。

他们只喜欢拿着放大镜去观察研究老陈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

如果让他们说出一个令大家都能满意的解决问题思路,那又都闭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老陈的心态在直播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百万打赏事件”发生后,老陈虽然进行了捐款,却仍旧难以堵住悠悠之口。

这时候他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关闭自己的小号,专心以单位不接受打赏的账号进行直播宣传。

另一个是辞职保留小号,从此不再以警察的身份示人,自然也没有了“假公济私”的质疑。

从结果来看,老陈选择了第二种,理由就是“担心给单位带来不好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仔细思考一下,这个理由其实经不起推敲。

因为自始至终卷入争议的主要还是“身份与收益”的敏感性。

像前文所说,老陈直接放弃收益渠道,只做宣传方面的公益事情,根本不会陷入这样的窘境。

可这时出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事情——

老陈一直辛辛苦苦加班直播,不但没有额外收入,还遭到无数谩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职人员也是普通人,也要吃饭,如果换来的都是负面影响,干嘛还要坚持为爱发电呢?

从老陈离开之后,官方账号没有再次更新,其实也暗示了一些问题——明知是没有好处的事情,谁还愿意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所以老陈最后选择离职,应该也是综合考虑后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老陈太过小看“隔行如隔山”这句话。

过去他有警察身份和单位的背书,许多主播都慑于身份保有一些拘谨。

这样的强烈反差让网友们有种观看真人秀的感觉。

直播效果要比假装吵架、假装心疼家人真实多了。

现在“反诈老陈”失去了警察身份,成为了跟大家一样的普通人。

相应的直播效果自然不复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始时,老陈打算走拍反诈短视频的路线。

结果在组建团队、找素材、拍视频,花了不少资金之后,视频被限流了......

后来老陈继续与其他主播连线PK,但今时不同往日的老陈很显然让其他主播们少了一些顾忌,多了一些随意。

和网红姜涛连麦时,对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指点”老陈怎么当网红——

一是脸皮厚,二是坚持,三是坚持脸皮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舞帝利哥互动时,对方耐心地劝导——

我们打pk就是闹笑话,你不参与这事,你就跟正能量的人聊聊天,做一些正经事,你不能像我们一样整小皮筋,纯扯淡就为了娱乐嘛……

老陈听完之后不停地点头表示赞同,让不少网友看得“有些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老陈的直播风格开始越来越放飞自我。

虽然仍旧以“做公益”标榜自己,可他也开始公开表示“挣钱是光荣的,不仅能加速货币流通,还可以为国家交税”。

直到6月份老陈与女主播连麦时做出了那些备受争议的不雅言行,过去的威严、正能量已经荡然无存,仅留下了打着公益幌子,不断要礼物的油腻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热搜的当天晚上,老陈在个人账号发布了道歉视频。

他表示当晚和女主播连麦后没有仔细辨别,想和对方开开玩笑,活跃直播间气氛,才会做出那些动作,没有任何侮辱、调戏嘲讽女主播的意思。

不过道歉发出后,对老陈的质疑声仍旧不绝于耳,一些网友直接建议——

“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口碑急转直下,老陈的直播道路也越发坎坷。

他现在应该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发展路线,既想赚钱,又不想甩开“公益”的口碑。

可这两样原本就是很冲突的事。

你赚了钱,别人就会说你“变味”了,即使捐出一部分,又会有人问为什么不全部都捐?

最后还是回落到想赚钱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为了“做公益”的好口碑不赚钱,那么又靠什么去做公益呢?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家、明星捐款捐物,但他们大都是功成名就之后才开始做的。

老陈没有足够厚实的家底,又给自己立了一个矛盾的人设,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开始受人尊重的“反诈老陈”到如今争议不断地“油腻老陈”,似乎证明了“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的道理。

无数人都想着一夜爆红,但是红了之后,实力和底气却不一定能抗的住。

明星?人家背后有专业团队,那可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