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又王炸了!

一场晚会居然编排出了章回体的节奏,贯穿了从诗经到民俗,全景式呈现端午之美、之文化、之艺术,这就是河南卫视端午晚会《端午奇妙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仲夏,飞龙在天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飞龙在天与水中行舟,梦幻联动,便是端午节的意象之一--龙舟。龙舟以祭图腾--龙的方式,来表达古时候人们对自然的一些期盼与向往。

而龙舟竞渡,竞出的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团结一致的力量与气场,龙舟与端午,在仲夏时节的碰撞,是一种天行健的自强不息,与飞龙在天的震撼气魄。

戏曲《三岔口》以黑白对撞的强烈冲击,瞬间吸睛。

一场摸黑搏斗,险象环生,毫厘之间张力尽显,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京剧这种传统文化,于一招一式的比拼中,所传递的,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所传承的对英雄的褒奖,对正义的坚持与弘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曲定军山“丹心见苍天,今日换余年”,激情四射血脉喷张,千百年的沧桑与忠毅中,尽显中华民族顽强、刚毅的奋斗精神。

艾草青青,王风采葛

当河南新乡八里沟景区天河瀑布,与宝泉翡翠海发生完美互动,长衫飘飘的倜傥小生,与轻纱摇摆的温婉女子,随着丝竹弦乐声声,一身一韵是节律之美。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选自《诗经·王风》中的《采葛》中流传了千年的句子,配合清透如水的旋律。

青山绿水翩翩公子,乘一叶竹筏穿行广袤山水间,芊芊淑女于竹排之上欢快起舞。几千年的时光在人心中流淌,一帧一画宛若仙境。是真正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诗的意境,乐的情境,游览桃花湾、玉女瀑等美景,山水边,穿林过涧,艾草青青、本草片片,香飘悠远,于时光荏苒中,万象更新。

这一刻身心与自然,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

笙歌舞美,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诗酒琴棋,香囊与雄黄、五加等所酿制的各色美酒。取香包、送钟馗画像、包粽子……

正如穿行于这场奇妙之游中的每一个“任务”、关卡,都解锁一个关于端午的文化内核,趣味中暗藏心意。

故事中的人物:六味院院长第璜,无极院院长白凤,“六味地黄”、“乌鸡白凤”不禁让人会心一笑,瞬间亲切感爆棚。

香料香与美酒香、粽子香之间,“六味地黄”与“乌鸡白凤”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统中药制品中,所飘散出的正是端午与中华传统之韵致与智慧。

而真正穿起这些中华文化细节的,正是绵延不断的中国人的人情味,是那份对生活的投入和认真。

中国人对节气的重视,对传统从不漏一拍的仪式感,厚重深沉中,也正是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和自觉。

中国人讲究,但这份讲究不在排场,不在贵贱,而是味道和心意。做香囊时苍术、山奈、白芷、菖蒲、川穹、香附、辛夷、藿香……一个都不能少,

采集的过程,也正是一种不断探索和收集的乐趣。

缝制香囊时一针一线地勾连穿插,便是收获集齐这些细节后,一种集大成的包容与温存,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以正阳,午之高远。《端午奇妙游》,以奇妙的形式,将两千年岁月中人们念念不忘的端阳之日,在仲夏时节,呈现出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文化之美,中华民族的神韵与意境之美。

遥想当年,屈原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咏物四言诗《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大地苍穹之间,这天地孕育的橘树,生来便适应这方水土。这便是屈原的选择,也是屈原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若干条道路之间,他选择做一棵坚定的橘树,永远忠于故土。

于是也便有了后来的故事,有了端午的传说,有了世间独一无二永远被传颂的屈原。

江河入海日升月落草长莺飞……这些浑然天成的自然规律,也化作《端午奇妙游中》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场景,传递着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

《端午奇妙游》是河南卫视于这个端午献上的一份视觉盛宴,一份精神大餐。犹如一幕音画史诗般,娓娓道来,中华民族深入血脉的传承与期盼。